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海燕

作品数:69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标志物
  • 13篇生物标志
  • 13篇膀胱
  • 13篇膀胱癌
  • 11篇生物标志物
  • 10篇直肠
  • 10篇直肠癌
  • 10篇PM2.5
  • 10篇肠癌
  • 9篇结直肠
  • 9篇结直肠癌
  • 8篇细胞
  • 7篇遗传标志物
  • 7篇胃癌
  • 6篇支气管
  • 6篇肿瘤
  • 6篇污染
  • 6篇颗粒物
  • 6篇发病
  • 5篇诊断试剂

机构

  • 6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盐城市疾病预...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67篇储海燕
  • 57篇张正东
  • 54篇王美林
  • 14篇吴冬梅
  • 13篇仝娜
  • 7篇黎书炜
  • 5篇顾冬英
  • 4篇朱陵君
  • 4篇马高祥
  • 4篇周倩
  • 3篇陈锦飞
  • 3篇殷长军
  • 3篇石丹妮
  • 3篇张绮
  • 3篇华秋翰
  • 3篇倪春辉
  • 3篇袁琳
  • 2篇刘璐
  • 2篇王晓伟
  • 2篇马兰

传媒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海南医科大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暴露途径下氯代有机磷阻燃剂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氯代有机磷阻燃剂(Cl-OPFRs)经呼吸道与消化道暴露对小鼠多脏器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滴注和灌胃法分别建立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IPP)和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IPP)的小鼠短期重复染毒模型,染毒浓度分别为0.7、1和2 mg·kg^(-1)·day^(-1),连续染毒14 d。收取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胃、大肠、小肠、膀胱和睾丸组织,进行称重并计算其脏器系数。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并采用病理学评分定量评估3种Cl-OPFRs对各脏器的影响。结果气管滴注染毒小鼠的脏器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CEP、TCIPP和TDCIPP组睾丸的脏器系数较低(P TCEP-睾丸=0.045,P TCIPP-睾丸=0.012,P TDCIPP-睾丸<0.001);TCEP组肺和小肠的脏器系数较低(P TCEP-肺=0.006,P TCEP-小肠=0.042);TDCIPP组胃和大肠的脏器系数较高(P TDCIPP-胃=0.014,P TDCIPP-大肠=0.049)。灌胃染毒小鼠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CEP和TDCIPP组肝脏、胃和小肠的脏器系数较高(P TCEP-肝脏=0.007、P TCEP-胃=0.003、P TCEP-小肠<0.001、P TDCIPP-肝脏=0.001、P TDCIPP-胃=0.004和P TDCIPP-小肠<0.001)。气管滴注染毒小鼠脏器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TCIPP组肺组织出现显著的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肺间质增厚、炎症细胞的浸润、肺泡塌陷等。灌胃染毒小鼠的分析结果显示,TCIPP暴露可导致脾脏组织红白髓界限模糊、白髓结构破坏等,诱导小肠隐窝炎;TDCIPP可引起小鼠肝脏组织出现显著的病理损伤,主要包括胞质冲淡、炎性细胞浸润、急性炎症等损伤效应,且还观察到小鼠肠道组织出现显著的病理损伤。结论Cl-OPFRs的毒性效应具有显著的暴露途径与化合物依赖性;TCIPP呼吸道暴露以肺损伤为主,TDCIPP消化道暴露以肝肠毒性为主。
朱嘉蕾周美玉朱欢欢田瑞阳任达华刘海萍江炫颖徐林凡鲁英储海燕
关键词:靶器官
一种治疗轮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轮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重瓣白花石榴5~15重量份,华西小石积7~21重量份,藏绵芪6~18重量份,迭裂黄堇2~6重量份,唐古特虎耳草15~45重量份,防腐剂...
仝娜周倩戴嵩周广生储海燕
文献传递
肾细胞癌遗传易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全球每年有超过10万人死于肾肿瘤[1],其中>90%是肾细胞癌,占男、女恶性肿瘤发病数的第七位和第九位[2].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因素、多基因变异积累和相互作用.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是大多数肿瘤的病因,但暴露于相同环境的人群只有少数个体发病,提示个体的遗传易感因素起更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基因遗传变异参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寻找与肾细胞癌筛查、早期诊治和预后评估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于肾癌的个体化预防、干预和治疗尤为重要.
马高祥储海燕王美林秦超殷长军张正东
关键词:遗传易感因素肾细胞癌分子流行病学基因遗传变异多基因变异
PM2.5上调CYP1A1/1B1的表达进而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促炎反应
[研究背景]如今,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污染日益严重,对人体心肺系统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氧化应激和促炎反应参与PM2.5 所致的人体肺部损伤,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袁琪朱欢欢储海燕张正东
关键词:PM2.5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
miRNAs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及机制研究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位于第七位,女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列第十七。在中国,膀胱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泌尿系统肿瘤首位,男女发病比例约为4:1。膀胱癌的病理类型一般为移行上皮细胞癌、鳞状细...
储海燕
关键词:DICERDROSHASNPS膀胱癌生物学机制
文献传递
外泌体miRNA介导PM2.5暴露诱发儿童哮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儿童哮喘是环境与遗传、表观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PM是儿童哮喘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因之一,但机制不清。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泌体miRNA介导PM暴露诱发儿童哮喘的作用及机制。材料和方法利用IL-13刺激人支气管...
郑瑞梁家辕杜牧龙储海燕王美林张正东
关键词:儿童哮喘PM2.5外泌体MIRNA
文献传递
GSTP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与前列腺癌复发风险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谷胱苷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水平与前列腺癌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水平,采用t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GSTP1基因与前列腺癌复发的关联性。结果前列腺癌GSTP1基因表达量与前列腺癌的复发显著相关,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为0.63,P=0.039;此外,相对于非复发组,GSTP1基因启动子区有5个CpG位点在复发组中均呈现高甲基化状态,且能显著增加前列腺癌复发风险。结论 GSTP1基因表达与前列腺癌复发显著相关,可能是通过GSTP1启动子区CpG位点的高甲基化进而减低GSTP1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前列腺癌的复发。
邵卫葛雨秋马高祥储海燕王美林张正东
关键词:前列腺癌复发GSTP1甲基化
PM2.5通过上调CYP1A1/1B1的表达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促炎反应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在两株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和BEAS-2B)中观察南京市PM2.5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促炎反应的机制.采用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观察PM2.5处理HBE细胞后,其基因表达的改变.ROS试验和ELIS...
袁琪朱欢欢谷晶晶邬燕玲贲帅王美林储海燕张正东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
南京江宁大学城春季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南京江宁大学城春季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方法:2018年3月15日—5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进行PM_(2.5)采样。分别使用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滤膜中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和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离子平衡分析、同分异构体比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源解析。结果:采样期间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为70.24μg/m^(3)。c[有机碳(OC)]/c[元素碳(EC)]比值集中于2.24~10.60,提示PM_(2.5)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且受二次污染影响较大。水溶性离子中SO_(4)^(2-)、NO_(3)^(-)和NH4+含量较高,PM_(2.5)整体偏碱性。c(NO_(3)^(-))/c(SO_42-)平均比值为0.65,表明采样点PM_(2.5)受煤炭燃烧等固定污染源的影响较大。中高环PAH在PM_(2.5)中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无机元素中Fe、Cl、K、Al和Zn占总质量的82.98%,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以及土壤扬尘是其主要来源。结论:南京江宁大学城PM_(2.5)污染较为严重,受化石燃料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最大。
刘璐朱欢欢吉贵祥袁琪张正东储海燕
关键词:污染特征源解析
加拿大安大略省成年人摄入营养素补充剂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营养素补充剂摄入状况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1997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结直肠癌症登记系统(Ontario Familial Colorectal Cancer Registry,OFCCR)病例-对照研究,将29~80岁期间确诊患有结肠癌或直肠癌的新发病例作为病例(1 199例),对照来自同期当地居民(1 203例)。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营养素补充剂使用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获得比值比(odds ratios,ORs)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评价营养素补充剂摄入状况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强度。[结果]研究发现,摄入维生素C(OR=0.77,95%CI:0.64~0.94)、维生素E(OR=0.78,95%CI:0.64~0.95)和钙补充剂(OR=0.78,95%CI:0.62~0.98)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每天至少摄入1片维生素C(OR=0.76,P_(趋势)=0.004)、维生素E(OR=0.54~0.79,P_(趋势)=0.007)和钙补充剂(OR=0.64,P_(趋势)=0.005),摄入维生素C(OR=0.61,P_(趋势)=0.001)、维生素E(OR=0.68,P_(趋势)=0.005)和钙补充剂(OR=0.69,P_(趋势)=0.014)连续5年及以上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另外,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在排除营养素补充剂相互影响后,摄入维生素C仍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0.75,95%CI:0.61~0.91)。[结论]连续5年及以上,每天至少摄入1片维生素C、E和钙补充剂能够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李玲李玲杜牧龙储海燕储海燕张正东
关键词:营养素补充剂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病例-对照研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