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玉 作品数:29 被引量:8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更多>>
生物大分子分析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质谱部分)简介 被引量:10 2003年 何美玉关键词:生物大分子 诺贝尔化学奖 质谱 ESI MALDI 合成高分子的定量分析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LADI-TOFMS)技术进行合成高分子的定量分析。通过引入合适的内标物以及对实验条件的优化,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高分子的质谱信号与高分子使用量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只... 何美玉 陈辉关键词:高分子 文献传递 快原子轰击下NaCl,LiCl水溶液浓度对乙酰化松三糖质谱碎裂影响的研究 1997年 利用快原子轰击源研究了乙酰化松三糖的阳离子化分子和碎片离子的相对强度随底物中Na+或Li+浓度变化的趋势。表明在适当的Na+或Li+浓度下,可得到结构信息较全面的质谱图。 贺晓然 林孝元 俞振培 何美玉有机质谱碎裂机制研究 有机质谱是化学工作者在鉴定化合物分子结构或推断未知物结构时,必须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机质谱不仅提供分子量、分子式的信息,还提供极其丰富的碎片离子,有的碎片离子具有明显的特征,在确定结构时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质... 何美玉 俞振培 贺晓然关键词:有机质谱 文献传递 噁嗪酮并苯并硫氮杂衍生物在质谱中的Retro DielS—Alder碎裂反应 被引量:4 1993年 本工作对22个合成的噁嗪酮并苯并硫氮杂(艹卓)衍生物在质谱中的RDA碎裂反应进行了EIMS和FABMS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称为“软电离”的FAB,其能量沉积效率明显低于EI,因而可以得到更强的分子区信息。 贺晓然 林孝元 何美玉 俞振培 许家喜关键词:衍生物 质谱 电喷雾电离-Fourier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具有生物活性肽的序列 被引量:4 2001年 报道5个具有生物活性肽的质谱. 所有质谱数据是在一个装备有外接电喷雾源、具有4.7e超导磁场的Fourier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上记录的; 测定了用固相合成法制备的5种肽的精确分子量, 分别为1756.9013, 1063.5420, 1092.5254, 820.3804及1078.5193 u. 所有数据用外部校准获得, 单同位素分子量的观察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在(0.2~1.0)×10-6以内. 用电喷雾电离-源内碰撞诱导解吸(ESI-CID)方法, 分别获得了各种肽完整的b系列离子及y系列离子, 从而确定了5种多肽的序列. 并且发现第4号样品, 测定的精确分子量与计划合成的预期产物的分子量不一致, 经分析, 确定了样品4的序列, 并提供了相应的b系列离子及y系列离子的精确质量, 证明了重新确定的序列是正确的. 何美玉 许家喜 贺晓然 陈德华 刘念慈关键词:电喷雾 分子量 合成高分子的质谱研究 本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测试合成高分子样品,分别得到了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分子量的分布及高分子链末端基信息. 何美玉 北京质谱中心 何江涛 贺晓然 孟鸿 黄维关键词:合成高分子 质谱法 分子量测定 文献传递 MALDI-TOF MS分析研究合成高分子的综述 被引量:19 2002年 扼要介绍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分析合成高分子中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主要优点及存在的困难;详细分析了基质、溶剂、盐(阳离子)和样品制样方法等关键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造成质量歧视的原因;阐明了这一分析技术在均聚物、混合物、共聚物等合成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何美玉 何江涛关键词:MALDI-TOF MS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合成高分子 分子量分布 飞行时间质谱 在快原子轰击源下,小肽的(2M+H)^(+)现象 1988年 我们在研究肽的快原子轰击质谱时,发现许多小肽除了准分子离子峰(M+H)^(+)外,还可观察到(2M+H)^(+)峰。本文研究了二十二种不同类型的小肽,包括二肽、三肽、四肽、五肽及一个成环的五肽;有的肽氨端或羧端是游离的,但大多数是分别被不同保护基保护的;有的仅含中性氨基酸,也有含酸性或碱性氨基酸。在它们的快原子轰击质谱图上,均可观察到(2M+H)^(+)峰(表1)。 何美玉 俞振培 季爱雪 叶蕴华 马吉海 李世桂关键词:氨基酸 快原子轰击质谱 小肽 β-菸酰胺基-β′-芳氧基异丙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肼解反应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3 1989年 合成了Ar分别为C_6H_5-,m-CH_3C_6H_4-,O-CH_3OC_6H_4-,p-CHOC_6H_4-和P-Cl-C_6H_4-的ArOCH_2CH(OH)CH_2NHR(R=3-吡啶甲酰基)五个新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对中间体进行鉴定时,发现肼解产物为相应的ArOCH_2CH(0H)CH_2NH_2和邻苯二甲酰肼的混合物,而不是象Hermann J. Roth所报道的单一化合物Ⅶ。 何美玉 李开明 林青 李志 张明哲关键词:丙醇 芳氧基 阻断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