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俊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老年
  • 3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压
  • 2篇术后
  • 2篇护理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高血压
  • 2篇梗死
  • 2篇冠心病
  • 2篇便秘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多器官功能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0篇孙俊芳
  • 2篇李彦华
  • 2篇贾利新
  • 2篇舒婧
  • 2篇李宗斌
  • 2篇胡鑫
  • 2篇李帼英
  • 1篇翟金月
  • 1篇李泱
  • 1篇胡鑫
  • 1篇许强
  • 1篇高磊
  • 1篇赵玉生
  • 1篇刘昱圻
  • 1篇刘瑜
  • 1篇张玉霄
  • 1篇吴兴利
  • 1篇呼延小媛
  • 1篇薛桥
  • 1篇张艳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典型发病系统性淀粉样变患者1例的护理
2004年
翟金月孙俊芳
关键词:淀粉样变护理措施血液透析
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两种止血方法止血效果及血管并发症的比较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以下称冠脉)支架术后Perclosc缝合止血与手工压迫止血的止血效果及血管并发症情况,为老年冠脉支架术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324例老年冠脉支架术后病人,165例Perclose缝合止血(缝合组),159例手工压迫止血(手工组)。比较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缝合成功者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明显较手工止血短,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低,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缝合失败者上述时间明显延长,血管并发症增加。结论Perclose缝合止血与手工止血同样安全有效;止血、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费用昂贵,一旦缝合失败,被迫在肝素化状态下压迫止血,导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加重病人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贾利新孙俊芳张玉霄
关键词:止血老年支架植入术
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循证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56例老年冠心痛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86例和对照组70例,循证组进行便秘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心内科护理;对两组进行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循证组患者便秘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质量问卷中,循证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突发事件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其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稳定病情。
胡鑫李帼英舒婧孙俊芳
关键词:循证护理冠心病便秘
65岁及以上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措施被引量:3
2010年
肺栓塞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每年的发病人数可达60万。随着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疗技术的提高,我国报道的肺栓塞患者例数逐年增加,但在诊疗上仍存在高误诊和高漏诊的问题,特别是老年患者常伴发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且老年患者肺栓塞预后更差。
孙俊芳李彦华贾利新
老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长期就诊及随诊的758例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入选时的一般状况、临床用药情况、生化指标及临床转归,观察终点包括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停止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0 d以上,随诊时间6个月.结果 共有48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6.3%(48/758).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麦滋林)+PPI、麦滋林+H2RA及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7%(4/108)、5.0%(12/240)、1.4%(1/70)、2.9%(3/102)、11.8%(28/238),5种治疗方法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3,P=0.001).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随访6个月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联合应用麦滋林类胃黏膜保护剂与PPI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李彦华孙俊芳许强王士雯
关键词:阿司匹林老年人硫酸氢氯吡格雷上消化道出血
线粒体DNA点突变有关的中国大家族母系遗传性高血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具有母系遗传性特点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国大家系临床与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入选的18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测序分析,发现线粒体DNA点突变,对其进行家系随访,收集该家系成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遗传学特点。结果该家系中母系成员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5.6%,非母系成员高血压患病率15.6%(P〈0.01);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Ⅱ代(62.0±6.2)岁;Ⅲ代(46.3±5.8)岁;Ⅳ代(23.3±2.9)岁]母系成员血糖、总胆固醇、血钠明显高于非母系成员(P〈0.05),而超声结果没有明显差异;遗传学分析发现母亲患病子代发病率明显高于父亲患病者(P〈0.05),男女发病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该家系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母系成员,该家系符母系遗传特点,高血压发病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提示线粒体DNA突变可能与母系遗传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孙俊芳高进辽李宗斌蓝云峰杨洁李泱刘昱圻
关键词:母系遗传线粒体DNA原发性高血压突变
补充富钾饮食对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排便困难的预防效果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补充富钾食物预防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排便困难的有效性。方法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每日补充橙汁400 ml(含K+600 mg),对照组每日补充白开水400 ml。记录两组7 d内排便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排便伴随症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改善(P<0.05),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富钾食物能够减少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排便困难程度。
胡鑫李帼英舒婧孙俊芳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便秘营养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后重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66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重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近18年中收治的6674例[18~101岁,平均(62.94±13.63岁)]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重症MOF分为两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OF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并发症等的相关性。结果83(1.24%)例发生了MOF。MOF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非MOF组(49.40%VS8.13%,P〈0.001)。年龄(65~74岁,OR=2.76,95%CI:1.26~6.03,P=0.011;≥75岁,OR=4.85,95%CI:2.96~7.94,P〈0.001)、肺部感染(OR=4.27,95%CI:2.68~6.82,P〈0.001)、心源性休克(OR=2.24,95%CI:1.08~4.63,P=0.030)、慢性肾功能不全(OR=2.09,95%CI:1.09~4.O1,P=0.027)是AMI后发生MOF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3(95%CI:0.75~0.89,P〈0.001),提示模型有较高的判别MOF患者的能力。结论MOF在AMI患者中较少见,但严重危害患者预后。积极防治合并症和并发症可有效预防MOF的发生。
刘瑜孙俊芳李佳月薛桥吴兴利高磊李宗斌赵玉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
社区健康管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集、建立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实施健康管理3年。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02例患者健康管理前后保健知识掌握、保健意识、心理状态、血压达标、住院次数及医药费用、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肾等损害)6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社区健康管理前,6项评价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艳呼延小媛孙俊芳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生活质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分析急诊PCI联合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15例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发牛穿刺点出血3例(20%),其中高血压2例(13.3%),糖尿病1例(6.7%),血小板降低2例(13.3%),平均年龄(82±8)岁,置管时间(35±17)h。未出血12例(80%),其中高血压10例(67%),糖尿病1例(6.7%),血小板降低3例(20%),平均年龄(68±11)岁,置管时间(36±19)h。其他并发症:怖部感染2例(13.3%),下肢血栓1例(6.7%)。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介入术后患者的观察和并发症预防,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以及时调整治疗。
孙俊芳胡鑫王晓玲
关键词: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