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延明
- 作品数:32 被引量:4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环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被引量:77
- 2012年
- 为了探明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在对其草原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以及种间关联度指数对物种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物群落高等植物分属16科,26属,36种;主要有14个常见植物种;2)用来检验方差比率(VR)偏离1是否显著的统计量W=61.52,说明该草原群落内物种整体关联度表现为不显著相关;表征种间关联程度的Ochiai指数(OI值),与联结系数AC值基本吻合;3)伴生种或杂类草与其它物种之间联结显著,正向或负向,在群落中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分布易受其它物种的影响,在群落中不能稳定存在且只占据劣势生态位;4)根据14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可将它们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各种间具有较强的正联结,而不同组间联结较为松散,主要是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5)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 房飞胡玉昆张伟张伟公延明柳妍妍
- 关键词:巴音布鲁克植物群落种间联结高寒草原生态种组
- 新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被引量:15
- 2017年
- 准确评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库,对揭示土壤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新疆地区10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的分布特征,估算了该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在10个植被类型的0~100 cm土壤剖面中,SOCD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呈逐渐降低趋势。新疆SOCD以针叶林最大,其值为63.86 kg·m^(-2),其他植被类型依次为:草甸、阔叶林、沼泽、草原、灌丛、高山植被、栽培植被、荒漠和无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值分布在草甸中,为4.89 Pg,其他植被类型依次为:荒漠、草原、高山植被、无植被(裸地)、针叶林、栽培植被、阔叶林、灌丛、沼泽。在0~100 cm的土壤层,新疆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6.4Pg。
- 王鑫杨德刚熊黑钢安尼瓦尔.买买提公延明王建成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储量气候变化
- 新疆天山高寒草原不同放牧管理下的CO_2,CH_4和N_2O通量特征被引量:8
- 2014年
- 以中国科学院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站为依托,于2010年5月—2011年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短期禁牧(2005年围封)、长期禁牧(1984年围封)和自由放牧(冬季放牧)3种草地的CO2、CH4、N2O气体通量进行了野外连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天山高寒草原对CO2,CH4和N2O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排放特点。在植物的生长季(5—10月),新疆天山高寒短期禁牧、长期禁牧和自由放牧草原的CO2通量平均值分别为:(89.8±49.3)、(52.8±28.7)、(57.0±30.7)mg·m-2·h-1,CH4通量平均值分别为:(-66.3±21.3)、(-104.5±32.8)、(-103.0±39.0)μg·m-2·h-1,N2O通量平均值分别为:(21.2±11.8)、(13.6±6.9)、(13.2±6.2)μg·m-2·h-1;短期禁牧草原与长期禁牧和自由放牧草原CH4平均通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CO2和N2O差异不显著(P>0.05)。在植物的非生长季(11月—翌年4月),新疆天山高寒短期禁牧、长期禁牧以及自由放牧草原的3种温室气体的通量较低且差异均不显著。
- 贺桂香李凯辉宋韦公延明刘学军胡玉昆田长彦
- 关键词:高寒草原CO2CH4N2O
- 一种高寒草原入侵植物甘肃马先蒿的综合防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草原入侵植物甘肃马先蒿的综合防治方法,上述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高寒草原中甘肃马先蒿及其所在群落植物物种进行刈割,并在刈割后向土壤中施用氮肥。本发明通过将刈割和向土壤中施用氮肥或氮磷肥结合,显著...
- 柳妍妍公延明李凯辉武强林峻邓成军李璇李文利
- 高寒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7
- 2009年
- 对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植物群落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14个土壤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盐,HCO3-,Ca2+,速效N,pH值,土壤含水量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相关关系(P<0 05)。全盐,HCO3-,Ca2+,速效N和土壤含水量与丰富度指数的最好拟合为二项式,pH值与丰富度指数的最好拟合为直线回归,全盐,Ca2+和pH值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最好拟合为二项式,土壤含水量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最好拟合为直线回归,这表明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 高国刚胡玉昆李凯辉肖洪亮公延明尹伟
- 关键词:高寒草地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土壤环境因子
-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阶段土壤颗粒分形特征被引量:20
- 2013年
- 土壤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结构及土壤养分特征。利用杨培岭的土壤分形模型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4种不同退化阶段(未退化CK、轻度、中度和重度)土壤分形维数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草地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分形维数随退化程度的加重其值增大,分形维数在2.573~2.635。(2)土壤分形维数与不同粒径土壤颗粒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O.05),与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1)。(3)土壤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退化指数呈负相关(但不显著)。(4)适度放牧有利于提升土壤质量,但不能超过阈值。
- 柳妍妍胡玉昆公延明
- 关键词:高寒草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 长期氮添加对天山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遗留效应
- 2025年
- 在全球大气氮沉降逐渐降低的背景下,长期氮添加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遗留效应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通过在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开展长达16 a的控制实验,探讨了长期氮添加对草原植物群落的遗留效应。结果表明:(1)优势物种功能性状方面,停止施肥4 a后,高氮处理(N15,15 g N·m^(-2)·a^(-1))对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的植株高度(+20%)、叶面积(+16%)和比叶面积(+5%)仍存在正向遗留效应,对寒生羊茅(Festuca kry⁃loviana)的植株高度(-23%)和比叶面积(-1.5%)仍存在负向遗留效应,且寒生羊茅的遗留效应随恢复时间逐渐减弱。(2)群落水平上,长期氮添加对根茎型禾草存在正向遗留效应,对丛生型禾草存在负向遗留效应,进而对群落的盖度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存在显著的正向遗留效应,且遗留效应表现出逐年减小的趋势。N15水平下,群落盖度的增加幅度由32%降低至18%,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幅度由64%降低至44%。(3)土壤化学性质方面,氮添加对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显著的正向遗留效应,对土壤全磷和有机碳含量的遗留效应不显著,而土壤pH的负向遗留效应逐年减弱。N15水平下,2024年土壤pH的抑制效应(-1.4%)较2023年(-3.4%)明显缓解。土壤全磷和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特征的相关性较低,4种土壤因子对植被变异的综合解释程度较低。本研究表明,在大气氮沉降降低或停止的背景下,历史氮沉降仍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遗留效应,且部分指标的遗留效应随恢复时间逐渐减弱。
- 陶欣然李海宁公延明柳妍妍柳妍妍李凯辉
- 关键词:氮沉降响应比
- 基于无人机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甘肃马先蒿多时相提取
- 2025年
- 入侵植物已严重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单一时相的监测与分类,对关键物候期的多时相持续性监测,特别是针对早期物候期监测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入侵植物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甘肃马先蒿的关键物候期(苗期、初花期、盛花期和结实期)空间分布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1)生长初期(苗期和初花期)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盛花期具有较高的空间重合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有效实现早期甘肃马先蒿的分布制图;(2)甘肃马先蒿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年际间的空间分布重合率不足15%;(3)在生长季(结实期除外)基于555 nm波段和720 nm波段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重要性最高,其次为可见绿波段。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在甘肃马先蒿早期物候期监测的可行性,为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 张佳荣赵金李海宁公延明公延明林峻柳妍妍
- 关键词: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多时相
-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性研究被引量:27
- 2010年
- 以新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分量分析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重要值为参数通过主分量分析(PCA)对样方进行排序,得到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种类型群落;随着植物群落的逆行演替,优良牧草盖度、高度、频度等呈递减趋势,杂类草表现为增加趋势,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丧失。未退化阶段群落羊茅(Festuca ovin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为优势种,随着退化加重,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委陵菜(Ptentilla spp.)等在群落中占主导地位,地下芽根茎型草本植物逐渐代替地面芽密丛型禾草植物成为群落优势种。
- 公延明胡玉昆阿德力麦地李凯辉高国刚尹伟
- 关键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
- 巴音布鲁克高寒人工草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特征被引量:3
- 2010年
- 以巴音布鲁克建植期为4、8、15和20年的4种人工草地为对象,以天然草地为对照,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对0~20cm、20~40cm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数量以建植期4年的草地土壤最多,20年最少,8年、15年人工草地分别是天然草地的1.19和0.58倍;真菌数量为4年人工草地>20年人工草地>15年人工草地>8年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放线菌数量以天然草地最多,8年人工草地次之,20年、4年、15年人工草地依次降低;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数量均在8月达到最大值,9月最小;细菌与植被盖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微生物总数与植被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pH值对放线菌的影响最大;影响微生物类群总数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植被盖度和建植年限。
- 尹伟胡玉昆柳妍妍公延明王吉云陈爱莲
- 关键词:巴音布鲁克土壤微生物数量生态因子区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