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纯杰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矿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玉米秆
  • 3篇解聚
  • 3篇GC/MS
  • 3篇超临界
  • 2篇甲醇
  • 1篇液相
  • 1篇乙醇
  • 1篇生物油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农作物秸秆
  • 1篇作物秸秆
  • 1篇秸秆
  • 1篇高效液相
  • 1篇超临界乙醇
  • 1篇醇解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

  • 5篇夏纯杰
  • 5篇魏贤勇
  • 5篇宗志敏
  • 5篇唐仕荣
  • 4篇周磊
  • 2篇路瑶
  • 1篇赵炜
  • 1篇王涛涛
  • 1篇郑宇宣
  • 1篇周金凤

传媒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农作物秸秆解聚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本文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目标的角度,论述了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的重要性和研究农作物秸秆解聚对开发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的新工艺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农作物秸秆解聚的典型工艺及解聚产物组成分析和利用研究的进展,预测了农作物秸秆解聚研究的发展方向。
宗志敏赵炜唐仕荣周磊夏纯杰魏贤勇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解聚生物油
玉米秆超临界乙醇解聚产物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玉米秆在超临界乙醇条件下的解聚产物。[方法]采用FTIR和GC/MS分析解聚产物。[结果]超临界乙醇解聚产物成分十分复杂,GC/MS分析鉴定出89种有机化合物,其中72种为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酯、酚、醚、酮和醇等,还检测出少量烷烃、烯烃、芳烃、苯硫酚和含氮化合物,反映了解聚产物的高含氧量和低含氮硫量的特性。其中42.7%乙酯类可能是C12-C30的饱和脂肪酸、部分不饱和脂肪酸、邻苯二甲酸或苯丙酸等与乙醇酯化的结果;而22.9%的苯酚和苯二酚类物质、芳烃类及甲氧基苯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木质素在超临界乙醇中的解聚作用。[结论]玉米秆的超临界乙醇解聚产物成分十分复杂,乙醇参与了玉米秆的超临界解聚反应。
唐仕荣路瑶周磊夏纯杰魏贤勇宗志敏
关键词:玉米秆超临界解聚GC/MS乙醇
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高效液相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作了初步尝试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中可能含有大量极性强于苯酚的化合物,其中芳烃类物质以单环为主。进行HPLC紫外检测分析时最好采用双波长检测:在0~30 min采用220 nm检测,在30 min后采用210 nm检测。示差检测表明:液化产物中存在烷烃类物质。挥发除去溶剂的样品与直接进样的色谱图对比表明:液化产物在溶剂挥发过程中可能损失了一些挥发性较好的小分子物质。对生物质液化产物的HPLC分析从侧面反映了该液化方法是可行的,生物质在超临界甲醇条件下解聚得较为彻底。
唐仕荣周磊郑宇宣夏纯杰王涛涛魏贤勇宗志敏
关键词:超临界醇解高效液相玉米秆
玉米秆超临界解聚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高压反应釜内,进行超临界条件下解聚玉米秆试验,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解聚工艺中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及高压釜内残存空气除去方式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的解聚工艺:5g玉米秆加20mL甲醇,采用N2置换方式除去高压釜内的空气,300℃下反应60min,残渣率降低到26.89%.GC/MS分析甲醇为溶剂的解聚产物,表明产物成分十分复杂,鉴定出97种化合物,其中83种含氧有机化合物为酯、酚、醚、醇、酮和醛等,还检测出少量正构烷烃、烯烃、芳烃、苯硫酚和含氮有机化合物等,反映了解聚产物的高含氧量和低含氮硫量的特性.其中31.39%的苯酚类物质和5.02%的芳烃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木质素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作用,而34.63%的甲酯类化合物可能是解聚产生的脂肪酸和苯丙酸等与甲醇酯化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出甲醇超临界解聚过程参与了玉米秆的解聚反应.
唐仕荣路瑶周金凤夏纯杰魏贤勇宗志敏
关键词:玉米秆GC/MS甲醇
玉米秆超临界甲醇解聚产物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以甲醇为溶剂对玉米秆进行超临界解聚,采用FTIR和GC/MS分析解聚产物。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解聚产物(SCMD)中成分十分复杂,GC/MS分析鉴定出10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83种为含氧有机化合物,有酯、酚、醚、醇、酮和醛等,还检测出少量正构烷烃(C15-C17和C19-C27)、烯烃、芳烃、苯硫酚和含氮有机化合物,反映了SCMD的高含氧量和低含氮硫量的特性。SCMD中31.387%的苯酚类物质和5.022%的芳烃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木质素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作用,而34.629%的甲酯类化合物可能是解聚产生的脂肪酸和苯丙酸等与甲醇酯化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出甲醇在玉米秆的超临界解聚过程参与了玉米秆的解聚反应。
唐仕荣周磊夏纯杰魏贤勇宗志敏
关键词:玉米秆超临界解聚GC/MS甲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