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忠
-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鼻腔大出血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报道了由于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鼻腔大出血7例,男6例,女1例。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鼻腔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绵窦、蝶窦内假(?)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本组5例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无一例再发严重鼻衄。
- 叶应湖刘仁忠陈谦学史强陈治标陈坚王国安陶泽璋刘公汉吴展元
- 关键词:颅底骨折大出血鼻腔
- 床边锥颅脑室引流抢救枕骨大孔疝被引量:3
- 1998年
- 采用床边锥颅、脑室引流抢救急性枕骨大孔疝10例。抢救成活7例,死亡3例。年龄在9~41岁之间。急性枕骨大孔疝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功能衰竭.自主呼吸停止。对此,我们抢救的临床经验是:(1)床边锥颅脑室引流.这是呼吸停止时,抢救病人的关键性措施;在锥颅的同时,静脉推注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2)一旦自主呼吸恢复,应抓紧时间开颅,切除原发病灶,以解除颅高压和枕骨大孔疝的病因。
- 叶应湖夏金城刘仁忠陈谦学陈治标陈坚王国安
- 关键词:脑疝脑室引流锥颅抢救
- 脊髓蛛网膜炎的显微外科手术47例报告
- 1993年
- 经脊髓碘油造影和手术证实的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47例,施行显微粘连松解术治疗,疗效满意。强调对局限性粘连和囊肿型病例,一旦药物治疗无效,应行松解和切除粘连压迫,术时应防止脊髓损伤。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 刘胜王国安曾作为陈坚刘仁忠
- 关键词:脊髓蛛网膜炎粘连性显微外科手术
- 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严重鼻衄被引量:3
- 1995年
- 颅底骨折并发迟发性严重鼻衄叶应湖,刘仁忠,郑必全,陈谦学,陈治标,曹作为,王国安,陶泽璋,刘公汉,吴展元颅底骨折在头部外伤中比较常见,但是由此并发的迟发性严重鼻自却少见,而几乎半数病人在诊断和采用适当手术治疗之前就死ti’1.我院救治7例,现结合文献...
- 叶应湖刘仁忠郑必全陈谦学陈治标曹作为王国安陶泽璋刘公汉吴展元
- 关键词:颅底骨折并发症鼻衄
- 套式双腔管持续灌注引流治疗儿童脑脓肿被引量:1
- 1996年
- 我院自1978年6月~1994年6月采用套式双腔管持续灌注引流治疗儿童脑脓肿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11/2~14岁,病程为6天~1年,多数(15/26)在30天内。
- 叶应湖刘仁忠陈治标陈谦学史强陈坚王国安
- 关键词:脑脓肿儿童双腔管引流术
- 貌似脑肿瘤的非高血压性脑内血肿
- 1994年
- 临床实践中,发现少数非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临床和CT表现貌似脑肿瘤。本文介绍4例此类病例,讨论了急性和慢性脑内血肿与脑膜瘤和胶质瘤的鉴别。
- 叶应湖刘仁忠郑必全曹作为王国安王以诚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内血肿脑肿瘤慢性脑内血肿脑膜瘤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 1998年
- 经股动脉插管,采用球囊或微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结果6例均一次栓塞治疗成功,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3例动脉瘤完全消失,另3例栓塞90%以上。随访3月~3年未见动脉瘤复发。
- 刘仁忠钟翠云叶应湖陈谦学陈治标王诚陈坚王国安
- 关键词:眼动脉动脉瘤栓塞治疗
- 57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0
- 1998年
- 为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预后和手术适应症,回顾性分析了57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病人的意识状态、血肿类型、血肿量、年龄、第四脑室及基底池的形态等因素对病人生命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是临床医师选择手术适应症的主要依据,早期手术能明显地提高病人生存率,手术效果主要与病人的年龄。
- 陈治标王国安张宇兰叶应湖陈坚陈谦学刘仁忠郑必全
- 关键词:小脑出血预后外科手术
- 第四脑室出血扩张与预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1
- 1997年
- 作者报道1988~1995年经CT扫描证实的成人第四脑室出血(IVH)52例临床治疗资料。其中28例有第四脑室出血并第四脑室扩张,尽管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死亡。另24例第四脑室出血非扩张者,有10例死亡,14例生存,质量良好。第四脑室出血扩张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扩张组患者。两组GCS评分存在较大差异。多因素分析提示,第四脑室出血扩张是预测预后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指标,其次是GCS评分,居第三位的是弥漫性脑室出血。
- 陈谦学陈坚王国安叶应湖陈治标刘胜刘仁忠王以诚
- 关键词:脑出血预后脑室出血
-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探讨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正确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10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CT和MRI检查及术中所见进行分析。结果:10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无1例手术死亡,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CT或MRI复查囊肿明显缩小。结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CT或MRI检查,注意与巨型枕大池的鉴别诊断,显微手术切除效果较好。
- 叶应湖刘仁忠陈谦学陈治标简志宏陈坚王国安
- 关键词: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