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家梅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宣教
  • 2篇老年
  • 2篇干预
  • 2篇病患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低流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疗
  • 1篇医用
  • 1篇医用三氧
  • 1篇在体
  • 1篇诊疗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吕家梅
  • 4篇陶立翠
  • 1篇沈亚芳
  • 1篇段安琪
  • 1篇刘玲
  • 1篇张国平
  • 1篇程志祥
  • 1篇江媛媛
  • 1篇王亚媛
  • 1篇王志梁
  • 1篇褚志平
  • 1篇赵海鸣
  • 1篇鲁翔
  • 1篇李霞
  • 1篇徐培

传媒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视觉激励宣教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水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视觉激励宣教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水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8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进行水化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视觉激励宣教,比较两组造影剂肾损伤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造影剂肾损伤发生率为5.56%,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高水平治疗依从性患者占比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视觉激励宣教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水化治疗患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造影剂肾损伤的风险。
沈亚芳吕家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水化治疗护理宣教
肿瘤患者自体免疫细胞采集及回输治疗的护理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总结175例恶性肿瘤患者自体免疫细胞回输前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方法 175例患者的自体外周血细胞,经实验室培养后回输给患者。回输前后做好护理和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 175例接受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的患者,在治疗中加强护理及健康宣教,能减轻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自体免疫细胞回输治疗肿瘤,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加强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和治疗疗效十分重要。
陶立翠吕家梅段安琪王亚媛刘玲张国平王志梁鲁翔
关键词:护理健康宣教自体免疫细胞治疗
中低流量无湿化吸氧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鼻导管中低流量无湿化吸氧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体外循环术后经鼻导管中低流量吸氧大于72小时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湿化吸氧,对照组给予湿化吸氧。比较两组的呼吸道不适症状,吸氧装置细菌检测阳性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鼻腔干燥、咽部干燥、氧气味道不适、恶心胸闷症状的症状积分均增加,观察组患者的鼻腔干燥、咽部干燥、氧气味道不适、恶心胸闷的症状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装置的阳性细菌检测值、吸氧噪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导管中低流量无湿化吸氧不增加呼吸道不适症状,可减少吸氧装置细菌阳性率,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吸氧时应用是合适的。
吕家梅陶立翠
关键词:吸氧体外循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风险模型构建及验证
2025年
目的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风险模型并验证。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3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以7∶3的比例将患者分别纳入训练集(215例)和验证集(93例)。结合Fried衰弱表型量表(FFP)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评估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认知衰弱发生情况,将训练集发生认知衰弱的患者纳入发生组,否则纳入未发生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汇总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风险模型。将Nomogram风险模型代入验证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风险模型应用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训练集组有65例患者发生认知衰弱,发生率为30.23%(65/215);验证集组有26例患者发生认知衰弱,发生率为27.96%(26/93);308例患者认知衰弱总发生率为29.55%(91/308)。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白蛋白<30.0 g/L、空腹血糖≥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独居、有营养风险、体力劳动为主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风险因素(P均<0.05)。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Nomogram预测模型应用于训练集、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77、0.816。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与营养、居住状态及血糖控制、职业情况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模型能够为患者认知衰弱风险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程丽佳陶立翠吕家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
网络信息平台指导的分级诊疗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网络信息平台指导的分级诊疗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网络信息平台指导的分级诊疗护理)与对照组(常规宣教及随访),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EV_(1)、FVC、FEV_(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信息平台指导的分级诊疗护理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霞褚志平孙玥吕家梅
关键词:网络信息平台COPD
临床护理路径与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4年
探析住院冠心病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地点为临床心内科,所选患者54例,均为科室住院患者,时间2022.7-2023.10,随机分,对照组用基础心内科护理,路径组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各组27,全程记录2组遵医行为、情绪分,评估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比较疗效。结果 路径组经联合护理医行为强化,评分升高,P<0.05;路径组经两种高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比之对照组P<0.05;路径组病人不良情绪SAS、SDS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2次调查SAQ评分,护理前比较P﹥0.05,护理后路径组各项(心绞痛发作、疾病认知等)分数升高,P<0.05;护理前后分2次评估并比较PSQI和VAS分数,护理后路径组PSQI评分、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在心内科中实行效果确切,可强化遵嘱行为,调整病人心态,缓解症状,降低胸痛程度,提高整体生存质量。
江媛媛吕家梅袁丹华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认知行为干预遵医行为心绞痛
医用三氧联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价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痛阈、痛情绪和痛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2017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40例接受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的带状疱疹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痛阈值、痛情绪(焦虑抑郁HA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痛阈值和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痛阈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是当前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的新方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带状疱疹PHN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陶立翠赵海鸣徐培吕家梅程志祥
关键词:带状疱疹医用三氧自血疗法护理干预痛阈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