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喉尖锐湿疣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提高对小儿喉尖锐湿疣(ILCA)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2004年29例ILCA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初发年龄在2个月-2岁,以渐进性声嘶加重、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直达喉镜下见声门区、会厌喉面多发灰白色或淡红色乳头状或息肉状赘生物,组织病理检查为出现特征性的灶性分布凹空细胞,其中27例患儿其父母亲至少有一方曾患生殖器尖锐湿疣,所有病例均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易复发,随诊2年以上23例,治愈15例(65.2%),好转6例(26.1%),死亡2例(8.7%)。结论:本病病变范围大,复发率高,预防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及治愈孕妇尖锐湿疣,以减少新生儿接触的机会。
- 陈松波林炘曾绍文马翔如
- 关键词:儿童喉疾病尖锐湿疣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10天为一疗程,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HSP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综合疗法。
- 吴华红陈松波蔡锦楠马翔如
-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 β-连环蛋白在表皮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皮肤BCC、SC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BCC和50例SCC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正常皮肤、BCC和SCC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3.3%,40.0%,66.0%,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SCCⅠ级和Ⅱ~Ⅲ级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0.0%,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表皮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陈松波吴华红许锡荣沈金辉马翔如
- 关键词:Β-连环蛋白基底细胞鳞状细胞
- 一家三代五例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报告
- 1994年
- 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是由新生的血管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80%属良性,有家族遗传者,临床极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三代家系调查报告如下: 先证者男,12岁,病孩子一岁时发现左额前有淡红色隆起,4岁时左手又出现同样皮损患侧指有酸麻感,无感觉障碍,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额前肿物呈紫监色,约4×4cm,柔软有弹性,边界清,左手肿物约3×3cm,性质同上。家族史:父母否认近亲婚配,家系谱见表。本例经手术切除治愈。
- 马翔如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近亲婚配家族遗传血管组织血管球瘤
- 早期先天性梅毒32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临床、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皮疹为主,易产生合并症,患儿及其母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为阳性,且患儿RPR滴度均高于其母亲RPR滴度的4倍以上。确诊后给予青霉素10~15万u/(kg·d)治疗,疗程2周,25例(78.1%)临床痊愈,5例(15.6%)临床好转。结论对于无严重合并症的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治愈率高。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是围生期早期诊断及治疗。
- 陈松波翁陈华马翔如
- 关键词:新生儿
- 带状疱疹86例误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方法收集了1998~2007年带状疱疹初诊误诊病历86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以病变侵犯的部位,头面部、胸背部误诊较多(占58.1%);以误诊的病情,冠心病(10.5%)、肋间神经病痛(9.3%)、牙病(8.1%)居多;以年龄分布,高龄组(≥50岁)误诊多于低龄组(64%∶36%);以病人初诊时的临床症状,单有神经病痛而无皮疹者占大多数。结论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原因是该病病程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应针对不同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误诊。
- 吴华红陈松波蔡锦楠马翔如
- 关键词:带状疱疹误诊
- Ki-67、E-cad在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Ki-67、E-cad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BCC和50例SCC中Ki-67、E-cad的表达。结果:Ki-67在BCC和SCC的阳性率分别为63.3%、92.0%(P<0.01),SCCⅠ级和Ⅱ~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2.1%、90.9%(P<0.01)。E-cad在BCC和SCC的阳性率分别为63.3%、36.0%(P<0.05),在SCCⅠ级和Ⅱ~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8.2%(P<0.05)。结论: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Ki-67的表达有增高趋势,故检测其在表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于判断肿瘤良恶性有一定参考价值。E-cad的异常表达与表皮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明显关系,可做为判断表皮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陈松波吴华红许锡荣沈金辉马翔如
- 关键词:基底细胞KI-67E-CAD鳞状细胞
- 西替利嗪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被引量:1
- 2001年
- 陈松波吴和红马翔如
-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药物联合治疗西替利嗪法莫替丁
- 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75例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控制血糖、抗生素治疗加患者卫生配合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1周治疗后,痊愈62例,(其中初发为44例,复发为18例),痊愈率80%;显效8例(其中初发5例,复发3例),显效率10.7%;有效3例(其中初发2例,复发1例);无效2例(初发1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为90.7%;不良反应2例。结论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疗程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 吴华红陈松波蔡锦楠马翔如
- 关键词:糖尿病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 尖锐湿疣复发诱因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反复发作的诱因及治疗方法,以便更有效地防治复发性、难治性CA。方法对175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5例患者中147例(84%)伴有系统或局部疾病。在治疗CA同时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治愈率达88.6%,显效率9.7%,总有效率98.3%。结论CA发生、发展和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时采取综合方法是取得高治愈率的关键。
- 吴华红陈松波蔡锦楠马翔如
- 关键词:尖锐湿疣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