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刚
- 作品数:2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病人射波刀治疗后的中医膏方应用
- 2020年
- 分析在肝癌病人经射波刀治疗后应用中医膏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肝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病案号奇偶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及研究组(n=29),对照组单纯使用射波刀治疗,研究组在射波刀治疗后给予中药膏方治疗,对比两组的肝功能及AFP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肝功能各指标及AF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射波刀治疗后应用中医膏方,在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方面有积极作用,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加强应用。
- 张浩良刘晓刚
- 关键词:肝癌射波刀中医膏方
- 合并门静脉胰腺癌根治切除术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探讨合并门静脉胰腺癌根治切除术的可行性 ,拟提出改善胰腺癌预后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肿瘤累及门静脉施行合并门静脉胰腺癌根治切除术的 18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以同期施行姑息旁路手术的 3 0例同类患者 (对照组 ) ,以及肿瘤未累及门静脉而施行标准根治切除术的 2 8例胰头癌患者 (对照 2组 )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8例患者无门静脉切除并重建相应的并发症出现 ,总的手术并发症出现率 (2 7.8% ) ,同对照 2组 (2 5 % )相似 (P>0 .0 5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4%、2 6.5 %、8.8% ;同对照 2组的 81.5 %、3 1.8%、11.7%结果相似 (P>0 .0 5 ) ;但高于对照 1组 (4 9.2 %、9.5 %、0 ) (P<0 .0 5 )。结论合并门静脉胰腺癌根治切除术 ,从手术技术及病理生理方面考虑均可施行 ,它可以提高胰腺癌的切除率 ,改善其预后。
- 刘晓刚张轶斌
- 关键词:胰腺癌根治切除术
- 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6月来院就诊的160例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204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比较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与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造影检查时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结果160例肝细胞癌高危患者共有204个肝占位性病变病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共有158个恶性病变,包括93个肝细胞肝癌病灶、56个转移性肝癌病灶和9个胆管细胞型肝癌病灶;46个良性病变,包括34个肝血管瘤、7个肝硬化结节病灶和5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均短于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P<0.05);204个肝占位性病变病灶中,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检出151个恶性病灶与病理诊断一致,37个良性病灶与病理诊断一致,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772,P<0.05,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较好;ROC分析显示,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5.57%(151/158),80.43%(37/46),0.760。结论超声造影用于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潘龙刘晓刚张惠民王长友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细胞癌高危人群肝占位性病变
- 射波刀联合中药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 2020年
- 探讨射波刀联合中药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射波刀治疗,观察组采射波刀联合中药颗粒(扶正抑瘤方)治疗,实施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生命质量情况以及放疗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肿瘤直径、甲胎蛋白数值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肿瘤直径、甲胎蛋白数值减少程度显著,观察组身体功能、自理能力、精神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身体功能、自理能力、精神状态评分,放疗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7.7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波刀联合中药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控制情况,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
- 张浩良刘晓刚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波刀中药颗粒疗效
- circ_0005075通过海绵吸附miR-335促进肝癌HCCC981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circ0005075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5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采用qPCR检测肝癌、癌旁组织及细胞系(HCCC9810、HepG2、HLE肝癌细胞和THLE-3肝上皮细胞)中circ0005075和miR-335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0005075、miR-335及CCND1三者间的靶向关系。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sh-circ0005075、miR-335 mimics、miR-335 mimics+pcDNA-CCND1、sh-circ0005075+pcDNA-CCND1、pcDNA-circ0005075+miR-335 mimics、sh-CCND1+pcDNA-circ0005075转染肝癌细胞HCCC9810,应用MTT和Transwell法检测circ0005075/miR-335/CCND1分子轴正向和回复作用对HCCC9810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circ0005075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均P<0.01),且在HCCC9810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irc0005075靶向负调控miR-335的表达水平(P<0.05),且CCND1是miR-335的靶基因(P<0.05)。正向和回复实验证明,敲降circ0005075或过表达miR-335都通过调控CCND1抑制HCCC9810细胞增殖和侵袭(P<0.05或P<0.01)。结论:circ0005075通过海绵吸附miR-335上调CCND1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HCCC981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郑建兴刘晓刚吴东洋
- 关键词:肝癌CCND1增殖
- 射波刀联合中医扶正疗法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探究射波刀联合中医扶正疗法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双盲法将64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射波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射波刀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扶正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肿瘤控制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和Karnofsky(KPS)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控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4.655;P=0.031);治疗后,两组患者AFP值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AF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KPS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KPS积分明显升高(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4.730;P=0.030);对照组肝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5.067;P=0.024)。结论:射波刀联合中医扶正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进行射波刀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肿瘤控制效果,减低患者肿瘤标志物AFP数值,提高患者KPS积分,减少患者胃肠道及肝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 张浩良刘晓刚
- 关键词:射波刀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错配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关联研究
- 刘英刘晓刚王媛媛吴颖丽刘红梅
- 目前国内外关于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肝癌易感性方面的研究,涉及到的基因还不够全面,尚无法明确二者关系。该课题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错配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关系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环境因素基因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肾结石疗效观察
- 2020年
- 观察研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肾结石疗效。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肾结石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41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同时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排石用时以及血肌酐、尿素氮指标。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均比对照组低,排石用时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排石用时,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张薇刘晓刚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疗效护理
- 输尿管碎石术与益气固肾排石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肾结石效果评价
- 2020年
- 通过输尿管碎石术与益气固肾排石法相结合的中西医综合法治疗和护理肾结石,对其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接受输尿管碎石术的9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输尿管碎石术后辅以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5例,输尿管碎石术后辅以益气固肾排石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并比较两组总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碎石术与固肾排石法相结合的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等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值得实践应用并推广。
- 张薇刘晓刚
- 关键词:肾结石
- Aloxe3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Aloxe)3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及具有肥胖遗传倾向性的ob/ob小鼠脂肪肝模型中检测Aloxe3表达。同时检测过表达Aloxe3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检测肝脏脂质沉积和血清脂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肝脏脂质合成、脂质分解和脂肪酸氧化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Aloxe3 shRNA腺病毒干扰小鼠肝脏中Aloxe3的表达,进一步确认Aloxe3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结果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及具有肥胖遗传倾向性的ob/ob小鼠脂肪肝模型中Aloxe3的表达下降。当过表达Aloxe3后,高脂饮食小鼠在摄食量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体重上升减缓,肝脏脂质沉积水平和血脂水平下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Aloxe3后肝脏脂质分解和脂肪酸氧化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上升,当肝脏Aloxe3表达干扰后,小鼠肝脏和血清脂质水平增加。结论Aloxe3通过促进肝脏脂质分解及脂肪酸氧化改善肝脏脂质沉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具有良好前景。
- 孙菲苏维玮李佳刘晓刚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酸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