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悦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噪声性
  • 3篇低气压
  • 2篇丹参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色谱
  • 2篇听觉
  • 2篇听觉丧失
  • 2篇听阈
  • 2篇儿童
  • 2篇儿童中耳炎
  • 2篇耳炎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情况
  • 2篇鼻炎
  • 2篇鼻炎鼻窦炎
  • 2篇鼻窦
  • 2篇鼻窦炎
  • 2篇病情
  • 2篇川芎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25...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冯悦
  • 4篇王锦玲
  • 3篇纵亮
  • 2篇刘顺利
  • 1篇宋俊峰
  • 1篇彭德嘉
  • 1篇马宏敏
  • 1篇周成勇
  • 1篇严清红
  • 1篇邱建华
  • 1篇杨国庆
  • 1篇朱建光

传媒

  • 3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兰州市1893名儿童中耳炎与鼻炎鼻窦炎发病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中耳炎和鼻炎鼻窦炎的发病情况以及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0~14岁儿童1893名,分别对中耳炎和鼻窦炎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作χ2检验,分析二者发病是否相关。结果:在所有就诊儿童中,中耳炎患儿的发病率占门...
冯悦彭德嘉
关键词:中耳炎鼻窦炎发病情况
文献传递
丹参素在豚鼠血液、脑脊液和外淋巴液中的分布与噪声性耳聋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测定给豚鼠肌注丹参注射液后血液、脑脊液和耳蜗外淋巴液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的内标法测定丹参素。色谱柱:ZORBA×Exte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醋酸(22∶78∶0.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室温。结果:豚鼠肌注丹参注射液后可吸收入血液,80min时丹参素含量达最大值,为585.84mg/L。但并未进入脑脊液和耳蜗液。结论:此法可用于检测丹参注射液在豚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特性及耳蜗组织中的靶向定位特征。丹参素可吸收入血液,但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以及血-迷路屏障。
冯悦王锦玲
关键词:丹参素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在豚鼠血液、脑脊液和耳蜗外淋巴液中的分布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测定肌肉注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后川芎嗪在豚鼠血液、脑脊液和耳蜗外淋巴液中的分布。方法 豚鼠经肌肉注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2ml/kg)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中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血液、脑脊液和耳蜗外淋巴液中川芎嗪的浓度。结果 川芎嗪注射后 ,豚鼠血液中川芎嗪浓度迅速升高 ,2 0min达到最大值 (35 7.76 μg/ml) ,2h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在脑脊液中 10min后才检测到川芎嗪 ,2 0min其浓度达到最大值(12 0 .5 0 μg/ml) ,70min后脑脊液药浓度迅速下降 ;在耳蜗外淋巴液中 5min时能检测到川芎嗪 ,5 0min时浓度达最大值 (2 15 .79μg/ml) ,70min后药物浓度明显降低。 结论 川芎嗪可吸收入血液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及血 -迷路屏障进入脑脊液和耳蜗外淋巴液 ,药物吸收及消除迅速。临床应用该药时 ,要维持川芎嗪在耳蜗内的药物浓度应该适当增加用药次数 。
冯悦王锦玲马宏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川芎嗪血液脑脊液
葛根素对急性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模拟急性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6 0只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葛根素防治组和葛根素治疗组。后 3组置于模拟高原海拔 5 5 0 0m低气压环境 ,130dBSPL白噪声持续刺激 8小时 ;防治组和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 (15 0mg/kg)。观察各组的听性脑干反应 (ABR)反应阈、耳蜗形态学改变、血液流变学和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出舱后 8小时 ,各组ABR阈移最大 ,对照组、防治组在 1kHz的阈移分别为 33.6 7± 5 .4 0、2 6 .5 0± 4 .76dB ,在 8kHz的阈移分别为 5 9.33± 5 .2 0、4 8.6 7± 4 .70dB(P <0 .0 1) ;高频听力损失较低频严重 (P <0 .0 1)。以后各组ABR阈移逐渐恢复 ,给药两组恢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1)。形态学改变与听力变化一致。防治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用药的两组血清SOD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值明显升高 ,与用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葛根素对急性低气压环境下的听器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性。
纵亮王锦玲冯悦刘顺利
关键词:葛根素
儿童中耳炎与鼻炎鼻窦炎发病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2007年
彭德嘉冯悦
关键词:中耳炎鼻炎鼻窦炎
丹参对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丹参对模拟低气压环境下豚鼠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4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低气压噪声暴露1d及7d两大组,又各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丹参治疗组及防治组。后3组均置于模拟高原5500m低气压环境,110dBSPL白噪声刺激;防治组和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3天和出舱当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1.3mlkg)。然后检测各组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观察耳蜗铺片的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粘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出舱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ABR阈移,暴露7d组较1d组重,以4kHz阈移明显。随出舱时间延长阈移减轻,暴露7d出舱14d后,治疗组和防治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态学改变与听力变化一致。治疗组和防治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MDA浓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防治组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P<0.05),治疗组于7d及14d时亦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血清SOD活性则随暴露时间延长而下降;用药的两组SOD均高于阳性对照组。全血粘度值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暴露前用药可减轻血粘度的上升而且恢复较快。结论丹参对低气压噪声环境下的听器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性、抗氧化自由基作用,从而减轻低气压噪声暴露后的氧化损伤有关。
冯悦王锦玲纵亮邱建华刘顺利
关键词:低气压丹参
川芎嗪对低气压噪声环境条件下豚鼠听阈改变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低气压及噪声环境下听阈阈移的影响。方法豚鼠随机分为两大组:造模1天组、造模7天组。每大组再随机分为3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防治组。模拟高原5500m高度,并给以110dBSPL白噪声刺激,通过检测听性脑干反应阈移值,观察川芎嗪对低气压及噪声环境下听阈阈移的影响。结果暴露后各组豚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阈移,以4kHz处阈移最明显;阈移值随着低压噪声环境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暴露时间越长阈移值越大。阳性对照组阈移较治疗组及防治组明显。结论川芎嗪对低压及噪声暴露的豚鼠的听阈阈移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冯悦纵亮黄华杨国庆朱建光
关键词:川芎嗪低气压
低气压噪声环境对豚鼠耳蜗谷氨酸免疫反应及听阈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低气压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豚鼠耳蜗内毛细胞(IHCs)谷氨酸免疫反应(Glu-IR)及听阈的变化。方法按照暴露条件的不同分为四组:低压噪声组、低压组、噪声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低压噪声组又根据暴露后不同时间点随机分为5小组,即出舱后即刻、8h、1d、3d、7d组,每组动物9只;其余三组各设受试动物9只。豚鼠分组暴露于5500m低气压环境,120dB声压级(SPL)白噪声持续刺激8h。观察暴露后不同时间各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的改变,耳蜗IHCs中Glu-IR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结果低压噪声组和噪声组出舱后8h组ABR阈移最大,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此后两组ABR阈移逐渐恢复,但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低压组仅在出舱后即刻出现暂时阈移,此后迅速恢复。低压噪声组出舱即刻IHCs中Glu-IR阳性产物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舱后8h其IHCs内Glu-IR产物光密度值较对照组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舱后1d、3d和7d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气压可协同噪声环境导致听觉损伤。低气压噪声暴露后,耳蜗IHCs内Glu-IR经过一个增强-减弱-恢复的动态变化过程。低气压噪声环境所致听力损伤可能与IHCs内Glu的变化有关。
纵亮冯悦周成勇严清红宋俊峰黄华
关键词:内毛细胞低气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