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群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北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淮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晚期
  • 2篇肿瘤
  • 1篇一线治疗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评估
  • 1篇治疗晚期非小...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顺铂
  • 1篇顺铂联合
  • 1篇尿嘧啶
  • 1篇评估表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贲门癌
  • 1篇肿瘤患者
  • 1篇主观
  • 1篇嘧啶
  • 1篇贲门癌
  • 1篇贲门肿瘤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机构

  • 4篇淮北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作者

  • 5篇刘群
  • 2篇姜松龄
  • 2篇王亚
  • 2篇李心忠
  • 1篇詹必红
  • 1篇张雷
  • 1篇何荣芬
  • 1篇陶雄飞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1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为术后有残留病灶或Ⅳ期无手术机会有可测量转移灶。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mg/m2,d1;希罗达1000mg/m2,bid,d1-14,每3周为1周期,2周期以上以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8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33.3%,临床获益率76.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5.7月,中位生存时间9.3月,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为Ⅰ-Ⅱ度。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亚刘群李心忠姜松龄
关键词: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晚期胃癌
放射治疗老年中晚期贲门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老年中晚期贲门癌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8例经病理证实并行放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8例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体外常规放疗,1.8~2.0Gy/次,1次/d,至肿瘤总量DT50~64Gy。结果治疗结束后1~2个月复查钡餐摄片或/和胃镜检查,肿块完全消退(CR)4例,病变缩小≥50%(PR)共28例,总有效率为(CR+PR)84.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29%、10%。结论对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的老年中晚期贲门癌患者进行放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詹必红刘群
关键词:贲门肿瘤放射疗法老年
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性治疗后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盐酸安罗替尼治疗)与试验组(予以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每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7.14%,疾病控制率为82.86%,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3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51.42%)、骨髓抑制(60.00%)、乏力(62.86%)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大致相当(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Ⅰ~Ⅱ级为主,总体可控。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安全性可控。
王亚李心忠姜松龄张雷刘群施舒瑜牛林军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PF)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与DDP联合5-氟尿嘧啶(5-FU)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58例局部晚期无法手术或伴有远处转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GP方案(G...
陶雄飞刘群
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表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系统探究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评分与肿瘤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明确其在评估患者预后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淮北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化检查、PG-SGA评分等指标。通过查阅病历或电话等方式随访患者的临床结局,随访时间为2年,主要结局为全因死亡。使用ROC曲线评估PG-SGA评分预测2年生存情况的能力,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肿瘤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肿瘤分期、BMI、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分级、PG-SGA评分、NRS-2002评分、PG-SGA分级、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PG-SGA评分是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G-SGA评分预测患者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57~0.885,P<0.001),灵敏度为0.853,特异度为0.656,最佳截点值为5.5分,即PG-SGA评分超过6分(包括6分)时,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结论PG-SGA评分是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PG-SGA评分5分以上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应给予充分重视并进行积极的营养干预。
张会何荣芬刘群邵明莉
关键词: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