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能平

作品数:71 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茶树
  • 9篇绿茶
  • 9篇茶叶
  • 7篇茶园
  • 6篇栽培
  • 6篇高职
  • 5篇红茶
  • 4篇课程
  • 4篇病虫
  • 4篇病虫害
  • 4篇虫害
  • 3篇大叶
  • 3篇大叶种
  • 3篇蒸制
  • 3篇乌龙茶
  • 3篇小绿叶蝉
  • 3篇连续化
  • 3篇六堡茶
  • 3篇教育
  • 3篇教学

机构

  • 69篇广西职业技术...
  • 7篇梧州学院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70篇古能平
  • 16篇陈恩海
  • 14篇马蕊
  • 12篇刘永华
  • 11篇潘龙波
  • 10篇李云腾
  • 9篇黄秀兰
  • 6篇何才贵
  • 6篇姚明谨
  • 5篇杨春城
  • 5篇王登良
  • 3篇钟卫红
  • 3篇何海华
  • 3篇农艳芳
  • 3篇崔勇
  • 2篇蒋雪林
  • 2篇曹潘荣
  • 2篇梁裕
  • 2篇李坤灼
  • 2篇钟桂芬

传媒

  • 5篇广西职业技术...
  • 3篇中国茶叶加工
  • 3篇高教论坛
  • 3篇现代园艺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茶叶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茶叶
  • 2篇茶叶通讯
  • 2篇广西教育
  • 2篇广西农学报
  • 2篇生物灾害科学
  • 1篇茶业通报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广西园艺
  • 1篇旅游纵览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饮料工业
  • 1篇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

  • 5篇2025
  • 6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诱捕方法对茶园害虫的诱捕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广西是中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茶生长过程中易受到茶小绿叶蝉、茶毛虫等害虫为害,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人们对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如何有效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逐步代替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船型、光源、黄板三种不同诱捕方法对南宁茶园常见害虫进行诱捕,并对诱捕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对茶园蛾类害虫的诱捕效果:光源诱捕法>船型诱捕法>黄板诱捕法;对茶园茶小绿叶蝉诱捕效果:船型诱捕法>黄板诱捕法>光源诱捕法;对茶园蜂类的诱捕效果:黄板诱捕法>船型诱捕法>光源诱捕法;对茶园瓢虫类诱捕效果:黄板诱捕法>船型诱捕法>光源诱捕法。【结论】9月至10月初,茶园蛾类害虫和茶小绿叶蝉发生量较大,天敌昆虫发生量较小,建议选用光源诱捕器减少蛾类害虫的发生,选用船型诱捕器和黄板诱捕茶小绿叶蝉;10月—11月中下旬,茶园害虫和天敌昆虫的发生数量在此时段内都达到最大,在诱杀害虫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昆虫,选用船型诱捕器结合茶园害虫性信息素诱芯能提高对茶园害虫诱集的效果,同时降低对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的伤害;11月底—12月,茶园昆虫种类数量发生变化,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而天敌昆虫较多,选用船型诱捕法对茶园害虫诱集效果优于黄板,同时对一些益虫比较友好。通过在不同时间段选用不同的诱捕方法以期为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控进行优化、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李黄开媚刘迪廖燕王玉浩安丰轩古能平陈恩海
关键词:茶园害虫诱捕效果
凌螺茶的加工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介绍了广西凌螺茶的加工技术要点。
农艳芳古能平康祖僖
关键词:适制性名茶
关于茶叶分类的几点认识被引量:3
2008年
茶叶分类是茶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众多专家学者提出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以陈椽教授所提出分类方法,获得茶叶界的广泛认同。本文主要就陈椽教授提出的"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征及外形差异,考虑主要内含物变化规律"科学的分类系统,谈一些粗浅认识,并对"普洱茶"、"六堡茶"等归类热点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古能平
关键词:制法
南瓜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瓜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南瓜壳,制备南瓜汁,成品红茶前处理,南瓜红茶半成品制作和干制等步骤。其中,所述成品红茶前处理是指将南瓜汁均匀喷晒在成品红茶之上,成品红茶与南瓜汁的重量比为10∶4‑6,混匀后...
马蕊刘路古能平何才贵崔勇
文献传递
解渴保健凉茶饮料的研制被引量:5
2004年
以金银花、菊花、葛根、茉莉花茶等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寻找出最佳配比,研制具有清热解渴的保健茶饮料。结果表明,4种原料(按50倍水浸提汁计)的最佳配比为茉莉花茶汁40%、金银花汁5%、菊花汁20%、葛根汁20%。另外,加糖和酸分别为2%~3%和0.02%时,解渴保健凉茶风味最佳。
杨春城古能平钟华锋
关键词:金银花菊花茉莉花茶低聚糖浸提
六堡人“下茶” “收茶”过新年
2024年
六堡茶是有历史、有故事、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山川灵物,因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早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就以其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24个名茶之列,载入中国茶文化史册。六堡茶区世代种茶制茶,其民俗民风礼节,与茶密切相关,有许多别具特色的民间传奇故事和民间风俗,不断推动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古能平陈伯昌陈恩海梁裕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六堡茶民俗民风民间风俗人文气息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野生茶树资源分布现状调查研究
2025年
为明确百色市右江区野生茶树分布现状,研究采用国土三调卫星影像结合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实地样带调查法,借助奥维地图、新知卫星地图等软件,对右江区野生茶树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右江区野生茶树集中分布于东经106°13′36″—106°23′53″、北纬23°38′10″—23°45′39″,海拔高度1 191~1 456 m区域,总分布面积2 596.88 hm2,种群数量约62.95万株,平均密度242.41株/hm2,主要分布于大楞乡巴平村、大楞村、平漫村,龙和乡龙洪屯,泮水乡谷七村等地的山沟和山谷地带。对281株样株的形态特征分析显示,样株均为乔木型,树高300~2 000 cm,树幅100~1 300 cm,基部径围40~230 cm;叶片以长椭圆形为主,叶长10.0~24.5 cm,叶宽4.0~10.0 cm,叶脉7~13对。右江区野生茶树资源丰富且集中连片分布,呈现海拔分布范围狭窄、微地形依存性强、群落共生特异性等特征,群落具有显著的生态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但野生茶树生存面临滥采乱伐、保护措施不当及林地开垦等多重威胁,亟需建立专项保护机制并制定科学开发利用规划。
潘启友钟勇安丰轩梁汉高覃福方刘迪韦淑丹古能平黄金丽梁爽雷荣柯
关键词:野生茶树
台地茶园遮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地茶园遮荫方法,在台地茶园种植茶树,形成多个茶行,每个所述茶行中,每隔5~10m取一棵茶树作为遮荫树,种植期间不对所述遮荫树修剪、任其自然生长至2~4m,其中,相邻两个茶行的遮荫树交错种植,且所述遮荫树...
姚明谨刘永华古能平李云腾
文献传递
加强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005年
通过本院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指出当前农科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外实习存在的问题,阐明在高等职业教育下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意义。
古能平农艳芳潘龙波钟桂芬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四三三”人才培养途径初探——以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顺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本文结合现代学徒制开展实践情况论述了"四三三"培养途径的形成和实践效果,并提出了提高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效果的建议。
古能平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