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忠
- 作品数:11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BCT用于5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分析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为减小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探讨锥形束CT(conical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用于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摆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01-01-2018-06-30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且接受放射治疗的5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2组均采用俯卧位盆腔定位板固定体位,以计划中心为准,先对患者摆位实施CBCT扫描,纠正摆位误差,再按照调强放疗计划进行放射治疗。对照组CBCT扫描频率1次/3d,观察组1次/d。比较2组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及摆位外扩边界,并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适形指数、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比较2组对大体肿瘤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累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结果观察组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误差值均小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31、3.737、4.573,均P<0.001),其在X轴、Y轴、Z轴上的摆位外扩边界也小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54、4.160、4.111,均P<0.001)。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χ^2=4.667,P=0.031)和适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t=3.687,P=0.001),其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损伤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153、5.357、4.50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健康(t=3.299,P=0.002)、心理健康(t=3.714,P=0.001)、社会功能(t=3.538,P=0.001)、总体感觉(t=3.279,P=0.002)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GTV、PTV的最大照射剂量和平均照射剂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在小肠(t=3.716,P=0.001)、直肠(t=3.920,P<0.001)、膀胱(t=3.865,P<0.001)的照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CBCT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可减小患者放射治疗时的摆位误差,有利于提高其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适形性,保证放疗效果,减少急性不良反应,且随着锥形束CT扫描频率的提高,其精准度更好。
- 陈亚雄王一鸣孔繁忠何汉斌陈才伟
- 关键词:盆腔恶性肿瘤调强放疗计划摆位误差锥形束CT
- miR-21通过调控PTEN介导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miR-21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寻求逆转他莫昔芬耐药的靶点。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MCF-7/TAM细胞中miR-21的表达;将miR-21 mimics转染到MCF-7细胞内,将miR-21 inhibitors转染到MCF-7/TAM细胞内,并应用RT-QPCR分别检测细胞内miR-21的表达变化,给予细胞4-羟他莫昔芬(4-hydroxytamoxifen,OHT)处理后,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转染MCF-7/TAM细胞miR-21 inhibitors及mimics,利用RT-QPCR检测细胞中PTEN的表达变化。结果:miR-21在MCF-7/TAM细胞表达高于MCF-7细胞,转染miR-21 mimics的MCF-7细胞miR-21高表达,PTEN表达降低,转染miR-21 inhibitors的MCF-7/TAM细胞miR-21表达降低,PTEN表达增高;过表达miR-21的MCF-7细胞给予OHT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抑制不明显,而沉默miR-21的MCF-7/TAM细胞给予OHT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阻滞;转染耐药细胞miR-21 inhibitors后,PTEN表达增高,转染miR-21 mimics后,PTEN表达降低。结论:miR-21通过调控PTEN的表达在乳腺癌TAM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 吴磊胡海峰王丽娟孔繁忠惠慧李量
- 关键词:MIR-21PTENMCF-7细胞乳腺癌
- Gαs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Gαs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寻求逆转乳腺癌他莫西芬耐药的分子靶点。方法:通过RNA干涉技术沉默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TAM-R)细胞中Gαs的表达,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沉默效果,给予细胞4-羟他莫昔芬(4-hydroxytamoxifen,OHT)处理,通过MTT检测Gαs表达改变对耐药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细胞中AKT磷酸化水平。结果:Gαs-RNAi可以有效沉默Gαs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而沉默Gαs的他莫昔芬耐药细胞给予4-羟他莫昔芬10 nmol/L处理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阻滞,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Gαs通过诱导AKT磷酸化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吴磊胡海峰王丽娟孔繁忠惠慧
- 关键词:AKT增殖乳腺癌
- 溶血磷脂酸对宫颈癌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LPA作用于细胞后,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MTT法测定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诱导的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黏附实验测定细胞黏附力;同时,观察抑制剂Y27632、LY294002、PD98059对LPA功能的影响。结果:LP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促进细胞增殖,MEK1抑制剂显著抑制LPA的促增殖作用;LPA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促进HeLa细胞的迁移、和对细胞外基质的黏附,Rho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LPA诱导的迁移和黏附;LPA保护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PI3K抑制剂可显著阻止LPA此作用。结论:LPA可以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通路途径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并抑制细胞凋亡。
- 孙红朱青任娟吴磊孔繁忠李光胡海峰
-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凋亡信号通路
- 鼻咽癌调强放疗低危危及器官勾画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鼻咽癌高危危及器官的勾画和限量受到广泛重视,但低危危及器官的勾画常被放疗医师忽视。为此本研究探讨中下咽缩肌、喉及主支气管勾画对其剂量分布的影响,以及与放疗期间咳嗽反应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01-2015-08-30海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68例N2期鼻咽癌的治疗计划及放疗期间的咳嗽反应,根据是否勾画中下咽缩肌、喉及主支气管分为勾画组和未勾画组,两组均为34例。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se volume histograms,DVH)评估计划靶区(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包括PTV1、PTV2和PTVnd)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包括咽缩肌、喉、主支气管及甲状腺)剂量分布,以及两组间的咳嗽反应差异。结果两组靶区(PTV1、PTV2和PTVnd)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勾画组与未勾画组PTV2的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分别为0.97±0.24和0.93±0.02,P<0.001。勾画组的咽缩肌V_(55)(t=3.881,P=0.004)、V_(50)(t=5.102,P=0.001)和V_(40)(t=34.028,P<0.001)均小于未勾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_(30)、V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勾画组的喉及主支气管接受55Gy照射的体积V_(55)(t=2.266,P=0.038)、V_(50)(t=6.734,P<0.001)、V_(40)(t=17.056,P<0.001)和V_(30)(t=47.28,P<0.001)小于未勾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20、V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勾画组更容易发生3级咳嗽反应。限定主支气管剂量可显著降低甲状腺V_(40)(t=8.728,P<0.001)、V_(50)(t=9.153,P<0.001)和V_(60)(t=8.467,P<0.001)。结论勾画咽缩肌、喉及主支气管可显著降低其高剂量段(40~55Gy)的受照体积,提高PTV2的适形度,并减轻咳嗽反应,同时可减少甲状腺照射剂量以及40~60Gy的受照体积。低危OAR的勾画和剂量限定应受到重视。
- 陈俊妮杨时平张帅孔繁忠林洁吴刚谭露露王奋林少民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
- 三维适型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对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适型治疗组及常规放疗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及常规放疗技术进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及放射性脑损害发生情况。[结果]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率,适形放疗组为92.0%及47.0%,常规放疗组为86.0%及39.0%,适形放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慢性脑损伤发生率适形放疗组为12.0%,常规放疗组为18.0%,常规放疗组高于适形放疗组。[结论三维适型放疗技术能够改善中晚期鼻咽癌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减少放射性脑脊髓损伤。
- 王奋孔繁忠林少民
- 关键词: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疗效生存率
- 4疗程诱导化疗改善敏感组T_(2~3)N_3M_0期鼻咽癌生存率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4疗程诱导化疗在N3M0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N3M0期鼻咽癌的临床资料,54例行诱导化疗后+同期放化疗(NCT),72例同期放化疗(CRT)。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NCT组和CRT组3年总生存率(OS)为79.4%vs.65.5%(P=0.031),无病生存率(DFS)为68.3%vs59.7%(P=0.024),无复发生存率(RFS)为92.3%vs.90.5%(P=0.91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为65.2%vs.50.6%(P=0.016)。分层分析:R4期NCT组OS、DFS、DMFS均高于CRT组(P〈0.05),RF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期两组OS、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CT组的DMFS高于CRT组,CRT组的RFS高于NCT组(P〈0.05)。结论:4疗程诱导化疗提高化疗敏感组TMN,M0期的OS、DFS、DMFS以及T4N3M0期的DMFS,降低T,N3M0期的RFS,且不改善T2~3N3M0期的RFS及T4N3M0期的OS、DFS。
- 陈俊妮张帅杨时平孔繁忠林洁王奋林少民
- 关键词:鼻咽肿瘤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
- 抑癌基因p16、p53和Smad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p16和Smad4在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对30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16、p53和Smad4的表达进行相关检测,分析上述指标检...
- 孔繁忠
- 关键词:胰腺癌P53P16SMAD4
- 口腔溃疡防护剂在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2
- 2018年
- 目的 研究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口腔溃疡防护剂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有效性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放疗致1级口腔黏膜炎的鼻咽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口腔溃疡防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治疗。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和程度、VAS 疼痛评分、血清CRP、TGF-β1、IL-6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两组第4、6周末,实验组2、3级黏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8、0.021、0.027、0.014);实验组VAS疼痛评分中、重度疼痛患者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减少(P=0.019、0.02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3);对照组TGF-β1、IL-6水平均升高(P=0.015、0.021),实验组均降低(P=0.012、0.019);两组CD3(+)、CD4(+)、CD8(+)、CD4(+)/CD8(+)均显著增加,实验组增多更明显(P=0.024、0.036、0.029、0.017)。结论 口腔溃疡防护剂能有效抑制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的进展,缩短口腔黏膜愈合时间以及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光李昭君孔繁忠林少民符起亚
- 关键词:口腔黏膜炎性因子
- 勾画低危危及器官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作用的研究
- 陈俊妮杨时平张帅孔繁忠林洁吴刚谭露露王奋林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