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明
- 作品数:129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一道几何竞赛题的多角度探究
- 2018年
- 这是一道求解一般三角形面积的试题,细细琢磨,这道题实际上可以从多个角度突破.通过分析,AD,BC分别可作为BE和AE边上的高,并且AD,BC的长度已知.如此一来,求面积问题就转化为求边长问题.所以BE或AE的长度求解就是解决该问图1题的关键之所在.以下分别利用相似三角形、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托勒密定理、余弦定理、四点共圆、面积的比等知识求出BE或AE的长,继而产生5种不同思路解决该问题.
- 杨雪芹高慧明
- 关键词:几何竞赛题三角形面积托勒密定理面积问题正弦公式四点共圆
- 六大方法化解选择题
- 2019年
- 历年高考数学选择题都特别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也侧重于解题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以“小”和“巧”著称,试题层次性强,一般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能充分体现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第一充分利用题设和选项两方面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探求结果;二是从题干和选项联合考虑或从选项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第二是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推理,先间接后直接,先排除后求解,一般来说要小题巧解,避免小题大做.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讲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 高慧明
- 关键词:选项题干题设选择题
-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题
- 2018年
- 高慧明
- 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列讲座(4)
- 2019年
- 先说说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庖丁对牛的肌理结构掌握得十分准确,解剖时眼中只有个体,而无全牛(目无全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掌握事物的规律后,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高慧明
-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均值定理等比数列非负数数学解题策略参变量
- 结合图形特征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 2012年
- 二面角的求解既是高中立体几何的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运用几何法求解二面角大小的关键环节,合理运用立体图形的图形特征可以便捷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下举例介绍如何运用三种图形特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 高慧明
- 关键词:二面角平面角高考命题几何法
- 为数学点赞——名师例析数学文化(4) 从杨辉三角到二项式定理被引量:1
- 2018年
-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选修2—3》中用了较大篇幅介绍"杨辉三角",并在探究与发现一栏中详细介绍了"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究其原因,主要是"杨辉三角"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由它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定理的性质。同时"杨辉三角"又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成果之一,它的发现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和才能。
- 高慧明张琦
- 关键词:杨辉三角二项式定理数学文化例析名师古代数学
- 高慧明老师讲数学(1)——以导数综合运用为主的压轴选择题
- 2019年
- 从高中数学内容来看,利用导数研究可导函数的单调性,求可导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以及用导数解决实际应用题是导数在中学数学中的主要应用。从高考数学试题来看,高考对导数的考查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由此可见,导数成了解题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导数的应用也成为久考不衰的考点。
- 高慧明
- 关键词:数学内容导数选择题老师可导函数数学试题
-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系列讲座(3)
- 2017年
- 待定系数法:要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设出某些未知系数,然后根据所给条件来确定这些未知系数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其理论依据是多项式恒等,也就是利用了多项式f(x)=g(x)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一个任意的a值,都有f(a)≡g(a);或者两个多项式各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知,正确列出等式或方程.使用待定系数法,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要判断一个问题是否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主要是看所求解的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某种确定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具有,就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如分解因式、拆分分式、数列求和、求函数式、求复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等,这些问题都具有确定的数学表达形式,所以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 高慧明
- 关键词:待定系数法数学解题列方程数学表达式法系
- 新课程高考“集合、函数与不等式”命题规律与教学策略被引量:1
- 2012年
- [考情分析]本专题包括:集合与简易逻辑,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号』生质,不等式与推理证明.
- 高慧明
- 关键词:初等函数不等式教学策略命题规律高考简易逻辑
- 顺势而为·展开探究·提升素养——抛物线“距离和”最值问题引发的探究与思考
- 2021年
- 抛物线“距离和”的最值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常见问题,也是难点,往往需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才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在课堂上讲解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与教师预设的解法“大不相同”的思考方向,此时教师顺势而为,按照学生提供的“新”思路展开探究,通过层层设疑答疑,进行变式教学.这个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
- 张琦高慧明
- 关键词: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