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清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动物
  • 5篇赛加羚羊
  • 5篇濒危
  • 5篇濒危动物
  • 4篇野生动物
  • 4篇饲养
  • 3篇普氏野马
  • 3篇种群
  • 3篇繁殖
  • 2篇动物保护
  • 2篇疫病
  • 2篇疫病防治
  • 2篇适应性
  • 1篇动物园
  • 1篇岩羊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动物保护
  • 1篇一级保护动物
  • 1篇造林
  • 1篇症状

机构

  • 17篇国家林业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武威市畜牧兽...

作者

  • 17篇何志清
  • 10篇李岩
  • 7篇赵建友
  • 7篇王红军
  • 7篇卢伟
  • 6篇牛永秀
  • 4篇张万福
  • 3篇赵之旭
  • 3篇王红军
  • 3篇赵崇学
  • 3篇李学辉
  • 1篇王海芳
  • 1篇周应杰
  • 1篇刘霞
  • 1篇孟晓岚
  • 1篇潘竞洋
  • 1篇韩雪
  • 1篇李正波
  • 1篇张玉婷
  • 1篇马吉中

传媒

  • 6篇畜牧与饲料科...
  • 2篇甘肃畜牧兽医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当代畜牧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兽医导刊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赛加羚羊种群区域寄生虫病研究
张春林卢伟省央宗杨海杰徐明柳胜贤王博王红军孟晓岚富雅琼李正波吴雪茹牛永秀韩雪何志清袁志强石楠牛青山
课题来源与背景:通过赛加羚羊寄生虫检测,发现中心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感染较严重,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于2021年申请了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自主科研项目《赛加羚羊种群区域寄生虫病研究》,项目编号:2021kj018。...
关键词:
关键词:羚羊寄生虫病驱虫药
我国普氏野马的保护机构及发展情况被引量:2
2013年
1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简介 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古公路21km处,面积18万hm^2,土壤为灰棕漠土,全境均属腾格里沙漠。其前身是1981年3月成立的原武威县治沙造林站。1987年10月经原林业部(林计字[1987]46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87]153号)批准,在原武威市治沙造林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并将中心与原武威市治沙造林站合署办公,2个牌子,一套人马,属县级事业单位。
何志清李岩张万福王红军牛永秀潘竞洋
关键词:濒危动物保护普氏野马治沙造林濒危野生动物腾格里沙漠
我国赛加羚羊种群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赛加羚羊自引入国内后,经过多年精心繁育,虽种群已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繁殖率,但种群大小还未突破瓶颈。本文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研究影响种群扩繁的主要因素除了赛加羚羊寿命短之外,场地承载容量、春季青黄草转换、交配期体能巨耗、疫病以及种源引入困难也是影响种群壮大的主要原因。
王红军陈岩辉卢伟何志清赵建友李岩张万福赵之旭
关键词:赛加羚羊
浣熊在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适应性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对引进浣熊的人工驯养方法、繁殖、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引入的浣熊在监禁舍饲条件下无繁殖,如果设施合理,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修建散养场地,在大面积散养条件下,其安全性、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远比监禁舍饲条件要好。在只为扩大种群数量而无特殊需要的目的下,应采用该方法饲养。
何志清
关键词:浣熊适应性
普氏野马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3年
普氏野马为濒危一级保护动物,栖息于荒漠草原地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地球上现存唯一的野马。成年普氏野马体长220~280cm,肩高120cm以上,体重常大于200kg。四肢短粗,常有2~5条明显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全身体毛棕黄色,向腹部渐渐变为黄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脊中线。目前,全世界普氏野马的总数量已达到1000多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半散放设施中。
王红军张玉婷赵建友赵崇学马吉中何志清李岩李学辉卢伟牛永秀
关键词:普氏野马饲养管理技术一级保护动物荒漠草原适应性动物园
半散放状态下赛加羚羊繁殖性能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对1997—2015年间半散放赛加羚羊的繁殖性能指标与当地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对雌性赛加羚羊盛期发情率影响最大;年最高气温对幼羔成活率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说明赛加羚羊自引入后对中心所在地半荒漠区气候环境产生了一个适应过程。
王红军赵之旭陈岩辉赵建友何志清李岩
关键词:赛加羚羊繁殖性能气候因子
赛加羚羊在半放野状态下的繁殖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明赛加羚羊在半荒漠地区半放野状态下的繁殖规律,通过资料分析与现场观察,研究了近30年来饲养于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赛加羚羊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赛加羚羊的产仔率126.67%,产羔成活率87.72%,死亡淘汰率18.03%,存活率81.97%;发情周期21.46 d±2.59 d;雌羚羊7月龄性成熟,情期受胎率86.61%,妊娠期140.73 d±2.25 d,每胎产1~2仔,双胎率56.14%;羔羊初生体重2 882.32 g±45.93 g、体长45.56 cm±0.54 cm,雌、雄羔间初生体重与体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羔羊初生体重与体长存在相关性(r=0.313,P<0.01)。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了半放野状态下与人工圈养状态下赛加羚羊的繁殖情况,发现半放野状态下其产仔率、产羔成活率、存活率、双胎率和羔羊平均体重等主要繁殖性能指标均比圈养状态下高;此外,赛加羚羊自引入后对所在半荒漠地区气候环境进行了一个适应过程,发情期逐渐提前,由刚引进初期的12月中旬逐渐提前到11月中下旬,分娩盛期也相应提前,由刚引进初期的5月中上旬逐渐提前到4月中下旬,到5月初已基本结束产羔。说明赛加羚羊在繁殖上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与同亚科动物相比,具有性成熟早而寿命短(4~5岁)、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高、交配季节后淘汰率高等特点。
王红军赵建友何志清牛永秀卢伟王兆君张春林李岩
关键词:赛加羚羊繁殖规律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之浅见
2014年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工业、药物、食物、观赏等价值。但近年来,禽流感、SARS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疾病的相继暴发,不仅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还影响了全球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阐述具体的防治经验与大家探讨,提出对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必须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
何志清
关键词: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饲草基地的建设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成果及意义
2014年
人工饲养繁育是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动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虽然我国对于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真正为保护资源、发展经济而进行的野生动物饲养繁育还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对比国内外种植饲草饲养繁育野生动物方面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野生动物饲草基地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科学地推动当地草产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利用。
赵崇学何志清李岩
关键词: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草产业
半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科学饲养与疫病防治
2016年
由于野生动物的自然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为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保护仅有的野生动物,人类不得不采用人工饲养方式来壮大野生动物种群。目前,主要通过建立动物保护区和动物园的方式进行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笔者通过介绍科学饲养、设施、管理和疾病防治4个方面的知识,为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半荒漠区野生动物的饲养方法提供帮助。
王红军陈岩辉何志清李岩
关键词:野生动物科学饲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