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锐
-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激光专业创建始末(1963—1965)
- 2025年
-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激光专业的创建背景1.1激光技术发展的国内外背景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就描述了受激发射原理(1)。1953年,汤斯(Charles Hard Townes)等在哥伦比亚大学建造了微波激射器装置,几乎在同一时间,苏联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普罗霍罗夫(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和巴索夫(Nicolay Gennadiyevich Basov)研发出一台氨微波激射器。
- 王燕陈家豪刘锐
- 线粒体的发现和起源假说被引量:4
- 2016年
- 1850年德国解剖学家寇里克等率先揭示了线粒体的结构。1897年,德国生物学家卡尔·本达将这种颗粒正式命名为线粒体。此后,关于线粒体的起源出现了内共生起源学说和非共生起源学说两种截然不同的假说,它们之间相互对立,相互影响,至今依然存在着各自的支持者。
- 刘锐
- 关键词:线粒体
- 从羊瘙痒症到疯牛病——朊病毒发现史被引量:4
- 2009年
- 从1730年人们发现羊瘙痒症开始,克一雅氏症、库鲁病、疯牛病等一系列疾病随之出现。在库鲁病的研究中,美国科学家盖达塞克发现其病原体不具有DNA或RNA特性,并因此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其后,另一位美国科学家普鲁塞纳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以蛋白质为遗传媒介的新型病毒——朊病毒,并因此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朊病毒的发现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大事件,为人类战胜羊瘙痒症、克一雅氏症、库鲁病和疯牛病等一系列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 刘锐翁屹
- 关键词:朊病毒疯牛病
- 孟德尔“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被埋没、质疑原因浅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孟德尔在1864年独立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并且将这一理论公之于众,但是收效甚微。他将遗传定律写信告知植物学家卡尔·耐格里,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并依靠他的影响力进行宣传。耐格里并不是完全信服,他希望孟德尔能够用他选择的模式生物——山柳菊,重复遗传学定律的实验。但是由于山柳菊本身的遗传特性,部分品种完全不符合遗传定律,因此这一理论就被搁置了下来。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再次发现,但是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孟德尔遗传数据的真实性,很多人提出质疑。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孟德尔是对数据做了选择,但并不是造假。
- 刘锐
- 关键词:孟德尔
- 糖酵解过程的发现史被引量:10
- 2015年
- 糖类代谢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有氧呼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羧酸循环;其二是无氧呼吸,即糖酵解过程。在糖酵解研究过程中,包括埃米尔·费歇尔、霍沃思、布赫纳、哈登、克雷布斯、希尔、杨戈、米切尔等科学家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分析了费歇尔建立"平面投影表示法"的历史,并介绍了霍沃思在费歇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船式、椅式构象表示法"。依据相关史料,本文系统总结了巴斯德、布赫那兄弟、哈登、希尔在发现糖酵解过程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形成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糖酵解通路。
- 刘锐
- 关键词:糖代谢
- 生物进化论发展史概述被引量:5
- 2017年
- 伴随着十八世纪技术革命和理性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人性逐渐从宗教枷锁的禁锢下逐步被释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地去思考人类的起源问题。进化论思想从萌芽、创立、发展,直至现在逐渐趋于完善,经历了三百余年历史。重温这一历史过程,可以领略到进化学说的独特魅力。
- 刘锐
- 关键词:进化论用进废退遗传漂变
- RNA酶的发现与启示被引量:6
- 2010年
-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已经成为生物学领域的共识,然而美国科学家切赫(Thomas R.Cech)和奥尔特曼(Sidney Altman)在研究RNA分子剪切机制的时候观察到某些RNA能够自我进行切割和连接,表现出酶的性质,称为RNA酶。这一重大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酶的本质和生命起源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也使他们荣获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翁屹刘锐
-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
- 分类学对进化思想的启蒙作用
- 2025年
- 分类学的发展,从最初的功利性的目的转向了按照生物性状的不同进行分类,逐步形成了规范的分类方式。瑞典博物学家林奈成为生物分类学的先驱,他提出了“门、纲、目、科、属、种”的人工分类方式,促进了动植物研究的发展,但是这一观点受到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反驳,他认为自然界应该是一体的。这也让我们不禁的去思考,按照这样的思路追本溯源,最终,所有的生物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到了启蒙作用。
- 刘锐
- 关键词:分类学启蒙
- 三羧酸循环的发现与启示被引量:25
- 2012年
- 三羧酸循环,也被称之为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英国生物学家克雷布斯发现了这个代谢通路,所以又被称之为克雷布斯循环(Krebs Cycle)。从三羧酸循环发现过程寻找其发现这种循环的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挖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条件的进步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陈牧刘锐翁屹
- 关键词:三羧酸循环柠檬酸代谢
- 国际首台万兆瓦可调谐新型钕玻璃激光装置(华光装置)研制史
- 2025年
-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激光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克服了理论、技术和经费上的种种困难,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台万兆瓦级可调谐新型钕玻璃激光装置(华光装置),于1989年11月25日稳定输出激光并通过鉴定。华光装置的研制成功,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激光技术人才。本文梳理了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结合对参与华光装置研制的主要实验人员的访谈资料,系统回顾了该激光装置研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并对该装置研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 林心月王龙刘锐
-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