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辉耀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短节段
  • 2篇节段
  • 2篇骨折
  • 1篇单枚椎间融合...
  • 1篇短节段固定
  • 1篇短节段内固定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骨折
  • 1篇胸椎
  • 1篇腰段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管狭窄症
  • 1篇腰椎融合
  • 1篇腰椎融合术
  • 1篇植骨
  • 1篇植骨融合
  • 1篇融合器
  • 1篇融合术

机构

  • 3篇大理学院附属...
  • 1篇大理学院临床...

作者

  • 3篇朱斌
  • 3篇丁辉耀
  • 3篇李绍波
  • 1篇吴平
  • 1篇方达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单纯肱骨滑车骨折1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肱骨滑车骨折系前臂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肱骨滑车部,造成肱骨滑车骨折,常合并肱骨小头骨折。单纯肱骨滑车骨折十分罕见,据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57%,多见于年轻人及骨质疏松者。单纯肱骨滑车骨折诊断困难,行3D-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肱骨滑车部骨折累及肘关节面,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对于骨折端移位明显或伴骨折碎片掉入关节腔而影响肘关节运动功能时建议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可有望恢复肘关节正常的运动功能。本院收治了1例单纯肱骨滑车骨折患者,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取得优良的疗效。
朱斌丁辉耀李绍波
关键词:病例报告肱骨骨折手术入路文献复习
后外侧植骨融合与非融合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后外侧植骨融合与非融合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复位内固定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组(40例)与非融合组(25例)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的丢失度数、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并发症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腰背痛程度。6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65例患者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每例患者2次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内固定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丢失,且非融合组丢失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组发生螺钉退出2例,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非植骨融合组螺钉退出3例,内固定断裂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7)。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方达李绍波丁辉耀朱斌
关键词:骨移植胸椎
短节段内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65例使用短节段内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6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测量及采用Fischgrund标准判定评价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获得6-29个月随访,平均11.3个月,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Fischgrund标准判定疗效,优49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90.8%.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椎间融合器置入融合术后3-10月X片示达到骨性融合标准.节段前凸角、腰椎生理前凸角、腰椎曲线指数术前、术后及随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相对椎间隙高度在术前与术后、术前与随访均有明显差异,术后与随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短节段内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丁辉耀李绍波朱斌吴平范绍华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腰椎融合术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