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超
- 作品数:39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期刊、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有关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统计应用RevMan5.2以及Stata12.0软件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OR 3.58,95%CI[2.68,4.78]);在心电图检查有效率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OR 2.41,95%CI[1.86,3.13]);在冠心病心绞痛显效率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OR 2.20,95%CI[1.76,2.74]);在安全性方面,苦碟子组与常规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OR 0.89,95%CI[0.46,1.72])。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苦碟子注射液具有良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但本次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以苦碟子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进一步的评价,仍需开展设计合理、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
- 何志超严惠明李国成李剑芳
- 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META分析
-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Elsevi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公开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当I2<50%时认为纳入研究结果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当I2≥50%时,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结果最终纳入2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化率,恩替卡韦组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2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前的研究显示,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2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相关结果需要样本量更大,设计更严谨的大型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杨剑辉何志超苏晨赵文霞李国成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 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对核苷初治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S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TV和ADV对核苷初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追查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按照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RCTs,共922例患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8周时,ETV组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RR=1.62,95%CI1.41-1.87,P〈0.0000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RR=1.14,95%CI1.06-1.21,P=0.0002),HBeAg转阴率(RR=1.35,95%CI1.08。1.69,P=0.01)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RR=1.67.95%CI1.02~2.76,P:0.04)方面均显著高于ADV组。ETV组和ADV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核苷初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48周时,ETV在降低血清HBVDNA、促使ALT复常、清除HBeAg和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方面的疗效均优于ADV。ETV和ADV在安全性方面相似。
- 伍俊妍苏晨何志超李剑芳
- 关键词: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META分析
- 泽泻乙醇提取物对氧嗪酸钾盐致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影响被引量:5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泽泻乙醇提取物对氧嗪酸钾盐致大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采用氧嗪酸钾造模,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30 mg/kg)、泽泻乙醇提取物组(5 g/kg),共给药30 d,分别于给药第0、15、30天取血,测定血清尿酸、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给药第30天,取肝组织匀浆后测定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取右肾进行病理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泽泻乙醇提取物能够降低血尿酸与血清肌酐的水平,同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泽泻乙醇提取物无明显肾脏毒性,并且肾小管病变程度较模型组轻。结论泽泻乙醇提取物对氧嗪酸钾致大鼠高尿酸血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 汪锦飘刘永茂何志超严惠明陈彩云王冬梅邱凯锋
- 关键词:泽泻乙醇提取物高尿酸血症黄嘌呤氧化酶
- 由《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看某院降糖药物处方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诊断的降糖药物处方是否遵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的推荐开具药物。方法:回顾性抽样我院9月份417份2型糖尿病诊断的处方,对其降糖药物的品种,降糖药物的联用、二甲双胍、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7张处方中,单药控制血糖的占53.48%,二联用药占37.41%,三联用药占7.91%,四联用药占1.2%。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的使用率为44.84%,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率为27.1%。二甲双胍使用率低主要体现在单药用药方案上,仅为23.32%,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率低主要体现在二联用药方案上,使用率仅为19.87%。结论:我院二甲双胍、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率偏低。一方面体现了医生开具处方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与患者抗拒胰岛素注射密切相关。内分泌科临床药师怎样与医生交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 王宜文李剑芳廖日房林茵何志超伍俊妍李国成
- 关键词:糖尿病处方分析胰岛素二甲双胍
- 不同肥料栽培对岩黄连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考察施加不同肥料对岩黄连药材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岩黄连药材中总生物碱、脱氢卡维汀和卡维汀含量为指标,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肥料中不同元素对岩黄连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氮元素与岩黄连中总生物碱、脱氢卡维汀、卡维汀含量和综合评分呈正相关,硅酸盐菌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钾、微量元素则在不同生物碱中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结论:综合评价岩黄连总生物碱、脱氢卡维汀、卡维汀的含量,复合肥可作为岩黄连栽培的理想肥料。
- 何志超陈广惠汪锦飘王冬梅李国成伍俊妍邱凯锋
- 关键词:岩黄连肥料总生物碱脱氢卡维汀多元LOGISTIC回归
- 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头孢唑林药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 目的:应用logistic模型探讨头孢唑林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信息系统提取相关信息,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5名患者纳入研究,30名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3....
- 何志超刘永茂汪锦飘陈广惠
- 关键词:头孢唑林LOGISTIC分析
- 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激素治疗是一个很普遍的治疗方案。很多研究表明,激素可以缩短康复时间、改进肺功能,并降低早期复发的风险、减少治疗失败的概率和缩短住院时间。该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存有争议,因为激素治疗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各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就其剂量、疗程和给药方式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最佳的初始治疗为低剂量,疗程不超过2周,但具体剂量和天数未明;雾化吸入可作为全身给药的替代疗法,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 杨剑辉林茵何志超李国成
- 关键词:激素疗程给药方式
- 正交试验结合抗菌活性实验优选野菊花的提取工艺
-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结合抗菌活性实验研究野菊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野菊花总黄酮量、浸出物总量以及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L16(45)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因素包括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 H值。结果野菊花的最...
- 何志超李剑芳李国成王冬梅
- 关键词:野菊花黄酮正交试验抗菌活性
- 药品不良反应209例报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4年上报的209例ADR报表,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9例ADR报告中,发生ADR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36例:73例,1.86:1);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81例,38.76%);静脉滴注是引起ADR最多的给药途径(131例,62.68%);引发ADR最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46例,22.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常见(78例,37.32%)。结论临床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赵文霞何志超李剑芳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