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峰

作品数:31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7篇术后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切除
  • 6篇混合痔
  • 5篇切除术
  • 5篇疗效
  • 5篇环状混合
  • 5篇环状混合痔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并发
  • 5篇并发症
  • 4篇中西医
  • 4篇中西医结合
  • 3篇胆囊
  • 3篇芍倍注射液
  • 3篇内扎
  • 3篇注射液
  • 3篇外剥

机构

  • 30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锦州医学院附...
  • 1篇九江学院

作者

  • 30篇高峰
  • 18篇刘忠民
  • 15篇钟毓杰
  • 12篇史勇
  • 10篇黄海球
  • 7篇陈永京
  • 7篇刘翔
  • 6篇熊进文
  • 4篇黄勇平
  • 3篇郭卫
  • 3篇张环
  • 3篇都敏
  • 3篇章桂喜
  • 2篇王海龙
  • 2篇张水
  • 2篇王静波
  • 2篇张水莲
  • 1篇杨栋
  • 1篇曾细玲
  • 1篇杨小兰

传媒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位切开、高位挂线一次性根治肛周围脓肿54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高峰史勇刘忠民王静波陈永京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50例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用于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抽取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略少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直肠癌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符合该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应尽量优先选择该术式。
都敏张环黄海球熊进文高峰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
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100例肛肠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且在围手术期接受抗菌药物干预预防感染,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围手术期应用的抗生素品种、类别、使用药物等情况,并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阐述。结果 100例患者中,Ⅰ类切口手术5例,Ⅱ类切口手术83例,Ⅲ类切口12例。术前未使用任何抗菌药物14例(14/100, 14.0%),其中Ⅰ类切口2例(2/5, 40.0%),Ⅱ类切口9例(9/83, 10.84%),Ⅲ类切口3例(3/12, 25.0%);术前使用庆大霉素及甲硝唑片保留灌肠的Ⅱ类切口49例(49/83, 59.04%),Ⅲ类切口7例(7/12, 58.33%);使用头孢噻肟钠的Ⅰ类切口2例(2/5, 40.0%),Ⅱ类切口17例(17/83, 20.48%),Ⅲ类切口2例(2/12, 16.67%);使用头孢替唑的Ⅰ类切口1例(1/5, 20.0%),Ⅱ类切口3例(3/83, 3.61%);使用头孢替安的Ⅱ类切口5例(5/83, 6.02%)。全部手术患者术后均使用了抗菌药物。10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均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主要为静脉给药,后续联用或更换口服以及外用。共计使用抗菌药物6大类12种,平均每人使用2.7种。6大类18种抗菌药物中包括头孢菌素类5种,喹诺酮类4种,氨基苷类3种,青霉素类、硝咪唑类及中草药制剂类各2种。静脉注射8种,灌肠及口服各5种。术前未使用我国卫健委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呋辛及头孢曲松等。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为甲硝唑片、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钠、甲硝唑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诺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结论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随意性较大,需要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加以监管�
黄海球高峰董坤
关键词: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老年人粪性结肠梗阻与穿孔诊治的体会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粪性结肠梗阻与穿孔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2例老年粪性结肠梗阻与6例粪性结肠穿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粪性结肠梗阻22例,6例分别以肠梗阻、结肠占位病变行手术治疗,16例行保守治疗,均痊愈。粪性结肠穿孔6例,分别以结肠恶性肿瘤穿孔、肠绞窄行手术治疗,穿孔部位多见于直-乙状结肠交界处,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粪性结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多能缓解症状。粪性结肠穿孔比较罕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和病死率高,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段、行Hartmann造瘘术为首选。
高峰王海龙史勇陈永京
关键词:老年人穿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0例Calot三角解剖与临床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探讨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方法从Calot三角分离出胆囊动脉、胆囊管,辩认胆总管和肝总管的走向.结果我们1998年9月~2004年6月共完成360例LC术进行分析.结论解剖Calot三角是胆囊切除术中重要的步骤,也是预防医源性损伤的关键.
陈永京刘忠民高峰扬亚敏
关键词:胆囊切除腹腔镜CALOT三角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4例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3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死亡、1例转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平均住院为10.2d,随访32例中,有2例因溃疡出血而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高峰刘忠民刘凤莲刘翔史勇钟毓杰
关键词:中西医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用西医保守治疗,治疗组25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保守治疗+中药汤剂。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90.5%。平均治愈时间为20.5 d;治疗组治愈24例,治愈率为96.0%,平均治愈时间为11.6 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熊进文刘忠民黄海球章桂喜高峰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
环状混合痔PPH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
2013年
为有效防治环状混合痔PPH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其临床疗效,本研究对520例行PPH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本组5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0±5.8)min,住院时间(4.5±2.5)d,创口愈合时间(15.2±5.8)d。术中出血130例(25.0%),出血处予“8”字缝合止血。术后出血102例(19.6%),其中90例发生于术后第1~3天,予对症处理治愈;12例发生于术后第7~10天,表现为吻合钉脱落时吻合口有血肿、裂伤,其中2例吻合VI裂伤给予缝合止血,10例经静脉滴注止血药、外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保守治疗7~10d治愈。术后痔核回缩不全90例(17.3%),用手术刀行倒“V”形切口切开皮肤,再用3-0可吸收线结扎或用电凝钳电凝治愈。术后尿潴留140例(26.9%),给予导尿处理。术后肛门疼痛、水肿125例(24.0%),给予坐浴,外涂软膏处理。术后排便习惯改变28例(5.4%),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VI服、化痔栓外用7~10d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无一例发生直肠阴道瘘、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结果表明,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操作者PPH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吻合器械的改进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郭卫高峰钟毓杰黄勇平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环状混合痔并发症
结肠癌手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肿瘤标志物含量、远期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除淋巴结的数目多于对照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CCSA-2、PTN、VEGF、sICAM-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0%(χ^2=5.074,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0%vs 28.00%,χ^2=0.052,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有助于彻底清除淋巴结、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预防远期复发,是结肠癌理想的手术方法。
黄勇平刘忠民高峰钟毓杰黄海球
关键词:结肠肿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淋巴结清除
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124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的124例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的临床资料以及声像图特征、病理学组织类型特点。结果96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效果满意;28例非手术治疗,效果一般。结论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临床特点较突出,超声显像对其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注意与乳腺纤维腺瘤等作鉴别,手术治疗是值得推荐的。
高峰刘忠民史勇刘翔陈永京钟毓杰
关键词:声像图病理学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