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宜娟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蛋白
  • 3篇体检
  • 2篇蛋白原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糖
  • 2篇血脂
  • 2篇糖化
  • 2篇糖化血红蛋
  • 2篇糖化血红蛋白
  • 2篇纤维蛋白
  • 2篇纤维蛋白原
  • 2篇健康
  • 2篇健康体检
  • 2篇红蛋白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法
  • 1篇血管

机构

  • 9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周宜娟
  • 5篇余孙兴
  • 2篇汪欣
  • 1篇蔡穗珍
  • 1篇陈云欢
  • 1篇吴旋
  • 1篇邹春燕
  • 1篇王清泰
  • 1篇王志民
  • 1篇李文歆
  • 1篇黄娴
  • 1篇杨思
  • 1篇徐从荣

传媒

  • 2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海峡科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医学诊断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与颈椎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的改变与颈椎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2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分析两者与颈椎病的相关性。结果:颈椎病患者高切变率、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周宜娟汪欣
关键词:颈椎病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
福州地区健康人群过敏原抗体检测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福建福州地区健康人群过敏原分布情况,为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291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并分析不同季节、性别的过敏原阳性率,明确分布特点。结果2916例受检者中,过敏原特异性抗体阳性1029例(35.29%),阴性1887例(64.71%);通过分析,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主要是户粉尘螨、猫狗毛皮屑、蟑螂、栎榆梧桐柳、霉菌、矮豚草蒿、葎草;食入性过敏原阳性主要是牛奶、鸡蛋白、牛肉/羊肉、鱼虾蟹、小麦、腰果花生黄、芒果。通过分组,食入性过敏原占比整体高于吸入性过敏原、夏秋季高于春冬季、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地区过敏原以食入性过敏原居多,且存在季节性和性别上的差异,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为患者诊治提供依据。
周宜娟孙美珠许颢瀚
关键词: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体检变态反应
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指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指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脑梗塞组、后循环缺血急性发作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为4组受试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检测的结果。结果:后循环缺血急性发作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为(5.95±1.92)mg/L、GMP140指标为(18.65±6.26)ng/ml,均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和脑梗塞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脑梗塞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GMP140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患者机体的应激性可显著增高,其血管内皮可受到明显的损害,其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的水平可明显增高,因此对疑似此病患者及时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及GMP140检测可及早确诊其病情,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志民黄娴周宜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缺血性脑血管病
福州地区5058例体检者血尿酸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体检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情况,为该地区HUA所引起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用尿素酶法对2015年5月份在我中心体检的5 058例本地区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尿酸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查出高尿酸1 208例,占23.88%。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血尿酸水平与25~3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以上各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地区健康人群男性血尿酸水平和HUA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而且〈25岁的人群血尿酸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周宜娟余孙兴许颢瀚徐从荣
关键词:高尿酸健康体检影响因素年轻化
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分析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福州地区1277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从而指导本地区居民实现对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方法 通过对2023年1-12月来本院体检的1277名人群检测其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研究福州1277例健康成人发现,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高于女性(t=7.759,P<0.05),女性缺乏和严重缺乏比例更高(χ^(2)=94.822,P<0.05)。年龄方面,其水平随年龄增长上升(H=216.370,P<0.05),小于45岁人群VitD充足占比17.60% 低于另两组,缺乏占比40.9%高于另两组(χ^(2)=202.443,P<0.05)。季节上,春季组水平低于其他组(H=45.699,P<0.05),夏季充足占比29.00%低于冬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09,P<0.05)。结论 建议在该区域内的人群中应提升维生素D的摄取量和增加春夏季的活动时间,特别是应关注45岁以下的人群和女性人群的维生素D的补充。同时,在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应对25羟基维生素D定期进行检测,以便尽早识别其缺乏情况,从而及时进行补充。
周宜娟孙美珠王喆诤余孙兴
关键词:维生素D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bA1c筛选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结果根据HbA1c检测值将样本资料分为正常组98例,糖尿病高风险组156例,糖尿病高风险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脂蛋白a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风险组中FIB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血糖、血脂与HbA1c密切相关。
吴旋陈云欢汪欣杨思李文歆周宜娟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
福州市糖尿病患者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2021年
目的:本研究对福州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布的调查研究,旨在分析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为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在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糖尿病患者63例,采用中医健康管理太空舱对体质进行确定。结果:63例糖尿病患者体质共6种,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平和体质9例(14.3%),异常体质54例(85.7%),异常体质高于平和质比率,异常体质中阴虚质患者15例,占比23.8%,气虚质患者15例,占比23.8%,气郁质14例,占比22.2%,阳虚质7例,占比11.1%,特禀质3例,占比4.8%。男性患者的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和阴虚质比率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进行测定分析,发现规律,为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和选择治疗手段提供可靠依据。
孙美珠周宜娟詹庆鋆余孙兴蔡穗珍邹春燕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体质太空舱
福州地区333例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血脂的关系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的333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 one c, HbA1c)水平及与血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2022年6月1~30日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33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血糖及血脂检测,根据HbA1c水平分组,HbA1c≥7.0%组与HbA1c<7.0%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血脂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HbA1c与空腹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HbA1c≥7.0%组的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显著高于HbA1c<7.0%,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HbA1c<7.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HDL-C呈负相关(r=-0.530,P<0.05),与FBG、TC、TG、LDL-C呈正相关(r=0.543、0.712、0.607、0.822,P<0.05)。结论 对福州地区的T2DM患者测定,HbA1c水平与血糖、血脂密切相关,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周宜娟孙美珠余孙兴王喆诤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清肌酐联合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临床检验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清肌酐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检验科所接受临床检验的110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依据患者是否确诊为DN进行分类处理,分为DN组(55例)和T2DM组(55例)。分别对两组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清肌酐水平进行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进行分析,以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血清肌酐单项及组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N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清肌酐中位分布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ROC曲线的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单项检测技术,联合检测方法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显示出较高的敏感度(89.09%)和特异性(94.55%)。结论单项检测指标在DN的临床检验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清肌酐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王喆诤孙美珠周宜娟余孙兴王清泰
关键词:血清肌酐糖尿病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