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艳云
- 作品数:24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Gluma和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过敏的疗效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Gluma与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将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的患牙3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用Gluma脱敏治疗,B组用口腔脱敏糊剂治疗,C组用Gluma与口腔脱敏糊剂联合治疗。采用石川修二法在治疗15min、1个月、3个月时评价疗效。结果 3组脱敏治疗15min、1个月时,A、C组疗效高于B组(P<0.01或P<0.05),C、A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3个月时,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P<0.05),A、B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Gluma与口腔脱敏糊剂联合治疗,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 任艳云石兰游云华李斌张吉敏
- 关键词:牙本质过敏GLUMA口腔脱敏糊剂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义齿基托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通过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义齿基托材料体外细胞毒性的测定,初步评价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义齿基托材料(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浓度30g/L)100%、50%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2、4、7d后吸光度值(OD值),并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以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O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实验组各观察期L-929细胞生长良好,形态正常;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30g/L)的义齿基托的细胞毒级别为0级。结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的义齿基托无细胞毒性。
- 任艳云李斌石兰
- 关键词:体外细胞毒性义齿基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光触媒抗菌作用的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中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协同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对粘性放线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等量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在无光及日光灯照下对粘性放线菌的抗菌率,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对粘性放线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g/L。当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在树脂基托中的浓度为2.5g/L时,无光及光照条件下其对粘性放线菌抗菌率分别为88.7%、100.0%;等质量纳米二氧化钛在无光及光照条件下其对粘性放线菌抗菌率分别为6.3%、68.7%。结论纳米二氧化钛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方可显示出抑菌作用,纳米银不经光照具有抑菌作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兼具两者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李斌任艳云徐立群石兰李广毅
- 关键词:光触媒抗菌粘性放线菌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粉在义齿基托中抗菌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在遮光条件下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方法测定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粉剂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以各自的MIC作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义齿基托中的添加基准量,在遮光条件下测定加入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粉的PMMA义齿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结果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5、2.5、20g/L;3种MIC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粉PMMA义齿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分别为75.1%、88.7%、50.1%;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加入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义齿基托试件上的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比未加抗菌粉的义齿基托试件上的明显减少。结论遮光条件下,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粉对3种口腔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粘性放线菌、变形链球菌效果显著,白色念珠菌效果较差。
- 任艳云李斌徐立群李广毅
- 关键词:抗菌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义齿基托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在义齿基托中的缓释性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中银离子及钛离子的释放特点。方法将5g/L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分为2组,A组试件在蒸馏水中浸泡30d;B组试件在蒸馏水中浸泡1d(取第1、7、14、21、30天浸提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A、B2组试件浸提液中银离子及钛离子含量。结果A组试件浸提液银离子含量为(37.72±6.20)μg/L,钛离子含量为(2.18±0.33)μg/L;B组第1、7、14、21、30天浸提液银离子含量分别为(10.30±2.80)、(4.07±1.86)、(3.96±1.58)、(4.88±0.75)、(3.67±0.16)μg/L,钛离子含量分别为(1.89±0.06)、(1.30±0.30)、(1.88±1.32)、(1.18±0.08)、(1.27±0.16)μg/L。结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中银离子及钛离子在蒸馏水中释放量小,银离子在第1周释放量较大,其后趋于平稳,钛离子则始终保持平稳的释放量,这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在义齿基托中的抗菌长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斌任艳云李广毅石兰徐立群
- 关键词:抗菌缓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合龈距过低的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临床分析
- 2005年
- 陈志红刘丽范文霞任艳云王利民
- 关键词:磨牙残根残冠全冠修复
- 义齿抗菌性能的研究现状
- 2009年
- 任艳云李斌石兰
- 关键词:抗菌性能义齿基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超声波及喷砂洁牙后牙本质过敏治疗的疗效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Gluma、极固宁与可乐丽菲露SE-Bond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超声波加喷砂龈上洁治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的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45例。A组用Gluma脱敏治疗,B组用极固宁脱敏剂,C组用可乐丽菲露SE-Bond,D组用极固宁与可乐丽菲露SE-Bond联合治疗。脱敏治疗15 min,3、6个月后对牙本质的敏感程度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A、B、C组在脱敏治疗15min,3、6个月后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疗效明显优于A、B、C组(P<0.05)。结论极固宁与可乐丽菲SE-Bond联合治疗对因超声波和喷砂联合洁牙引起的牙本质过敏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任艳云游云华李斌张吉敏
- 关键词:GLUMA极固宁牙本质过敏
- 基于RANKL/RANK-NF-κB-NLRP3炎性小体通路探讨强骨饮治疗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强骨饮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核因子-κB受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RANKL/RANK-NF-κB-NLRP3)炎性小体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OP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强骨饮低、中、高剂量组[C_(1)组、C_(2)组、C_(3)组,0.83,1.66,3.32 g/(kg·d),灌胃给药],己烯雌酚(DES)组[D组,0.1 mg/(kg·d),灌胃给药],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DTC)组[E组,0.1 g/(kg·d),腹腔注射],C_(2)组+E组(F组),氟甲基酮(Z-YVAD)组[G组,0.15 mg/(kg·d),尾静脉给药],C_(2)组+G组(H组),各1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腹部切口双侧去卵巢术,复制OP大鼠模型。连续6周给药后处死大鼠,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形成发生蛋白-2(BMP-2)、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RANKL、RANK、NF-κB亚基p65(NF-κB p65)、NLRP3、胱天蛋白酶-1 p20(caspase-1 p20)、消皮素D-N端抗体(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双能X线扫描仪测定大鼠股骨中段骨密度(BMD);采用Micro-CT仪观察大鼠股骨头的结构,记录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体积分数(BV/TV);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C_(1)组、C_(2)组、C_(3)组、D组、E组、F组、G组、H组大鼠的BMD,Tb.N,Tb.Th,BV/TV均显著升高(P<0.05),Tb.sp均显著降低(P<0.05),骨皮质更厚,骨小梁更粗、排列更有序,成骨细胞数量更多,血清CTX-Ⅰ,IL-1β,IL-18,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F组较E组、H组较G组以上指标均显著更优(P<0.05);C_(1)组、C_(2)组、C_(3)组、D组、F组�
- 邓祖跃李志豪徐俊峰黄俊俊董艳蓉蒋霞任艳云
- 关键词:强骨饮骨质疏松症
- 三黄漱口液通过调节TLR4-NF-κB通路减轻大鼠牙周炎症状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三黄漱口液治疗大鼠牙周炎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三黄漱口液给药组[低剂量组(4.48 g·kg^(-1)·d^(-1)),中剂量组(8.96 g·kg^(-1)·d^(-1))、高剂量组(13.44 g·kg^(-1)·d^(-1))]、甲硝唑组(0.02 g·kg^(-1)·d^(-1))。采用丝线结扎联合10%蔗糖饮水建立牙周炎模型后,每天2次口腔黏膜涂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9%NaCl溶液,连续给药1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取牙齿样本进行分析。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牙周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黄漱口液各剂量组牙周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HE染色显示炎症细胞浸润降低,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牙周组织内TLR4和NF-κB表达降低,IL-8的水平降低,IL-10的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三黄漱口液治疗牙周炎的机制与TLR4-NF-κB通路相关,三黄漱口液可降低牙周组织内TLR4、NF-κB和促炎因子IL-8的表达,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改善大鼠牙周炎症状。
- 徐俊峰徐婉君董艳蓉邓祖跃蒋霞袁颖方建红万悦任艳云
- 关键词:牙周炎抗炎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