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萍 作品数:20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5-2022年威海市宫颈癌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2015-2022年威海市宫颈癌主要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5-2022年威海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和同期人口资料,计算宫颈癌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及相应的调整率。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0.0软件计算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判断趋势走向,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对APC进行检验,分析宫颈癌主要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2015-2022年威海市宫颈癌粗发病率为14.91/10万~20.41/10万,调整率为10.05/10万~13.29/10万;粗患病率为32.10/10万~131.02/10万,调整率为21.68/10万~78.13/10万;粗死亡率为2.35/10万~4.93/10万,调整率为1.52/10万~2.94/10万,粗患病率、粗死亡率和调整患病率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54、2.586和8.770,P<0.05)。年龄组发病率总体以45~54岁组最高;年度年龄组发病率除35~44岁组外,均呈上升表现,其中25~34岁、55~64岁、75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的上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1、4.574和3.935,P<0.05)。DALY率为0.45‰~0.78‰,YLL率为0.37‰~0.68‰,YLD率为0.08‰~0.10‰;年龄组DALY率总体以45~54岁组最高;25~34、55~64年龄组YLD率和7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YLD率和YLL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0、4.360、2.721和4.204,P<0.05)。结论威海市宫颈癌年度发病率、死亡率、健康负担总体保持稳定,粗死亡率的上升与人口老龄化有关。年度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健康负担的趋势走向不一,发病年轻化趋势和高龄健康负担加重趋势明显。 曲文勇 何丽萍 周俊楠关键词:宫颈癌 疾病负担 威海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分析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为更好地做好威海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不断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体系,评价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对威海市2008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和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抽样调查进行报告质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所有用户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18 275张,剔除重卡1 144张,截止12月31日24时报告有效卡片17 131张,无重复卡片。其中及时报告卡片17 122张,及时报告率为99.95%,填写准确卡片17 118张,准确率99.92%,及时通过审核卡片17 131张,及时审核率100%,综合评价指数为0.01%。调查了网络直报单位27处,共查出法定传染病772例,报告752例,报告率为98.06%;抽查传染病报告卡9 829张,及时报告卡片8 927张,及时报告率99.98%,抽查卡片及时审核率100%。结论:说明威海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准确、及时、规范。但是部队医院传染病报告率相对较低(91.53%),主要原因:部队医院人员流动性大,临时观念强,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认识相对不足。 张秋玲 林向利 杨正辉 邵正波 吕涛 何丽萍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2015—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特征及趋势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威海市居民恶性肿瘤主要发病和死亡特征及趋势,为制定完善的肿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威海市肿瘤监测系统收集2015—2022年威海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资料,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年度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分析发病和死亡趋势。结果2015—2022年威海市共报告恶性肿瘤病例81573例,年均发病率为398.72/10万,年均标化发病率为201.81/10万;男、女人群和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t值分别为3.731、5.255和4.473,P均<0.05),女性人群和全人群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t值分别为4.223和3.135,P均﹤0.05)。报告死亡41938例,年均死亡率204.99/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91.56/10万;男性和全人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t值分别为3.394和3.501,P均<0.05)。发病率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肛癌、胃癌和肝癌,发病率分别为89.56/10万、62.69/10万、44.76/10万、44.14/10万和37.57/10万。不同年度女性肺癌、结直肛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t值分别为2.978、3.190、8.707和5.705,P均<0.05),男性结直肛癌和甲状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t值分别为3.087和10.471,P均<0.05);男、女性肝癌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98和-2.717,P均<0.05)。死亡率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肛癌、乳腺癌,死亡率分别为62.16/10万、32.06/10万、27.44/10万、17.94/10万和11.03/10万。男、女性肝癌、胃癌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63、-5.304、-3.845和-4.194,P均<0.05),男、女性结直肛癌的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64和2.899,P均<0.05)。发病和死亡年龄以中老年人群为主,高峰发病率在75~<80岁年龄组(1307.19/10万),高峰死亡率在80~<85岁年龄组(1060.17/10万)。结论威海市恶性肿瘤发病 曲文勇 何丽萍 殷敏关键词:恶性肿瘤 2015—2022年威海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威海市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特征,为评价防治效果和改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5―2022年威海市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监测数据和同期人口资料分别计算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6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5―2022年威海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为58.82/10万~72.88/10万,中标死亡率为38.72/10万~47.40/10万。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比较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均为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男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女性肝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女性结直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女性胃癌和肝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男性均高于女性,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高峰年龄有差异。结论2015―2022年威海市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保持稳定,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占较大比重,不同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变化不一致;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不同肿瘤开展精准防控。 何丽萍 曲文勇 殷敏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疾病监测 1起风疹暴发的调查 2011年 [目的]对发生在某学校的1起风疹暴发进行调查,了解风疹暴发的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对2010年4~5月威海市某学校1起风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4月26日至5月15日合计发病14例,罹患率0.98%。14例病人均为男生,分属于6个班级,有共同居住史,主要症状有发热(100.00%)、出疹(100.00%)、淋巴结肿大(100.00%)、咳嗽(71.43%)、结膜炎(78.57%)。无风疹疫苗免疫史,风疹IgM抗体均为阳性。[结论]大年龄人群未接种风疹疫苗是本次风疹暴发的原因,在消除麻疹的工作中,风疹的发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王建光 曹庆范 何丽萍关键词:风疹 2008~2012年威海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威海市2008~2012年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各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威海市2008~201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威海市2008~2012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平均传染病漏报率为1.98%,漏报前3位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0.76%)、病毒性肝炎(0.52%)、肺结核(0.28%)。2008~2012年各年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卡片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在90.00%以上。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审核率保持在99.90%以上。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疾控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大考核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的漏报。 何丽萍 吕涛 张国英 盛薇薇关键词:传染病 疫情报告管理 2007~2008年威海市麻疹、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威海市麻疹、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麻疹、风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共报告麻疹、风疹疑似病例309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48例,风疹病例189例。其中2007年麻疹风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8/10万、2.67/10万,2008年麻疹风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3/10万、4.84/10万,风疹发病率显著高于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威海市区麻疹、风疹发病率均最高,分别为6.14/10万、26.59/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疹以3-5月份发病最多,占79.17%,风疹以4-6月份发病最多,占85.71%;麻疹、风疹高发年龄集中在16-26岁,分别占42.86%、73.54%,发病年龄有后移现象,接近妇女生育年龄期。结论:外来人口免疫空白是影响威海市麻疹疫情的主要原因,继续深入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加强风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风疹疫苗的接种率,同时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及工厂工人聚集场所风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有效控制流动人口麻疹、风疹的流行。 徐莉 张化江 王建光 何丽萍关键词:麻疹 风疹 流行病学 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自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5-6月,以威海市4个县区疾控中心和1个市级疾控中心在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对应急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应急队员的基本情况和自评价得分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可能影响自评价得分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威海市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现场流行病学基本技能自评价平均得分为(41.03±17.58)分,得分率为54.7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公卫医师(t=-2.927,95%CI:-13.775~-2.664,P=0.004)、有现场处置经验(t=-3.34,95%CI:-16.421~-4.204,P=0.001)、未开展过消毒工作(t=2.122,95%CI:0.402~11.479,P=0.036)、未绘制过传播链关系图(t=2.759,95%CI:2.338~14.188,P=0.007)、学历(本科t=-2.059,95%CI:-11.681~-0.231,P=0.042)是应急队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影响因素。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调查对象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持欢迎态度。结论威海市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较弱,学历、公卫医师、处置经验、消毒工作的开展、绘制传播链关系图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张先福 赵健 何丽萍 盛薇薇 王萌 曲文勇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影响因素 接种卡介苗引起结核样肉芽肿1例报告 2007年 李美兰 陈德颖 王建光 杜世本 何丽萍关键词:接种卡介苗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上臂三角肌 皮内注射 肌内注射 1起流动儿童引起的小学麻疹暴发调查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麻疹暴发的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对2010年3-4月威海市钦村小学1起麻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3月25日至4月18日该校共发生麻疹病例4例,患者均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罹患率为0.55%(4/728)。[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本次麻疹暴发的原因,应提高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 王建光 何丽萍 陈德颖 李美兰 潘红霞 于洋关键词:流动人口 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