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彦

作品数:38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保险
  • 6篇养老
  • 4篇养老保险
  • 4篇账户
  • 4篇农村
  • 4篇教学
  • 4篇个人账户
  • 3篇养老金
  • 3篇农业
  • 3篇竞争力
  • 3篇课程
  • 3篇缴费
  • 3篇缴费率
  • 3篇费率
  • 3篇财政
  • 3篇产业竞争力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畜牧
  • 2篇养殖

机构

  • 33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河北天和肉牛...

作者

  • 38篇高彦
  • 6篇杨再贵
  • 6篇孙文生
  • 5篇赵君彦
  • 3篇陈梅
  • 3篇赵慧峰
  • 2篇李玮
  • 2篇张丽明
  • 2篇王印华
  • 2篇张悦玲
  • 2篇马长海
  • 2篇王卫国
  • 2篇曹文文
  • 2篇王斌
  • 2篇李静
  • 1篇杨江澜
  • 1篇刘晓东
  • 1篇吕冰
  • 1篇杨小波
  • 1篇张月雯

传媒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3篇商场现代化
  • 2篇经济论坛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科技信息
  • 1篇消费经济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甘肃畜牧兽医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金融论坛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河北金融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南方金融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统计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0年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但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受多种条件的制约或影响。为了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从加强实践、丰富教法、提升教学能力等几方面给出了解决对策。
杨江澜杨小波王印华高彦刘妍刘晓东石会娟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效果
河北省环境规制综合水平评价与分析
2023年
为了探究河北省环境规制发展水平及现状,基于多元化环境规制视角,构建环境规制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选取9个指标且通过熵权法计算和加权化处理,得出河北省2011—2020年的环境规制综合水平以及各环境指标熵权占比。研究表明:河北省综合环境规制水平整体呈现上升状态,主要可以依靠正式的环境规制类型来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各个城市在环境治理中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地区差异;环境规制政策应持之以恒、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要素禀赋特点实施不同的环境政策;强化环境规制正向效应,多方面健全环境规制要求与标准,全面提升环境规制水平。
段嘉嘉高彦杨研
关键词:环境规制熵权法
河北省肉牛生产形势分析及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4年
今年以来,活牛和牛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场(户)普遍亏损,如何走出困局,使肉牛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团队进行了调研,共问卷调查了全省各市的418家肉牛养殖场(户),实地调查了3市的8家养牛场,全面掌握了基本情况。1当前肉牛生产形势2024年第一季度肉牛存栏236.7万头,比上期增长1.5%;出栏93.9万头,比上期减少1.1%;产量15.2万吨,比上期减少11.2%。第二季度,被调研的养殖场中,目前有60%的养殖场(户)减少了存栏量,有12%的养殖场(户)退出肉牛市场,40%左右的母牛遭到淘汰,肉牛产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赵慧峰高彦马长海李树静
关键词:肉牛产业肉牛生产肉牛业牛肉价格存栏量养牛场
河北省特色水果产业比较优势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近年来其水果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水果种植面积和水果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河北省的水果单产和水果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该研究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取了河北省的3种特色水果进行定量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河北省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高彦孙文生
关键词:特色水果
性别差异、预期寿命对最优退休年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学术界和社会舆论对延迟退休制度争议不断,政策落地实施阻力较大。在不定寿命前提下,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构建三阶段最优退休年龄模型,考察最优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经济增长速度、入职年龄、计发年数之间的调整关系。研究表明:在当前经济制度参数下为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男女性劳动者最优退休年龄分别为58.54岁和60.16岁。最优退休年龄主要受预期寿命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年数影响,预期寿命延长和计发年数降低都会提高最优退休年龄。从劳动者利益角度出发,延迟退休年龄具有一定的空间和理由。因此,政府应实施弹性退休制度,以方便劳动者根据多种影响因素的调整关系选择最优退休年龄,并分性别制定合理的养老金计发年数,推动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高彦赵君彦
不同寿命下最优退休年龄的测算被引量:5
2021年
延迟退休政策对于维持我国现收现付制统筹账户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积累制运行的个人账户,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综合影响尚不明晰。文章从劳动者全工作周期个人效用最大化和个人账户净收益最大化两个视角,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分别测算了当前制度参数和影响因素下,劳动者最优退休年龄。结果表明:劳动者62.33岁退休个人总效用实现最大化,最优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经济增长速度、入职年龄正相关,且受预期寿命影响最大;劳动者66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净收益最高,达到547281.9元。因此,我国劳动者最优退休年龄应分布于62.33~66岁,政府和劳动者在制定选择退休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尊重不同劳动者的利益诉求,公开明晰工作期和养老期收入的关系,增加劳动者对退休时间的灵活选择权,减少退休制度改革面临的阻力,最终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重大作用。
高彦赵君彦曹园
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客观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河北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异质性,对推进河北省绿色、生态、高质量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河北省11市面源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分析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变异系数法分析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水平评价值稳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评价值基本处于停滞。(2)除保定外,其他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值整体呈增长趋势,各地区增长差异较大。(3)冀北、冀中和冀南区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较高,评价值空间异质明显。2011年冀北和冀中区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开始逐步向南转移,2020年冀南区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评价值稳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处于领先地位。(4)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D∈[0.4,0.5],处于濒临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变异系波动式下降。提出因地施策、促进各地区农业绿色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陈梅高彦段嘉嘉
关键词:熵权法耦合协调度
促进河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2015年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步就是进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河北省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实践。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省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农村社区居民关注的重点以及不同的需求层次,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对策建议。
高彦苑玲彩张悦玲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社区文化
养老保险缴费率、综合税率的调整路径和个人账户改革被引量:4
2017年
建立反映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交叠世代模型,并引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产不实、国有资产收益划拨等因素,研究测算了养老保险缴费率和综合税率的最优调整路径:1.企业缴费率降低会使最优个人缴费率以1.51的替代弹性上升,调整后的总和缴费率依然会低于现行水平,可以真正降低缴费率水平,而当就业人口增长率降低时,最优替代弹性将会上升为1.66;2.个人缴费率的上升将会使最优税率以0.69的替代弹性下降,可以真正降低个人的税收负担,而当就业人口增长率降低时,替代弹性会下降为0.56;3.个人账户"名义化"改革后的最优总和缴费率会比改革前下降约1.5个百分点,最优税率会下降约2个百分点,说明个人账户的"名义化"改革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税、费负担。
高彦杨再贵王斌
关键词:缴费率
经济管理类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教师的问卷分析
2025年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如何唤醒和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师传道、育人的自觉与能力,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文章围绕“教师隐性素养提升”“课程显性成果转化”“教学思政融合深入”三个层面展开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问卷调研与分析,发现经济管理类课程思政工作依然存在对课程思政作用认知不足、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精准、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单一、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欠缺等问题,因此要以厚植学生的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为目标,要以精准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拓展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等为对策,通过科学的效果评价,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高彦赵君彦李珍吕冰李思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