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栋 作品数:19 被引量:11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东莞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更多>>
创缘丝线持续牵引法治疗Ⅳ期压疮48例 被引量:8 2013年 压疮是指南长期卧床使身体突出部位过度受压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坏北,多见于年老体衰、躯体活动受限的患者。由于亲属和(或)陪护人员缺乏对压疮的认识, 万里 牛占国 张红安 黄晓栋 陈晓武 周雪关键词:丝线 局部软组织 长期卧床 陪护人员 自体焦痂作烧伤创面覆盖物治疗重度烧伤的研究与应用 陈晓武 张春新 周雪 万里 周岳平 黄静 尹敬光 温淑华 黄晓栋 牛占国 研究过程:1996年开始进行,获2005年东莞市科技局立项,2011年结束。研究方法:随机选择烧伤面积40%以上,三度烧伤面积20%以上的重症烧伤病人48例,分为自体焦痂覆盖组、自体焦痂作覆盖与异体皮作覆盖同体对照组、自...关键词:关键词:重度烧伤 持续创缘皮内侧牵引术治疗Ⅳ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置线法持续创缘皮内侧牵引术治疗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进行创面床准备至红色期,沿创缘作水平褥式缝合行皮内侧牵引术,外露皮肤的丝线穿入一段胶管,将创缘两端缝线相对应以适当拉力向创面中心牵拉,每日换药时不断增... 万里 牛占国 张红安 黄晓栋 陈晓武 周雪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40例关节部位烧伤后出现瘢痕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修复关节部位瘢痕,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瘢痕断层皮片修复关节部位瘢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Ⅰ级愈合率、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评估瘢痕修复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创面Ⅰ级愈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Ⅰ级愈合率5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VSS评分为(3.1±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SS评分(5.7±1.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ROM评分为(90.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ROM评分(79.9±7.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移植可促进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患者术后创面Ⅰ级愈合,降低瘢痕增生程度,提高关节活动度,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叶东成 黄静 万里 牛占国 黄晓栋关键词:人工真皮 烧伤 瘢痕增生 可行性 自体皮片移植结合异体真皮在烧伤致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 观察自体皮片移植结合异体真皮在功能部位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9月收治的69例功能部位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对36例行瘢痕切除松解后薄中厚皮移植术(对照组);对33例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结合异体真皮移植术(观察组);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价术后3、6、10个月的临床效果,并记录供皮区创面和植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3、6、10个月VSS评分分别为(3.90±0.49)分、(4.86±0.74)分、(5.27±0.83)分,低于术前的(13.96±2.39)分,且低于对照组的(5.27±0.72)分、(7.72±0.93)分、(8.85±1.19)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54.55%(18/33)和30.56%(11/3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供皮区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皮区愈合时间、感染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皮片移植结合异体真皮修复功能部位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可显著改善局部功能,缩短供皮区愈合时间,减少供皮区瘢痕形成。 黄晓栋 陈晓武 万里 黄静关键词:自体皮片 异体真皮 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早期削痂保留变性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1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1年 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特别是肢体关节部位,一直是烧伤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早期采用的治疗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早期削痂时保留变性的真皮与自体皮片移植是近年来修复深二度烧伤创面一种新的有效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 尹敬光 万里 陈晓武 黄静 黄晓栋 牛站国关键词:削痂术 皮片移植 肢体关节 压疮皮瓣修复术后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压疮皮瓣修复术后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皮瓣修复术+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皮瓣修复术+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术,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量、皮瓣愈合时间、皮瓣远端坏死的发生率及切口裂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引流量为(25.4±6.9) 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8±3.1) mL,皮瓣坏死及切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2.5%和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和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愈合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5±6.3) d、(28.3±8.6)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8±7.8) d、(33.2±10.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皮瓣修复术后应用持续双负压微压力封闭引流可以有效促进皮瓣愈合,减少皮瓣远端坏死及切口裂开的发生率。 叶东成 黄晓栋 牛占国 黄静 黄兆伦关键词:压疮 皮瓣修复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瓣坏死 腋臭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对于腋臭患者采用梭形切除皮瓣易位法和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所选的136例病例均为我院的患者,对其随机分组,对照组(n=68)使用梭形切除皮瓣易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68)使用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同,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较为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腋臭患者使用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且美容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黄晓栋 陈晓武 万里关键词:腋臭 负压吸引术在下肢溃疡植皮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术在下肢溃疡植皮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下肢溃疡植皮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下肢溃疡植皮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负压吸引术,对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瘢痕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皮片成活率为96.67%,较对照组80.00%高(χ^2=4.403,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吸引术用于下肢溃疡植皮术后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片成活率,也能减轻疼痛程度及瘢痕。 叶茂球 牛占国 万里 黄静 黄兆伦 黄晓栋关键词:负压吸引术 下肢溃疡 植皮术后 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5年8月至2013年1月我院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会阴部皮肤缺损10例,其中瘢痕切除后5例,感染后溃疡2例,电击伤、皮肤肿瘤切除后及皮肤撕脱伤各1例.皮瓣面积5.5cm×3.2cm~18.5cm×10.0cm,蒂长度4.1 ~ 10.7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1例伤口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不臃肿,颜色、质地与周围会阴部皮肤一致,供区瘢痕隐蔽,患者均无出现供区股部皮肤麻木.结论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克服了传统腹股沟皮瓣的一些缺点,即延长了血管蒂,可一期行皮瓣削薄,对供区损伤少,能设计成一蒂双瓣,是修复会阴前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黄静 刘小容 牛占国 高雁 尹敬光 黄晓栋关键词:旋髂浅动脉 穿支皮瓣 会阴部 皮肤缺损 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