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利祥

作品数:48 被引量:371H指数:9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心肌
  • 21篇心肌梗死
  • 21篇梗死
  • 14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10篇心病
  • 10篇介入
  • 10篇冠心病
  • 9篇心力衰竭
  • 9篇衰竭
  • 9篇老年
  • 8篇介入治疗
  • 8篇急诊
  • 7篇肾上腺
  • 7篇肾上腺素
  • 7篇肾上腺素能
  • 6篇自身抗体
  • 6篇抗体
  • 6篇老年急性

机构

  • 41篇秦皇岛市第一...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中医...

作者

  • 48篇马利祥
  • 17篇王庆胜
  • 9篇杨红梅
  • 8篇孟晓京
  • 8篇刘晓媛
  • 8篇杨新春
  • 8篇魏梅
  • 8篇任琳
  • 7篇张双月
  • 6篇张晶
  • 5篇刘永升
  • 5篇柳东田
  • 5篇王文广
  • 5篇汤秀英
  • 4篇王倩
  • 4篇梁慧
  • 4篇张智勇
  • 4篇苏庆立
  • 4篇陈洁
  • 4篇刘丽

传媒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索洛尔对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阳性心力衰竭大鼠Bcl-2/Bax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降低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同时,是否可以抑制细胞凋亡。方法将90只SD大鼠中80只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建立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15只死亡,入组65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40只)和非治疗组(25只)。治疗组接受比索洛尔4周治疗后,应用ELISA技术检测两组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两组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阳性的Bax/Bcl-2。结果治疗组较治疗前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降低27.5%(P<0.05);非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β1-AR自身抗体滴度降低(P<0.01);非治疗组β1-AR自身抗体阳性滴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Bcl-2的表达在β1-AR自身抗体阳性大鼠比阴性大鼠、非治疗组β1-AR阳性大鼠明显增高(P<0.01);Bax的表达比非治疗组阳性大鼠降低(P<0.01);且比同组阴性略有降低。结论比索洛尔治疗降低心力衰竭大鼠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升高了β1-AR自身抗体阳性心力衰竭大鼠Bcl-2/Bax的比值。
马利祥杨新春王树岩陈瑾刘秀兰范谦张智勇张薇薇
关键词:比索洛尔自身抗体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9年4月65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造影结果正常的26例,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随访情况及预后。结果6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冠脉造影正常的26例患者行内科治疗,出院后随访5—12个月,平均(8.5±1.1)个月。住院期间有3例发作心绞痛,1例ST段再次抬高,给予扩冠、抗凝、降脂治疗后,病情逐渐平稳。因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再住院2例,但复查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均正常。患焦虑症2例,22例患者院外随访无再发心绞痛,其中8例需钙拮抗剂治疗,其余继续口服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及阿司匹林。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痉挛及微循环功能障碍,需标准的抗栓治疗及其他相关治疗,以防心血管意外。
马利祥王庆胜张双月孟晓京王文广汤秀英任琳杨新春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血管造影术随访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梗死相关血管病变的处理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MVD)患者,评估非梗死相关血管( non-IRA)的干预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01~2011-06成功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302例符合入选标准AMI合并MVD患者,随机分为A组:近期( AMI后7~10 d) PCI干预non-IRA病变和B组:根据缺血证据行non-IRA PCI治疗。强调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施行最优化药物治疗。主要终点事件为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 TVR)和心因性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心因性再住院、心绞痛、心力衰竭、缺血相关的PCI治疗。结果共计288例患者完成24个月随访,A组145例,B组143例。其中A组和B组分别有12例和15例患者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 P=0.519),次要终点事件B组明显高于A组。在处理non-IRA过程中,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发生。结论优化药物治疗基础上,AMI合并MVD患者近期干预non-IRA是安全的,能够明显降低心绞痛再发、心因性再住院和PCI的风险。但不能降低再梗死、靶血管重建、心因性死亡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张晶王庆胜杨红梅马利祥侯卫静冯建双刘晓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合并支架置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比较
2003年
王庆胜柳东田张健杨红梅马利祥方海滨梁慧苏庆立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合并症支架置入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病变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疗效和经济学评估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VD)患者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预后的影响,并评估其经济学效益。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RCT),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合并MVD患者。在成功行急诊PCI治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于发病后7~10 d行预防性PCI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病变;B组则根据患者的缺血相关证据对non-IRA行PCI治疗。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施行最优化药物治疗,严格随访24个月,随访期间随时调整药物。随访期间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心因性死亡〕;同时记录心因性再住院、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PCI情况以及植入支架数、总住院时间和总医疗费用。结果428例患者完成24个月的随访,A组215例患者均行non-IRA介入治疗;B组213例中62例行缺血相关的PCI治疗,51例行non-IRA治疗。A组与B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18/215)比10.8%(23/213),χ2=0.727,P=0.394〕;其中心因性死亡(5.1%比6.6%)、再发心梗(4.2%比6.6%)、心力衰竭(4.2%比7.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组再发心绞痛(14.4%比32.9%)、心因性再住院(14.4%比33.8%)和再次支架治疗(12.6%比29.1%)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均P<0.01),靶血管血运重建率高于B组(10.7%比5.2%,P<0.05)。A组患者植入支架总数多于B组(枚:610比366),平均植入支架数也多于B组(枚/例:2.83±0.91比1.72±0.91,t=12.725,P=0.000),平均总医疗费用明显高于B组(万元:6.37±1.26比5.15±1.23,t=10.107,P=0.000),但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d:8.21±2.45比9.89±3.23, t=6.071,P=0.000)。由于B组non-IRA血运重建率较低,故B组
张晶王庆胜杨红梅马利祥傅向华侯卫静冯建双刘晓媛
关键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防性经济学评估
比索洛尔对抗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阳性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阳性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将心衰组大鼠(90只最终入组65只)随机分为心衰治疗组(40只)和心衰非治疗组(25只)。心衰治疗组接受比索洛尔4周的治疗。心衰非治疗组接受同剂量的蒸馏水同样时间的治疗。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应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检测心功能。结果①治疗组组内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左室舒张末压低,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非治疗组组内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较阴性大鼠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1),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下降(P<0.05)。②治疗组中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与非治疗组中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比较,前者较后者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下降(P<0.01);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后,心衰大鼠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的心功能较非治疗组中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同为治疗组的抗β1-AR自身抗体阳性者的心功能较阴性者的左室舒张末压低,左室变化的最大速率升高。
马利祥杨新春王树岩张智勇刘秀兰
关键词:比索洛尔心力衰竭自身抗体
SGLT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2025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AMI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AMI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更差。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2 (sodium-glucose linked transporter 2, SGLT2)抑制剂是首个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可以改善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预后,目前SGLT2抑制剂在AMI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心血管获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SGLT2抑制剂在AMI合并T2DM的作用机制、影响心功能指标及预后方面进行综述。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a serious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AMI patients have a high mortality and a poor prognosis, and AMI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ave a worse prognosis. Sodium-glucose linked transporter 2 (SGLT2) inhibitors are the first anti-diabetic drugs with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effects. More and more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GLT2 inhibitors can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iabetes. At present, the cardiovascular benefit mechanism of SGLT2 inhibitor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not clea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chanism of SGLT2 inhibitor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effect on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and prognosis.
齐心源马利祥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功能
非诺贝特与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46例随机分成二组,一组23人,口服非诺贝特每次100mg,每日三次;另一组23人,口服氟伐他汀200mg每晚一次,疗程均为四周。与服药前比,服非诺贝特四周后血清TC、TG、LDL-C分别下降12.77%、43.32%、12.54%,HDL-C升高22.22%;服氟伐他汀四周后血清TC、TG、LDL-C分别下降16.57%、22.35%、12.80%,HDL-C升高15.13%,两组间比较,非诺贝特降TG优于氟伐他汀,氟伐他汀降TC优于非诺贝特,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杨红梅刘晓媛马利祥李松刘向东王爱君
关键词:原发性高脂血症氟伐他丁非诺贝特胶囊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对大鼠心功能及Bcl-2/Bax的影响
2007年
目的验证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与大鼠心功能恶化的程度是否存在直接关系,以及β1-AR自身抗体与Bcl-2/Bax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大鼠血清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于12周、16周检测心功能。同时取心脏做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测Bax/Bcl-2。结果⑴手术组大鼠随着心功能恶化,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P〈0.05)增高及抗体滴度(P〈0.01)明显增高。⑵12周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中Bax及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手术组Bcl-2/Bax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β1-AR自身抗体阳性组Bax高于阴性组(P〈0.05),β1-AR自身抗体阳性组Bcl-2/Bax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手术组大鼠随着心功能恶化,β1-AR自身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明显增高,β1-AR自身抗体阳性组Bcl-2/Bax明显低于阴性组,提示β1-AR自身抗体与心功能恶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马利祥杨新春陈瑾王树岩刘秀兰范谦张智勇张薇薇
关键词:自身抗体基因,BCL-2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PCI术后,观察A、B组的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99、4.353;P=0.030、0.036),而观察A组与观察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治疗后2年,观察A、B组血栓弹力图中的MA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8.752、6.524;均P<0.001),但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3组总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39),其中观察组A、B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69、5.082;P=0.028、0.024),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65岁)STEMI患者(DAPT评分≥2分)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可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小剂量(45mg/次)替格瑞洛并未增加出血发生的风险,仍需长期随�
任琳王倩陈皓赵甲彧马利祥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