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红兵

作品数:4 被引量:1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型胶原
  • 3篇肝炎
  • 2篇纤维化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肝
  • 2篇慢性肝炎
  • 2篇层粘蛋白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性
  • 1篇代偿性肝硬化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肝纤维化
  • 1篇血清肝纤维化...
  • 1篇血清学
  • 1篇炎症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丁红兵
  • 3篇陈永鹏
  • 2篇章廉
  • 2篇冯筱榕
  • 2篇吴爱华
  • 2篇戴琳
  • 1篇刘定立
  • 1篇彭吉力
  • 1篇阎丽
  • 1篇周福元
  • 1篇郭亚兵
  • 1篇黄莉萍

传媒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6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后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同时采血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血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透明质酸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且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层粘蛋白水平升高,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 血清透明质酸、血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可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透明质酸更可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丁红兵陈永鹏冯筱榕刘定立吴爱华章廉
关键词:肝纤维化慢性肝炎血清学层粘蛋白
代偿性肝硬化无创性诊断指标的筛选及评价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比较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代偿性肝硬化的诊断评价,筛选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标志物。方法 350例CHB患者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行病理组织学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肝硬化图像,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等肝纤维化标志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确定诊断截断值,并对各项指标作诊断评价分析,比较不同标志物的诊断评价指标。 结果 85例CHB患者经肝脏活检术确认为代偿性肝硬化;81例经B型超声波检查有肝硬化图像;ROC曲线下面积以HA最高;血清HA、PCⅢ、LN及C Ⅳ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截断值分别为1 54.3 5μg/L、198.44μg/L、137.58μg/L和100.80μg/L,其对应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2.4%、63.5%、57.3%及70.6%,特异度为79.3%、54.0%、56.8%及68.3%,准确度为80.0%、56.3%、56.9%及68.9%;并联试验诊断虽可提高灵敏度,但相应降低特异度及准确度。与其他无创性诊断方法比较,HA有较高水平的诊断评价指标(u≥1.814,P<0.05)。血清HA诊断代偿性肝硬化的截断值以119.17μg/L较为恰当,其相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告值及阴性预告值分别为87.1%、67.6%、72.3%、46.25%、94.7%。结论 在现有肝脏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超声波检查等无创性诊?
陈永鹏冯筱榕戴琳丁红兵章廉
关键词: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 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IV-C水平。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 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IV-C水 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血清HA、PCⅢ、LN、IV-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 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黄莉萍陈永鹏丁红兵吴爱华
关键词:层粘蛋白慢性肝炎
RFLP基因分型在动态监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结合克隆后测序方法在动态监测HBV基因变异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重型肝炎患者发 病后血清,用 PCR扩增血清中 HBV preS/S基因片段并克隆,2份标本各随机挑取 3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同时用 RFLP方法分析2份血清中HBV毒株的基因型。结果PFLP分析2份血清为B基因型为主的B/C基因型混合毒株感 染;6个克隆中仅1株为C基因型。比较2份血清HBV preS/S克隆核酸序列,有170个点位的差异,剔除C基因型株 后,仅54个位点差异。结论克隆后测序结合RFLP对HBV基因型测定有助于更准确地对HBV基因变异进行动态分 析。
丁红兵郭亚兵戴琳阎丽彭吉力周福元
关键词:基因分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乙型肝炎RFL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