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博
- 作品数:39 被引量:9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舒肝宁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60例慢性乙肝黄疸的临床观察
-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舒肝宁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黄疸肝胆湿热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观察的方法,设苦黄注联合甘利欣射液为对照组,观察舒肝宁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乙肝黄疸(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舒肝宁联合甘...
- 刘一博张玮
- 关键词:舒肝宁注射液慢性乙型黄疸肝胆湿热证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脏雌激素受体与外周血细胞因子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陛胆汁陛肝硬化(PBC)患者肝脏雌激素受体(ER-仅)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设未治疗的80例女性PBC患者为PBC组;健康对照组为10例基线匹配的健康女性志愿者;非PBC对照组为20例非自身免疫陛肝病患者,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IL_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自身抗体:M2型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Sp00及抗-gp2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BC组及非PBC对照组肝组织ER-α的表达,指标相关性采用spea彻an相关f生检验,数值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C组和非PBC对照组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PBC组和非PBC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C组肝组织ER-cc阳性率为(50.7±8.9)%显著高于非PBC对照组(10.2±2.8)%,z=4.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C组肝组织ER-α阳性率与血清AMA-M2、抗-SPl00、抗-gp210的阳性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0.819和0.81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α与血清细胞因子IL-22、TNF-α、IFNv的含量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89和0.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PBC对照组血清AMA-M2、抗-Sp100、抗-gp210为阴性,肝组织ER-α表达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PB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ER-α阳性率显著升高,与自身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提示PBC患者肝组织高表达ER-α,可能是PBC的发病原因之一。
- 王磊李青梅杜慧慧王俐琼刘一博张玮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抗体
- 张玮剿扶同用治疗肝硬化验案二则
- 2009年
- 刘一博王俐琼张玮
- 关键词:扶正祛邪肝硬化医案
- 肝纤维化的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 2009年
- 肝脏的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因其有创性而难以在临床普遍开展。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除二维、彩色多普勒等常规超声检查技术外,各种超声新技术,如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在临床肝纤维化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刘一博张玮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超声
- 20例乙肝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特征及GNB3 C825T基因多态性初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临床中医四诊采集,分析乙肝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临床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探索其与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将9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组20例、兼肝气郁结证组24例和非肝气郁结证组52例,采集中医症状、舌脉,并筛选与人体情绪调节相关的基因G蛋白β3亚单位(GNB3)C825T位点,观察肝气郁结证临床特征及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为肝气郁结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肝气郁结证组患者在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胁肋胀痛、太息、腹胀、脘闷、健忘7个症状体征上出现频率显著高于非肝气郁结证组,分别为85.00%vs1.92%、85.00%vs25.00%、80.00%vs17.31%、55.00%vs5.77%、55.00%vs21.15%、50.00%vs11.54%、50.00%vs13.46%,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1)。Logistic回归显示肝气郁结证的发生可能与性别(女性)、病程(11~15年)、HBeAg阴性相关(P<0.05或<0.01)。GNB3C825T中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在肝气郁结证组患者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5.00%(3/20)、42.50%(17/40),明显低于非肝气郁结证组的44.00%(22/50)和66.00%(6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的症状为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胁肋胀痛、太息、腹胀、脘闷和健忘,该证候的发生可能与性别(女性)、病程(11~15年)、HBeAg阴性相关,GNB3C825T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是该证候的保护基因,而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 刘一博张玮苏式兵姜在来王磊王俐琼张海燕张丽娟张丽娟
- 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
- 小组合作学习与成教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的研究
- 本文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将成人教育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中医内科学》书本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改变以往呆板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建立以小组学习为成教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促进...
- 刘一博周希禛张玮
- 关键词:成人教育《中医内科学》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实践技能
- 文献传递
- 肝气郁结证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刘一博张玮
- 关键词:肝郁肝气郁结证客观化
- Th1/Th2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以肝小叶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小胆管炎症和破坏、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发病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10。PBC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生的风险与环境、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
- 陈辰刘一博张玮
- 关键词:TH1/TH2自身免疫性肝病抗线粒体抗体肝小叶胆管上皮细胞
- 慢性乙型肝炎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液代谢指纹图谱研究初探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借助代谢组学技术和现代分析技术,找出慢性乙型肝炎(CHB)肝气郁结证患者内源性标志物,绘制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液代谢指纹图谱,揭示肝气郁结证的生物学本质。方法:通过中医半定量辨证收集31例CHB肝气郁结证患者,对照组肝血瘀证16例以及健康人组30例,通过GC-MS(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检测各组人员生物学标志物及内源性代谢谱。结果:与健康者组相比,肝气郁结证患者有明显差异的代谢物质,包括丙酸、丙二酸、嘧啶、吲哚胺、5-恶唑胺、萘啶、吲哚乙酸、呋喃半乳糖、吡喃葡萄糖、肌醇、乙醛胺、十七酸、雄甾烷;但与对照组肝血瘀证患者代谢物质的差异性分析提示,PCA(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上有一定分离趋势,但并不能完全分开。结论:本研究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找到了肝气郁结证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质,提示中医证候是有其生物学物质基础的,并且代谢组学是对其研究的很好的工具之一。
- 刘一博张玮张永煜杜慧慧王俐琼王奕
- 关键词:肝气郁结证代谢组学
- 乙肝病毒变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我国为肝炎大国,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约1.2亿,有为数众多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达3000多万,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与HBV相关的终末肝病。由于我国乙型肝炎患者多数是围产期感染,存在免疫耐受,机体始终不能建立...
- 刘一博
- 关键词:中医证型HBV拉米夫定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乙肝病毒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