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
-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重大医学联合攻关项目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08年地震后成都市重灾区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地震灾后成都市重灾区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灾后饮水安全。方法对灾后成都市都江堰、彭州和崇州3个重灾区开展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和水质监测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监测各类水样7009件,其中市政及乡镇集中供水4729件,合格率90.38%;安置点供水192件,合格率46.88%;分散式供水2088件,合格率63.60%。结论3个重灾区市政及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高;分散式供水水质及安置点饮水合格率较低。
- 刘斌陈俊杜慧兰马晓军高绪芳黄葵杨世烈罗大为严小蓉
- 关键词:饮水地震
- 成都市疾控系统微生物实验室能力验证评价标准探讨及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建立评价标准,分析2004-2009年成都市疾控系统微生物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方法]采用Z分值评价实验室微生物定量指标检测能力,∣Z∣≤2为结果满意,2﹤∣Z∣﹤3为结果可疑,∣Z∣≥3为结果不可接受;采用关键控制点分项评分的百分制评价实验室微生物定性指标检测能力。[结果]2004~2009年成都市疾控系统微生物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参试实验室的微生物定量指标检测质量较好,同时在微生物定性指标检测能力考核获满意评价的参试实验室逐步增加。[结论]建立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评价标准客观实用,促进了参试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持续改进。
- 黄薇黎明黄剑屏李涛蔡炯苗艳芳孟建彤黄葵张华
-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
- 健康风险评价在成都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建立成都市饮用水安全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和水性疾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饮用水中主要危害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建立了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因素监测网络,获得了部分毒理指标和消毒副产物经饮水途径暴露的致癌风险水平和非致癌风险水平。结论形成饮用水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技术思路,成功应对多起饮水污染突发事件。
- 刘斌杜慧兰陈俊李元峰高绪芳李志春马晓军黄葵宋华黄敏刘嘉益
-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
- 成都市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分布特征与人群健康风险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在首次实施国家限值标准、明确检测方法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市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成都居民经饮水暴露高氯酸盐的健康风险。方法2023年对成都市47家水厂(全部市政水厂、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全部大型农村水厂)开展调查,分别于丰、枯水期采集每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高氯酸盐检测,分析3类水样中高氯酸盐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评估成都居民经饮水暴露高氯酸盐的健康风险。结果水样总检出率为29.8%,浓度均低于国家限值标准;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均有检出;3类水样枯水期检出率均高于丰水期,检出浓度无差异;枯水期3类水样之间检出率无差异,丰水期出厂水检出率高于水源水,两水期各水样检出浓度均无差异;岷江水系的水源水有检出,沱江水系无检出;地表水源水枯水期检出率高于丰水期,地下水源水两水期检出率无差异;仅经消毒处理的出厂水检出率高于经完全处理者,检出浓度无差异;采用氯化和二氧化氯消毒方式的出厂水检出率、检出浓度均无差异;3类水样都检出的19个水厂主要分布在岷江流域人口集中地区。结论成都市饮用水中存在高氯酸盐污染,枯水期污染更严重,岷江水系污染面更广,水厂现有工艺去除高氯酸盐的效果不明显,地表水中高氯酸盐污染水平可能有下降趋势。现阶段成都居民经饮水暴露高氯酸盐的健康风险可接受,建议政府继续强化源头管控、技术指导与监测,以持续保障人群健康。
- 覃芳葵翟一凡罗晓飞郭虹雨兰苏黄葵高绪芳
- 关键词:饮用水高氯酸盐
- 2009年成都市水性疾病及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介水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做好水性疾病预警,同时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探讨水性疾病的控制策略。方法收集成都市2009年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及哨点医院症状监测结果,数据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都市水性疾病构成主要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两者占总发病数的93.01%,除1~3月发病率较低外,其他月份发病率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5~12月发病率P>0.05);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哨点医院进行症状监测年发生率与成都市水性疾病年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水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水性疾病的控制可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为主进行相关性研究,而选择合适的医院门诊作为监测水性疾病的哨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监测模式。
- 刘斌高绪芳杜慧兰马晓军陈俊黄葵宋华严晓蓉尹涛
- 关键词:水性疾病哨点监测
- 成都市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改厕户厕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6-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6个开展农村改厕项目县内抽取372户已改厕农户户厕开展现场勘查,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户主进行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厕所无害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成都市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合格率只有45.2%,3种类型卫生厕所的无害化效果无差异(P>0.05)。而厕所的建设质量(OR=11.938)、有无粪便暴露(OR=36.627)以及农户的粪便处理知识的知晓情况(OR=10.605)对于农村厕所的无害化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应从提高农村改厕的建设质量、处理暴露的粪便以及普及粪便处理知识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提高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的目的。
- 李志春陈俊杜慧兰刘斌黄葵高绪芳
- 关键词:农村改厕影响因素
- 某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被引量:3
- 2008年
- 黎明黄剑屏黄薇黄葵
- 关键词:阪崎肠杆菌婴幼儿配方奶粉显色培养基药敏试验
- 成都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状况及健康风险初评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了解近两年成都市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可致的健康风险水平。[方法]根据供水方式的不同对2008~2009年成都市饮用水及源水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测砷、耗氧量、总大肠菌群等11项指标,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模型对饮用水中主要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健康风险初步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90份(源水25份,饮用水165份),合格率为72.6%,其中饮用水合格率为69.1%,源水合格率为96.0%;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和锰,其合格率分别为72.7%和92.7%;饮用水合格率农村分散式供水(19.2%)﹤乡镇集中式供水(72.5%)﹤城市集中式供水(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的饮用水多位于山区且多采用地下水为源水;饮用水中砷、六价铬等8种有害物质累计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分别为128.3×10-6和299.1×10-6,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年,以70年计为3.5×10-3),主要致癌风险因子为砷、六价铬和铅;累计非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分别为0.3904和1.0016,主要非致癌风险因子为砷、镉和铅。[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了成都地区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水质健康风险水平和污染物的主次,对该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和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 李元锋杜慧兰陈俊林寰马晓军冯波高绪芳刘斌严晓蓉尹涛宋华黄葵黄敏刘嘉益傅小鲁
-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