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义
- 作品数:18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浅谈介入放射检查治疗的X线防护被引量:4
- 2002年
- 王金龙凌锋宋庆斌黄居义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X线辐射X线防护
- 应用标准角度投照评价经验法则测量基底动脉导致的偏差被引量:5
- 2006年
- 王金龙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吴婷夏李慎茂凌锋
- 关键词:基底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100例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检查或治疗的辐射剂量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测量在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放射学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及介入医生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 ;分析影响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其减低剂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我中心近期 10 0例脊髓血管畸形进行介入放射学检查和 (或 )介入治疗辐射剂量测量。结果 全脊髓血管造影患者皮肤剂量范围 0 .0 0 9~ 2 .0 3 2Gy ,介入医生所受剂量范围 0 .2 2 5~ 1.60 1mGy ;进行栓塞治疗时患者皮肤剂量范围 2 .13 1~ 9.874Gy ,介入医生所受剂量范围 0 .3 0 7~2 .462mGy。 结论 全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金标准 ,并为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患者及介入医生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很大 ,个别患者可出现急性放射性皮肤红斑、脱发等症状。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低X线辐射剂量。
- 王金龙凌锋李亚春宋庆斌黄居义
-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放射学
- DSA灌注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探讨DSA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例健康志愿者及5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及DSA灌注造影,对其中10例进行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再次进行DSA脑灌注检查,评价支架成形术后的脑血流改变。结果:4例健康志愿者的DSA脑灌注造影显示实质期脑染色均匀,血供丰富。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脑灌注造影显示,47例患者实质期脑染色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10例支架成形术后DSA脑灌注造影与术前相比脑实质染色有明显的增强。结论:DSA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总体描绘脑部血供的分布、脑实质的染色及异常改变,客观评价支架置入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
- 王金龙凌锋李慎茂朱凤水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缺血性脑血管病
- 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在介入神经放射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王金龙凌锋张鸿祺宋庆斌黄居义
- 关键词:介入神经放射学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介入操作抗凝血
- DSA图像测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DSA图像测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介入中心近期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狭窄患者在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狭窄血管进行测量并进行狭窄百分比分析计算。结果: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本组病例中的血管狭窄病变进行测量,应用直径为10mm的正圆形不锈钢球作为参照物,并且尽可能将其放置在与预测量血管或病变同侧同一平面位置接近的部位,其测量数值与实际大小非常接近;对于颅外段狭窄病变,可以应用带有标准刻度(mm为单位)的导管或导丝作为参照物,进行测量时很少产生误差。结论:DSA图像测量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正确评价血管的狭窄程度,对于介入操作医生选择合适的支架、保护过滤伞及扩张球囊等材料的种类、型号至关重要。
- 王金龙凌锋李慎茂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吴婷夏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后处理测量技术
- 双下腔静脉二例
- 在临床中双下腔静脉较为罕见,其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现见二例双下腔静脉报告如下。
- 佟铸谷涌泉李建新郭连瑞李学峰崔世军黄居义张建汪忠镐
- 关键词:双下腔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分析
- DSA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DSA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技巧和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我院介入中心近期20例经临床和MRI、MRV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DSA检查,并对其中15例经DSA检查证实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接触溶栓和机械性溶栓,对其中2例静脉窦狭窄患者进行支架成形术。结果:正确应用DSA设备,选择适合图像采集方式,调整C型臂至显示病变的最佳角度,合理调整高压注射器参数,提供清晰的路径图功能,为操作医生对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变的诊断、选择适合的介入治疗方法提供帮助。结论:DSA作为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评价介入治疗效果的金标准,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检查和治疗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应用DSA设备将有助于介入检查和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
- 王金龙凌锋吉训明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
-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放射学
- 双腘动脉1例
- 2012年
- 患者女,68岁。因下肢间歇跛行1年入院。患者跛行距离约为100m。体检:发现双侧腘动脉可及搏动,右侧足背动脉和左侧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右侧胫后动脉和左侧足背动脉未及搏动。下肢动脉造影发现有侧腘动脉在膝关节关节面水平分为2支,其中1支发出胫前动脉,另外1支发出胫后及腓动脉(图1),左侧腘动脉除轻度狭窄外未见明显异常(图2)。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 佟铸谷涌泉郭连瑞黄居义张建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含钆对比剂在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Gd-DTPA作为对比剂在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碘剂禁用者应用钆喷酸葡胺作为对比剂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另外随机抽取28例应用非离子型碘水对比剂作为对照组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两组病例对比剂的注射量、注射流率及压力限制保护均相同,通过对相关血管DSA图像显示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揭示含钆对比剂在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寻求改善钆对比剂脑血管DSA图像质量的途径。结果:应用Gd-DTPA作为对比剂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与应用非离子型碘水对比剂相比较,由于含钆对比剂的钆离子浓度低,其图像质量略差于使用非离子碘水对比剂图像,脑部相关血管主干显示无明显差异,对于终末细小分枝的显示,碘水对比剂影像质量优于含钆对比剂。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影像质量,从而获得满意图像:①改变图像采集时DSA设备的管电压值:将应用碘水对比剂时的66~70kV提高到75~80kV;②调整窗宽、窗位数值:将窗宽值由930降至900,将窗位值由50升至75,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降低图像亮度;③调整图像滤过参数、边缘增强指数:提高滤过参数至100%;边缘增强指数由4升至5。结论:在对碘剂禁用者中使用Gd-DTPA进行脑血管DSA介入检查或治疗,能够显示脑部相关血管影像,可以满足脑血管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需要。
- 王金龙凌锋李慎茂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吴婷夏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