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宝英
- 作品数:31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组织多普勒测量正常早期新生儿Tei指数分析
- 目的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量正常早期新生儿左、右心室Tei指数,观察时龄、体重、心率和前负荷等因素对Tei指数的影响,建立早期新生儿Tei指数正常值范围.方法 筛选出本院建卡产检、足月分娩的正常早期新生儿91例...
- 叶宝英陈炯
- 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在诊断胎儿心脏发育异常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对于诊断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进行建档产检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将高度疑似胎儿发育异常的96例孕妇纳入研究中。均接受染色体检测,以分娩后新生儿结局或引产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及染色体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结果对纳入研究的96例孕妇进行追踪随访(至分娩完成新生儿接受超声诊断或引产后接受病理诊断止),共追踪到29例胎儿心脏发育表现正常,67例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经超声检查,32例产妇未见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其他64例诊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经染色体检查,共诊出正常染色体36例,染色体异常64例。以分娩后新生儿结局或引产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超声检查真阳性(心脏发育异常)59例,真阴性(心脏发育异常)24例,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真阳性(心脏发育异常)63例,真阴性(心脏发育异常)23例。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诊断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4.03%、89.58%,分别高于单独的超声检查(88.06%、86.46%),AUC值(95%CI)为0.854(0.762~0.946),优于单独的超声检查[0.878(0.773~0.960)]。结论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在诊断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相较于单独的超声检查,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展现出更高的灵敏度以及更优的准确率,可作为诊断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有力工具。
- 周雷平陈萍叶宝英吕明丽周赟
- 关键词:超声检测染色体检测胎儿
- 产前超声联合MRI对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及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胎儿心脏横纹肌瘤(cardiac rhabdomyoma,CR)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经产前超声诊断及疑似胎儿CR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经产前超声检查共诊断或疑似胎儿CR 41例,均为单胎。同时行MRI检查者30例(73.2%),其中11例诊断为单纯性CR(36.7%),16例(53.3%)CR合并颅内TSC,3例MRI未发现胎儿心脏占位性病变,其中1例出生后心脏超声证实为肥大肌束,1例新生儿心脏超声检查正常,1例失访。41例中12例在产前进一步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4例发现异常,3例基因检测证实TSC基因突变。结论:产前超声是CR的首选检查方法,对CR的检出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超声联合MRI可进一步提高CR的诊断准确度和TSC检出率,结合染色体核型及TSC相关基因检测,可更好地提供产前诊断咨询及预后评估。
- 杨钰陈萍叶宝英孙陶陶牛建梅周雷平王慧施立晔陈炯
- 关键词:心脏横纹肌瘤结节性硬化症超声胎儿产前诊断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准确性,提高超声心动图的首次检出率。方法:经外科手术证实为C-TGA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118例患者中,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大动脉右转位112例,占94.9%;心房反位,心室左袢大动脉左转位6例,占5.1%。常见的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85例(72.0%)、动脉导管未闭68例(57.6%)、室间隔缺损35例(29.7%)、肺动脉狭窄29例(24.6%)、不典型冠状动脉13例(11.0%)。超声诊断正确者113例,占95.8%;误诊5例,占4.2%。在合并畸形中,误诊、漏诊不典型冠状动脉7例(53.8%)、动脉导管未闭2例(2.9%)。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 张玉奇叶宝英陈树宝孙锟陈笋张志芳沈蓉吴兰平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显像分析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其中低度恶性5例,高度恶性1例。结果:6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内膜病变2例,2例误诊为子宫肌瘤,...
- 叶宝英李丽蟾
-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图像表现卵巢肿瘤宫腔内子宫肌瘤
- 文献传递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快速二期大动脉调转术中左心室血流动力学
- 2006年
- 目的:观察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患者快速二期大动脉调转术(ASO)中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肺动脉环缩对左心室的影响。方法:15例室间隔完整或合并小型室间隔缺损的D-TGA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快速二期ASO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期直径(LVDD)、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的变化,计算左心室质量及射血分数。结果:15例均行肺动脉环缩及体肺分流术,13例在肺动脉环缩后10±3、5天行ASO。肺动脉环缩后左、右心室压力比从0.42±0.18上升至0.83±0.08,左心室质量指数从29.0±10.6g/m^2上升至69.6±18.6g/m^2(P〈0.01),平均每天上升4.06g/m^2。肺动脉环缩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从75.3%±15.4%下降至51.9%±19.2%(P〈0.05),大约3~4天后恢复正常(65.7%±5.1%)。结论:肺动脉环扎后,左室质量明显增加;左心功能明显下降,但可迅速恢复正常;快速二期大动脉调转术对大年龄室间隔完整或合并小型室间隔缺损的D-TGA患者是可行的。
- 张玉奇孙锟陈树宝徐志伟张志芳陈笋沈蓉吴兰平叶宝英
- 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超声心动图大动脉转位术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及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漏诊分析被引量:3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在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及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分娩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PP的孕产妇134例,所有孕妇产前均行超声及MRI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与MRI检查在PPP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34例PPP患者中,产前超声检查检出了124例,检出率为92.53%(124/134),漏诊10例。超声检查漏诊PPP的原因包括孕妇肥胖(2例)、肠道内气体干扰(1例)、后壁或侧壁胎盘(5例)以及多因素(2个以上因素)共同作用(2例)。MRI检查检出126例PPP,检出率为94.03%(126/134),漏诊8例,分析其漏诊原因为后壁、侧壁胎盘及周围结构复杂。超声与MRI间的PP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二者联合检出PPP共128例,漏诊6例。MRI与超声检查结果间一致性较好(Kappa>0.8)。80例PPP患者合并胎盘植入,超声检查检出了73例,检出率达91.25%(73/80),漏诊7例,漏诊原因为肥胖及肠道内气体干扰各1例,胎盘位置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4例,多因素导致1例;MRI检出了75例,检出率为93.75%(75/80),漏诊5例。超声与MRI间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2种方法联合共检出PPP 75例,漏诊5例。二者联合检查发生漏诊的原因为胎盘增厚不明显,胎盘后方及胎盘内血窦不丰富,且周围解剖学关系复杂。结论:超声与MRI检查对PPP及合并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均较高,且两者结果间一致性好。因超声检查方便且经济,仍是目前在产前诊断PPP及合并胎盘植入的首选方法。MRI检查可作为超声疑诊PPP或诊断不明确时的补充手段。
- 孙甜甜叶宝英杨钰牛建梅
-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
- 子宫肌瘤和局限型肌腺病超声弹性图像特征分析
- 叶宝英李丽蟾陈瑞玉陈炯施立晔
- 超声指标和血液指标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研究现状
- 2025年
- 胎儿生长受限是指胎儿未能达到其遗传潜能所决定的生长潜力水平,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占妊娠的5%~10%。作为围产期死亡和不良新生儿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预测对优化妊娠管理至关重要。现有证据表明,胎儿生长受限与多种妊娠不良结局显著相关,包括宫内缺氧、早产、新生儿窒息乃至新生儿死亡等,还可能影响远期神经系统发育并增加成年期代谢性疾病风险。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及遗传因素等。超声指标是目前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依据,其中胎儿生物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重要价值。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升高、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反向以及胎盘功能不全与胎儿生长受限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然而,约10%超声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出生后证实为健康小样儿,该假阳性结果可能导致了不必要的临床干预。目前临床尚缺乏公认的胎儿生长受限预测模型,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指标联合预测工具。早期预测和干预胎儿生长受限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超声指标、血液指标,及其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梁书源叶宝英叶宝英
-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超声指标血液指标人工智能
- 超声估测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叶宝英张玉奇
- 关键词: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描记术肺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