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芸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口腔
  • 2篇教学
  • 1篇杜鹃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吸收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组织
  • 1篇牙周组织损伤
  • 1篇印迹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营养不良风险
  • 1篇预后
  • 1篇预后价值
  • 1篇阅读器

机构

  • 7篇石河子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新疆军区

作者

  • 7篇高芸
  • 4篇孙斌
  • 2篇徐江
  • 2篇周政
  • 1篇吕锡旌
  • 1篇查小雨
  • 1篇梁君
  • 1篇李琦

传媒

  • 4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5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颌面部良性肿瘤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探讨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将2018年12月至2024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时间依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验证模型性能。结果本研究表明,年龄、前白蛋白、糖尿病、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术前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手术切口部位均是训练队列中住院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训练队列在模型预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AUC为0.808(95%CI:0.762~0.854);验证队列在模型预测的AUC为0.763(95%CI:0.714~0.813)。根据校准曲线和DCA曲线的情况判断,该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的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生情况较一致,具有较高的临床决策效率。结论根据年龄、前白蛋白、糖尿病、术前PNI、术前NRS 2002、手术切口部位为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发生具有良好预测效用,但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评估。
何佳苇吕娜胡千骞郭佛清黎昌学高芸孙斌
关键词:营养不良列线图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通过阐述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中职专业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特点;探讨以技能操作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实际的、尖端的知识和技能的"教产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和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保障与评价的改革思路。
徐江周政高芸吕锡旌
关键词:课程体系
关于口腔粘膜病学教学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口腔专业关于口腔粘膜病学临床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新时期的临床教学中,加强并丰富老师的教学方式,加强专业教材的改进,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及水平,并对口腔粘膜病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孙斌高芸
关键词:教学
浅谈网络信息化在口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3年
本文根据现代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网络信息在口腔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广泛应用的特点,并对此提出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应用优势,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加强并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地位,尝试教学方式的改变,并对如何利用网络更好的为口腔教学服务进行探讨。
高芸孙斌
关键词:口腔教学网络应用
颌面部骨折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颌面部不同类型骨折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并讨论成功的颌面部手术对于颌面部外伤病人心理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年龄段及教育背景的颌面部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差异。方法:运用标准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on version,PCL-C),分别对我科2012年收住院的108患者在入院后第一天及手术完成后第七天和术后一月进行问卷调查,期间均未进行任何心理干预,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心理变化,揭示成功的颌面部手术对患者心理影响。结果:术前与术后评分结果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显示成功的颌面外科手术不仅对恢复颌面部功能及外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心理恢复也有重要意义。结论:成功的颌面外科手术是患者生理恢复的关键。是颌面外伤患者心理恢复的基础。
周政查小雨李琦高芸梁君徐江
关键词:颌面部外伤颌面部手术创伤后应激障碍
杜鹃素对结扎性牙周炎模型大鼠牙周组织损伤及mTOR/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杜鹃素对牙颈部结扎诱导的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杜鹃素(45 mg·kg^(-1)·d^(-1))组、多西环素(20 mg·kg^(-1)·d^(-1))组、杜鹃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激动剂MHY1485(10 mg·kg^(-1)·d^(-1))组,牙颈部结扎法诱导牙周炎模型。通过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牙槽骨丢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学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牙周组织中mTO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骨体积分数降低,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牙槽骨嵴(alveolar bone crest,ABC)距离、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组织病理学评分和破骨细胞形成数量以及p-mTOR/mTOR、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杜鹃素组和多西环素组骨体积分数升高,CEJ-ABC距离、IL-1β、IL-6、TNF-α水平、组织病理学评分和破骨细胞形成数量以及p-mTOR/mTOR、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P<0.05)。MHY1485可减弱杜鹃素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论杜鹃素可能通过抑制mTOR/STAT3信号通路抑制牙周炎症和破骨细胞生成,减轻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
唐小雪李启期高芸冒蕾缑小蕊金珊
关键词:牙周炎杜鹃素转录激活因子3牙槽骨吸收
m^(6)A“阅读器”YTHDF1在OSCC中的预后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YTHDF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潜在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HC)检测132例OSCC组织及66例癌旁组织中YTHDF1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OSCC细胞系中YTHDF1蛋白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分析YTHDF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和Cox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因素并绘制YTHDF1基因的生存曲线,评价其潜在的临床意义。结果YTHDF1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YTHDF1蛋白在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较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增高(P<0.001)。YTHDF1的表达与OSCC患者的TNM分期和T分期相关(P<0.05),并且YTHDF1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更短(P<0.001)。结论YTHDF1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YTHDF1可能是OSCC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杨松何佳苇吕娜高芸孙斌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印迹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