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一楠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托伐他汀对改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管内皮的作用。方法将60例OMI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C)组和阿托伐他汀(P)组,分别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管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比较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表达及内皮依赖性扩张百分率(FMD%),和非内皮依赖性百分率(GTN%)。结果P组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后,TC含量较治疗前下降29%,LDH-C下降35%,HDL-C升高3%,但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明显变化,内皮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GMP-140表达受到抑制,而这种表达抑制与血胆固醇水平的改变无关。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调脂及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参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达而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 段红英冯一楠王素玲
- 关键词: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一氧化氮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30例不稳定心绞痛并发糖尿病患者(DM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不并发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为非DM组,另选择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检测血Hcy和超敏CRP浓度,均予正规治疗,随访6个月,以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为观察终点,分组比较标志物浓度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DM组、非DM组血Hcy、超敏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DM组又高于非DM组(P<0.05)。DM组、非DM组Hcy、超敏CRP呈正相关(P<0.01)。随访6个月DM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对照组(P<0.01)。结论血Hcy和超敏CRP是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发糖尿病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其浓度变化与病情呈正相关。
- 刘紫东冯一楠王健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不稳定性心绞痛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15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询问胸痛病史,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并对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15例均为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论 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主要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积极长期使用抗凝剂和血管扩张药物,防止冠状动脉痉挛与心肌梗死的发生。也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 李锦丽冯一楠赵丽丽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