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利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翻译
  • 2篇喜福会
  • 2篇《喜福会》
  • 1篇多模态
  • 1篇意译
  • 1篇译本
  • 1篇异化
  • 1篇隐喻
  • 1篇英汉
  • 1篇英汉对比
  • 1篇英汉情感隐喻
  • 1篇英语
  • 1篇英语翻译
  • 1篇语言
  • 1篇杂合性
  • 1篇直译
  • 1篇审美期待
  • 1篇拼音
  • 1篇情感隐喻
  • 1篇中译

机构

  • 7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龙利
  • 2篇陈林
  • 1篇陈林
  • 1篇王丹

传媒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海外英语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镇江市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文本翻译的阐释学角度研究
2018年
镇江市的各个旅游景点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景点中的历史文化的英语介绍并没有跟上国际化的步伐,而其中的不少问题可以借助阐释学的观点来加以研究。阐释学的研究着眼于读者在理解文本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这个角度来指导分析翻译过程,就能把镇江旅游景点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好地介绍给世界各地的游客。
陈林龙利
关键词:旅游景点历史文化翻译
英汉情感隐喻对比与翻译
2015年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通过隐喻翻译,我们可以体验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关于隐喻的分类有很多,本文专从情感隐喻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和认知方式进行对比。在表达‘喜悦’、‘悲伤’、‘恐惧’和‘愤怒’的情感时,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翻译时,我们既要适当的采用异化的策略以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促进文化交流,又要尊重语言之间的差异,必要时使原文的形象淡化,采用归化的策略。
龙利
关键词:情感隐喻英汉对比异化归化
接受理论关照下的美籍华裔文学回译研究——以《喜福会》中译本为例
2016年
美籍华裔文学的回译过程是指用英语叙述关于中国的故事再将其译成中文,翻译中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化还原问题,也包含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翻译学术界对美籍华裔文学作品《喜福会》中译本的研究大多从语言文化分析、互文理论、飞散和叙事等视角切入,此次研究从接受理论角度出发,浅谈如何在翻译中加入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
陆超玲张闽南龙利
关键词:回译《喜福会》审美期待
关联理论对“信、达、切”翻译原则的解释力
2010年
关联理论从心理学角度为传统译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信、达、切"的翻译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它为人类在交际过程中认知和理解事物规律,为译者正确解读原文、准确传达原作意图指明了方向。在翻译策略选择上,译者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原文、译者与译文之间的关联,使译作和原作达到最大限度的逼真。关联理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过分强调对动态语境的认知,而忽视对静态语境因素的分析。这样不利于形成最佳关联,也影响语境的表达效果。
龙利
译者惯习结构化问题探讨--以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译者惯习”理论体现了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学视野,其主要探讨特定社会语境如何塑造译者知识与个性以及形成的知识总和如何影响翻译活动。目前,“译者惯习”研究发展迅速,但相关研究在其结构化影响的对象和方式上仍没有达成共识,也缺乏实证对比研究。通过分析林语堂所译的《浮生六记》可以发现,译者惯习的结构化功能存在于原文本选择、翻译策略、译文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并对翻译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陈林龙利
关键词:《浮生六记》
论刘重德的直译及意译观
刘重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学者。他一生之中著述颇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信达切”原则及其译诗观在翻译界讨论最多,且获得了高度的评价。本文将探讨的是他的直译、意译观,通过详细的论证,来揭示其深刻性及可行性。...
龙利
关键词:英语翻译
文献传递
美国华裔文学杂合语言回译研究——以《喜福会》中罗马化汉语拼音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小说《喜福会》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中西合璧的叙事策略以及杂合的语言特色向读者艺术地展现了中西文化在碰撞和交流中逐渐走向融合的文化发展景观。语言杂合性,尤其是罗马化汉语拼音的使用,是这类作品的一大特色,反映了作者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与深层的交际意图。运用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对杂合语言现象进行研究,能够比较科学地揭示语言形式与作者交际意图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回译时,译者应当保留原文的杂合语言特色,使话语本身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建立起最佳关联。这样的译本能为汉语读者展现更加真实、生动的族裔生活,更好体现语言的开放性,也更能顺应后现代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龙利陈林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喜福会》
多模态翻译教学的认知研究
2020年
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把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看作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引入到翻译课堂教学的依据是什么?实施的途径有哪些?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运用各种手段和资源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互动合作的情境,这为多模态翻译教学途径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表明,创建多模态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参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与协作性,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
黄俏容龙利王丹
关键词:多模态翻译教学建构主义主动性协作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