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小兰

作品数:1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食品
  • 4篇浅色
  • 4篇籽粕
  • 4篇脱色
  • 4篇葵花籽
  • 4篇葵花籽粕
  • 3篇亚麻籽
  • 3篇吸附树脂
  • 3篇马铃薯
  • 2篇单甘酯
  • 2篇弹性板
  • 2篇蛋白质结构
  • 2篇导电
  • 2篇导电率
  • 2篇调浆
  • 2篇亚麻籽油
  • 2篇羊奶
  • 2篇预煮
  • 2篇蔗糖脂肪酸酯
  • 2篇脂肪酸酯

机构

  • 18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8篇包小兰
  • 5篇韩育梅
  • 4篇杨续金
  • 2篇那日苏
  • 1篇刘敏
  • 1篇刘娜
  • 1篇高婕
  • 1篇李瑞
  • 1篇马萨日娜
  • 1篇张美莉
  • 1篇张静
  • 1篇薛敏
  • 1篇周霞
  • 1篇刘聪慧
  • 1篇何君
  • 1篇吴雪敏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当代农机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浅色葵花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浅色葵花籽蛋白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色葵花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浅色葵花籽蛋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葵花籽蛋白的提取步骤S1,将葵花籽粕或葵花籽饼与NaCl溶液混合,经过搅拌浸提、离心、弃沉淀、收集上清液,得到第一葵花籽蛋白粗提液;限制性...
包小兰武佳乐韩育梅
文献传递
具有铅损伤保护及抑制铅吸收作用的亚麻籽蛋白源巯基肽、食品、铅损伤修复剂、基因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铅损伤保护及抑制铅吸收作用的亚麻籽蛋白源巯基肽、食品、铅损伤修复剂、基因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亚麻籽蛋白源巯基肽包含以下氨基酸序列的至少一个:SEQ ID No.1、SEQ ID No...
包小兰 关心语李瑞
一种绵羊奶掺假检测装置
本发明一种绵羊奶掺假检测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导电柱和绵羊奶奶液形成检测回路,配合导电率检测仪对绵羊奶不同温度下的导电率进行持续检测,且能够配合调撑板对检测深度进行调节,使用便捷快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撑板的中部置有拱起...
杨续金包小兰夏亚男
文献传递
一种食用亚麻籽油萃取脱苦分离机
本发明一种食用亚麻籽油萃取脱苦分离机公开了一种能够保证离心时液体内部的低温离心环境,避免高速离心产生的温度升高影响亚麻籽油内部营养结构的变化的脱苦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壳、分离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箱,制冷系统和分离系...
杨续金夏亚男包小兰
马铃薯乳酸发酵益生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乳酸发酵益生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复合菌种的活化和扩大培养;马铃薯的清洗去皮、切块烫漂、打浆和糊化处理后,加入0.4%的α‑淀粉酶,在温度为55℃、pH值为6.8的条件下液化50min,...
韩育梅刘聪慧包小兰周霞韩文娥吴雪敏何君刘敏高婕
文献传递
一种浅色葵花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浅色葵花籽蛋白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色葵花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浅色葵花籽蛋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葵花籽蛋白的提取步骤S1,将葵花籽粕或葵花籽饼与NaCl溶液混合,经过搅拌浸提、离心、弃沉淀、收集上清液,得到第一葵花籽蛋白粗提液;限制性...
包小兰武佳乐韩育梅
文献传递
一种青椒汁内酯豆腐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椒汁内酯豆腐及其制备方法,改善了传统纯大豆豆腐的风味,并且色泽上有所改进。它是由以下原料制成:青椒、黄豆、护色剂、消泡剂、凝固剂,所述凝固剂为葡萄糖酸-δ-内酯(GDL);所述护色剂为抗坏血酸。其制备方...
包小兰薛敏
文献传递
基于OBE理念的“农产品加工学”课程建设及目标达成度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构建了"农产品加工学"的课程目标及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对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有助于完善和优化教学设计、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夏亚男马萨日娜包小兰
关键词:教学目标目标达成度
一种马铃薯浑浊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浑浊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由马铃薯泥、水、蔗糖、柠檬酸、红枣粉末香精、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拉胶制成;马铃薯泥由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氯化钠和护色后的新鲜马铃薯切片制成。还提供...
韩育梅杨杨包小兰王绍帆索慧敏牛潇潇
超微粉碎对亚麻籽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2025年
本文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对亚麻籽蛋白(Flaxseed Protein,FP)进行超微粉碎,以期提高FP功能特性,扩展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内源荧光光谱等技术对FP的结构及功能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超微粉碎处理后FP由表面光滑的大片状变为不规则的颗粒状;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FP的平均粒径显著减小(P<0.05),表面巯基(Surface Sulfhydryl,S-SH)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面疏水性(Surface Hydrophobicity,H_(0))、荧光强度和Zeta电位显著增强(P<0.05);此外,超微粉碎处理虽对FP的分子量无明显影响,但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下降,表明其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功能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处理显著提高了FP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乳化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 Index,ESI)、起泡性(Foam Capacity,FC)及泡沫稳定性(Foam Stability,FS)(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粒径、S-SH和β-折叠与溶解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H_(0)和α-螺旋与溶解度、EAI及ESI呈正相关,溶解度与ESI、EAI、FS及FC呈正相关。综上,适度超微粉碎处理可通过改变FP的二、三级结构,提高其溶解度,进而改善了EAI及ESI、FS及FC等功能特性,是一种有效的FP改性技术。
梁亚丽高荣华秦那日苏包小兰
关键词:亚麻籽蛋白超微粉碎功能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