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娟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6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新型大肠癌抗原MC3-Ag在临床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6年
- 早期筛诊是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以CEA,CA50等肿瘤抗原建立的血清学放免测定法在灵敏度、特异性上尚欠理想,且具有放射性污染,因而寻找特异性更好的大肠癌标志及建立相应的非放射性测定技术,是大肠癌血清学诊断的努力方向。作者利用自行纯化鉴定的新型大肠癌抗原MC3-Ag建立了一种快速ELISA血清学诊断方法,现将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陈兵周绍娟樊代明张学庸薛小平闫岩贺丽华
- 关键词:大肠肿瘤抗原血清学诊断
- 人胃癌细胞系引入小鼠MHC基因的特性
- 1997年
- 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小鼠MHC基因引入人胃癌细胞,建立了1株杂交瘤细胞系。经染色体分析、流式细胞仪及ABC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其具有杂交瘤细胞的特征,可同时表达人胃癌抗原和小鼠MHC分子。免疫学特性研究显示,该杂交瘤细胞能被小鼠肿瘤特异性杀伤细胞所识别和杀灭,有可能成为人胃癌疫苗研究模型中较理想的靶细胞。本项研究结果的意义是,在应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肿瘤抗原及疫苗时,进行种间细胞融合可能是克服靶细胞与效应细胞之间MHC不匹配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张筱茵樊代明周绍娟乔泰东陈宝军陈铮
- 关键词:杂交瘤胃肠道肿瘤MHC免疫学胃癌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误诊分析被引量:13
- 1998年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误诊分析顾雁周绍娟樊代明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不包括壶腹周围癌)临床少见,由于起病隐匿,临床又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误诊。西京医院自1981~1995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34例,其中27例误诊,现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临...
- 顾雁周绍娟樊代明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原发性误诊
- 肿瘤相关抗原MGAg的血清学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1995年
- 肿瘤相关抗原MGAg的血清学诊断价值陈敏,李耕,林国城,张新睿,贾晓林,张学庸,樊代明,胡家露,乔宏庆,邓敬兰,周绍娟消化道肿瘤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诊断非常困难.我们应用胃癌单克隆抗体建立一步法免疫放射分析法(IRM^),检测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M...
- 陈敏李耕林国城张新睿贾晓林张学庸樊代明胡家露乔宏庆邓敬兰周绍娟
-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放射免疫分析肿瘤相关抗原
-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在小肠出血间歇期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0
- 1995年
-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在小肠出血间歇期中的诊断价值王寿九,胡家露,牟震先,陈希陶,周绍娟,车素华自1984年~1993年,我科对疑为小肠反复出血的19例病人,均在出血间歇期作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下称动脉造影),现将有阳性发现的14例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 王寿九胡家露牟震先陈希陶周绍娟车素华
- 关键词:肠出血小肠腹部动脉造影间歇期
- 免疫-聚合酶链反应在结肠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6年
- 免疫-聚合酶链反应在结肠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任军周绍娟樊代明陈峥张学庸结肠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为结肠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如CA50、CA19-9等抗原的检测,其诊断敏感性一般在40%~60%[1,2]...
- 任军周绍娟樊代明陈峥张学庸
- 关键词:结肠肿瘤聚合酶链反应
- MDR相关性单克隆抗体MGr-1逆转胃癌细胞耐药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耐药相关性单克隆抗体MGr-1对耐长春新碱胃癌细胞(SGC7901/VCR)多药耐药性(MDR)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阿霉素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及潴留。结果:MGr-1能明显逆转SGC7901/VC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P<0.01),并可增加SGC7901/VCR细胞内阿霉素的蓄积(P<0.01)及潴留(P<0.01)。结论:MGr-1具有通过增加细胞内药物蓄积及潴留逆转SGC7901/VCR细胞耐药性的功能。提示MGr-1所对应的细胞膜抗原可能为一种新的有活性功能并与MDR相关的分子。
- 刘炯周绍娟樊代明张筱茵徐立陈峥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多药耐药性阿霉素
- 人胃癌相关抗原MGAgs编码基因的克隆──人胃癌细胞系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
- 1996年
- 人胃癌相关抗原MGAgs编码基因的克隆──人胃癌细胞系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徐立,樊代明,周绍娟,欧阳应斌,黄培堂关键词胃癌MGAgs,cDNA文库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1MGAgs是樊代明等[1~3]利用淋...
- 徐立樊代明周绍娟欧阳应斌黄培堂
- 关键词:胃肿瘤相关抗原CDNA文库
- 1000例不典型增生胃粘膜肿瘤相关抗原(MG_7-Ag)表达状况分析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采用内镜活检、病理证实并用同一标准进行分级的不典型增生胃粘膜1000例,用ABC免疫组化法进行抗胃癌单抗MG_7染色分析,以观察其肿瘤相关抗原表达的状况,为临床随访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000例不同等级的不典型增生中阳性率为42.7%。其着色特点为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阳性强度也加强;着色部位以腺腔面为著。不典型增生伴有肠上皮化生者较单纯不典型增生者着色阳性强度更高,范围更广。而正常区域内均为阴性。认为MG_7染色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一个有用指标。
- 乔泰东张学庸胡家露樊代明陈宝军陈希陶周绍娟牟震先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建立及其对胃癌细胞上MG_7-Ag的检测被引量:22
- 1994年
- 作者首次报道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检测非核酸物质-胃癌相关抗原,建立了免疫-PCR技术。首先制备胃癌单抗及重组DNA的嵌合体即MG7—pXJ19,以将抗原抗体反应的专一性同PCR技术的高敏感性相结合,构建一种集ABC及PCR一体的双重放大系统。利用这种技术检测胃印戒细胞癌株KATOⅢ肿瘤相关抗原,并与ELISA法比较其敏感性。结果表明应用免疫-ICR技术KATOⅢ细胞数目在20个时即可出现阳性结果,敏感性较ELISA法高出104倍。若以0.25%戊二醛固定相同数量(2×106/ml)KATOⅢ细胞后加入不同浓度的MG7-pXJ19嵌合体,则免疫-PCR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所需MG7-pXJ19为3.8×1O-14mol,而ELISA法需3.0×10-11mol。研究结果表明,免疫-PCR技术可用于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结果稳定且重复性满意。
- 任军樊代明周绍娟张学庸杨安钢李明峰陈峥
- 关键词:胃肿瘤聚合酶链反应血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