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东升

作品数:162 被引量:535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矿业工程
  • 28篇化学工程
  • 18篇冶金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2篇浮选
  • 28篇磷矿
  • 23篇石煤
  • 23篇矿物
  • 19篇浸出
  • 17篇
  • 16篇矿物学
  • 16篇工艺矿物学
  • 15篇尾矿
  • 14篇低品位
  • 14篇品位
  • 12篇矿物学研究
  • 12篇胶磷矿
  • 12篇工艺矿物学研...
  • 11篇精矿
  • 10篇石膏
  • 10篇磷石膏
  • 10篇反浮选
  • 8篇硫酸
  • 7篇改性

机构

  • 149篇武汉工程大学
  • 12篇中南大学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湖南有色金属...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长沙有色冶金...
  • 2篇北京矿冶研究...
  • 2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云南磷化集团...
  • 2篇湖北省黄麦岭...
  • 2篇长沙矿山研究...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湖北兴发化工...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冶金工业出版...
  • 1篇荆门新洋丰中...
  • 1篇湖北省地质实...
  • 1篇宜都兴发化工...

作者

  • 158篇何东升
  • 52篇李智力
  • 22篇秦芳
  • 22篇张汉泉
  • 15篇张翼
  • 15篇梁欢
  • 14篇张泽强
  • 14篇池汝安
  • 12篇张琦
  • 11篇冯其明
  • 9篇张国范
  • 9篇罗惠华
  • 7篇杨家宽
  • 7篇谢志豪
  • 6篇李冬莲
  • 6篇欧乐明
  • 6篇卢毅屏
  • 6篇刘星
  • 5篇邹泽
  • 4篇杨晶晶

传媒

  • 11篇化工矿物与加...
  • 9篇有色金属(选...
  • 9篇矿产综合利用
  • 6篇武汉工程大学...
  • 6篇现代矿业
  • 4篇金属矿山
  • 4篇有色金属(冶...
  • 4篇矿产保护与利...
  • 3篇无机盐工业
  • 3篇塑料科技
  • 3篇广州化工
  • 3篇有色矿冶
  • 3篇西部素质教育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化工进展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高教学刊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非金属矿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15篇2025
  • 23篇2024
  • 16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磷尾矿富集磷精矿联产硫酸钙和氟化镁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磷尾矿富集磷精矿联产硫酸钙和氟化镁的方法,属于磷尾矿的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尾矿进行煅烧,得到煅烧磷尾矿粉;2)将所述的煅烧磷尾矿粉与水、浸出剂混合,进行浸出反应,...
何东升李智力唐远付艳红秦芳
含钒石煤预分选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摇床分选含钒石煤,棒磨优于球磨,适宜的参数为磨矿细度-0.074mm占85.18%,床面横向倾角1.83°,冲洗水量242L/h。在试验条件下,获得V2O5品位为1.11%摇床精矿,回收率为77.43%。但尾矿中V2O5品位偏高,不能直接抛尾。采用胺类药剂Z-2为捕收剂、硫酸铝为抑制剂对摇床尾矿进行浮选,经摇床重选-浮选联合流程处理,可抛除26.07%的尾矿,尾矿中V2O5品位降低至0.24%,钒损失率仅7.44%。该方法选矿成本低,金属损失率低,可大幅度减少进入浸出工序物料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何东升李巧双杨聪卢博池汝安魏党生张丽敏
关键词:石煤摇床浮选
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24年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平均品位不高,经采选后会产生大量的磷尾矿,而磷尾矿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实现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介绍了土壤系统中的磷循环及不同地区磷尾矿的化学组成,综述了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复垦修复、制肥、制备土壤调理剂及土壤保水剂等,提出了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梯级利用新思路,指出合理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激发磷尾矿中有效元素活性并使其再次进入生态循环,是实现磷尾矿在农业领域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磷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提供了指导。
朱秀雯唐远裴丰何东升李智力李智力秦芳
关键词:农业领域梯级利用
湖北某磷矿浮选工艺优化降尾试验研究
2025年
鉴于磷资源高效利用对农业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针对湖北某磷矿选矿厂浮选尾矿中P_(2)O_(5)品位(5.99%)较高的问题,通过系统性工艺优化开展进一步降尾试验研究。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扫描电镜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等先进分析技术,对湖北该磷矿原矿及浮选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原矿中主要矿物为氟磷灰石(58.29%)和白云石(34.24%),属于典型的钙镁质磷块岩。浮选尾矿中P_(2)O_(5)含量偏高的根本原因主要归因于氟磷灰石与白云石之间的紧密连生关系以及氟磷灰石单体解离度严重不足(仅为4.56%)。针对这一特性,研究明确了针对性的工艺优化方向:通过改变磨矿调节优化矿物解离程度,并选用高选择性捕收剂改善浮选分离效果。基于矿石基本性质分析,采用反浮选脱镁工艺路线,系统考察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及用量、pH调整剂用量等关键工艺参数对浮选分选效果的影响。通过系统的条件试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磨矿细度-0.074 mm占78%、KM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用量500 g/t、H3PO4用量8 kg/t。在此优化条件下,反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P_(2)O_(5)品位32.17%、回收率96.38%的磷精矿,同时降低尾矿中P_(2)O_(5)含量至3.02%,相比原尾矿的5.99%降低了2.97%。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的工艺优化能够有效减少尾矿中有价组分的损失,显著提升精矿磷回收率,为实现磷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黄志亮沈豪杰冷慧付艳红刘永成胡洋何东升
关键词:胶磷矿工艺矿物学反浮选
贵州织金某含稀土磷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运用MLA、EDS、SEM、ICP-MS等测试手段,对贵州织金某含稀土磷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考查矿石性质、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和稀土元素赋存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属于中低品位钙硅质胶磷矿,P_2O_5品位为20.18%;磷灰石是主要有用矿物,含量为40.86%,与白云石、石英、黄铁矿等脉石矿物紧密共生伴生;La、Ce、Nd、Y是主要的稀土元素,其中,Y元素主要检出于磷灰石中,La、Ce、Nd元素主要检出于白云石,未发现稀土独立矿物。
谢志豪何东升刘爽刘爽刘雪梅
关键词:磷矿稀土元素工艺矿物学
贵州织金地区含稀土磷块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MLA分析、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织金地区含稀土磷块岩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磷块岩矿属于典型的低品位碳酸盐型磷矿石,同时以钇和镧、钕为主的稀土元素大量赋存在氟磷灰石中,而以白云石、方解石及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中也赋存有部分稀土元素,但含量远远低于氟磷灰石所含有的。最后通过不同细度下稀土元素随着矿物组成线性变化规律揭示了稀土元素与氟磷灰石存在正相关的赋存关系,因此若进行物理选矿试验,稀土与磷将会同步富集,选稀土即能选磷,选磷即选稀土。
代典梁欢何东升
关键词:磷块岩稀土赋存状态工艺矿物学
云南某低品位胶磷矿中倍半氧化物的赋存状态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了解云南某低品位胶磷矿中倍半氧化物的赋存状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工艺矿物学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测试手段对矿样进行了矿相研究。结果表明,Fe元素主要以独立矿物及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针铁矿和白云石中,Al元素主要以矿物组成元素及杂质元素的形式存在于钙长石、白云母和石英中;针铁矿、白云石、钙长石、白云母和石英均属于细粒嵌布;大部分针铁矿、白云石、钙长石、白云母、石英和磷灰石相互共生,此外,部分针铁矿被包裹在钙长石中;与其他矿物共生是含倍半氧化物矿物在矿石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由于这几种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有用矿物磷灰石紧密共生,因此在选矿过程中应适当提高磨矿细度,且尽早脱除含倍半氧化物矿物。
张可成李智力邓杰梁欢何东升
关键词:胶磷矿赋存状态
两性捕收剂LDS浮选石英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7
2017年
以两性表面活性剂LDS为捕收剂,考察了其对石英的浮选性能;通过接触角测量、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芘荧光光谱分析,探讨了LDS与石英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 H为4.0~4.5,LDS用量为90 mg/L时,石英回收率达97.5%。综合接触角测量、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芘荧光光谱分析结果,在酸性条件下,LDS与石英间发生以范德华力为主的物理吸附;LDS浓度超过60 mg/L时,可能在石英表面形成双层吸附膜。
何东升刘星代江邹泽秦芳余洪
关键词:石英两性捕收剂浮选
焙烧对伊利石在酸中溶解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热分析(TG-DSC)、红外光谱(FTIR)和X线衍射(XRD)等手段,考察伊利石在焙烧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规律;通过焙烧后伊利石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实验,研究伊利石中Al,K和Si焙烧前后的溶出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焙烧促使伊利石晶体结构中四面体和八面体结构发生调整和变形,从而使八面体中Al元素赋存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溶出活性显著增强,在H2SO4浓度为3 mol/L、温度为95℃、液固比为5/1 mL/g,转速为600 r/min条件下焙烧,Al在等体积的溶出液中,浓度由77.56 mmol/L提高到203.90 mmol/L。
何东升冯其明张国范龙思思欧乐明卢毅屏
关键词:伊利石焙烧溶出
湖北某低品位铌钽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针对湖北某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重磁粗选—粗精矿浮选—酸化焙烧、浸出—萃取、反萃—磁选尾矿浮选分离长石、石英的联合选矿工艺流程。试验获得的铌钽精矿产品中Nb2O5品位53.96%、Ta2O5品位21.33%,Nb2O5回收率63.48%、Ta2O5回收率53.05%。其中,在重磁粗选阶段通过粗磨分级—摇床工艺,考察了磨矿细度和磁场强度对铌钽预富集的影响,试验得到产率9.47%,可工业应用的一级绢云母产品;针对强磁精矿进行浮选,考察了捕收剂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苯乙烯膦酸与正辛醇用量比4︰1、药剂用量1500g/t的条件下进行两次精选,获得Nb2O5品位为10.578%、Ta2O5品位为4.753%的浮选精矿;在纯硫酸体系下对浮选精矿产品进行了酸化焙烧浸出试验研究,铌钽分解液在低酸条件下采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钽、在高酸条件下采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铌,萃取液均采用纯水进行反萃,反萃后的铌、钽液用氨水沉淀后焙烧,得到高纯Nb2O5和Ta2O5产品;对磁选尾矿进行浮选获得可工业利用的长石精矿和石英精矿。试验对绝大部分有用矿物实现了富集,高效富集铌钽的同时实现了伴生矿物的综合回收。
张琦唐远刘爽李智力何东升
关键词:铌钽矿选矿工艺综合利用云母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