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娅娣

作品数:1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9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心理
  • 4篇大学生
  • 4篇心理学
  • 3篇心理健康
  • 3篇理学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2篇道德经
  • 2篇心理健康教育
  • 2篇心理学思想
  • 2篇思想家
  • 2篇无为而治
  • 2篇健康
  • 2篇高校心理
  • 1篇大学生职业
  • 1篇大学生职业生...
  • 1篇大学生职业生...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动力论
  • 1篇新教

机构

  • 13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印第安纳大学

作者

  • 17篇顾娅娣
  • 2篇顾东晓
  • 2篇王晓玉
  • 1篇李建东
  • 1篇孙绍荣
  • 1篇杨颎
  • 1篇张君玲
  • 1篇顾佐佐
  • 1篇张芝
  • 1篇李兴国
  • 1篇胡萍
  • 1篇陈志霞
  • 1篇孙红蕾
  • 1篇张薇
  • 1篇杨雪洁

传媒

  • 2篇情报科学
  • 2篇科教文汇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管子学刊
  • 1篇中学教育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职业时空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心理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3
  • 3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8
2012年
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它以心理剧的理论为基础,融合了我国的本土文化和国情,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一种团队辅导的形式。本文从心理情景剧的概念、技术、过程、意义、实践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顾娅娣陈志霞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情景剧
多维信任视角下数据驱动的在线健康社区患者问诊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在线健康社区进行健康咨询,研究医生主页信息对患者线上问诊的影响,以期了解患者线上问诊时的信息需求,丰富在线健康服务领域的研究,帮助医生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信任源理论和服务质量理论,从技术信任、功能信任、声誉信任和形象信任四个维度构建患者线上问诊模型,收集好大夫在线网站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模型。【结果/结论】医生的技术信任、功能信任和形象信任均正向影响患者线上问诊,其中推荐热度、接诊患者数和医生头像的影响程度更大。高风险疾病患者更在意医生的接诊患者数和服务满意度。【创新/局限】医生头像是取得患者信任的来源之一,但少有研究涉及医生头像,本研究将医生是否上传个人头像作为形象信任纳入模型。但本研究的数据仅来源于一个在线健康社区,未来可以基于多个在线健康社区的医患数据进行研究。
唐敏李兴国王晓玉顾娅娣
关键词:信任理论
“职业锚”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被引量:9
2007年
一、“职业锚”理论 1.职业锚概念的提出 职业锚(Career anchor)的概念是由美国E·H·施恩教授在其1978年出版的《职业动力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要是指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所围绕的中心,是指人最看中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核心的东西或价值观。
顾娅娣
关键词:职业生涯大学生动力论价值观
大学生对于在线MOOC平台心理健康课程持续学习意愿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意义】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在线心理健康课程的出现对于缓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何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线上心理健康课程持续学习意愿,进而提高用户对于平台的黏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在2021年10月-11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收集有效数据338份,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和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内容质量和服务质量影响着用户感知;感知有用性对感知价值有正向影响,感知费用和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有负向影响,感知愉悦性对感知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感知价值对持续学习意愿有正向影响。【创新/局限】本研究从知识内容质量和平台服务质量两个维度探讨了用户对于MOOC平台上心理健康课程的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机制,对增强大学生对于线上心理健康课程的用户黏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晓玉顾娅娣解玉光朱凯旋杨雪洁
关键词:在线课程
“性善论”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论述了“性善论”的思想实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性善论”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启 示三大问题。
顾娅娣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健康信息焦虑对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被引量:16
2023年
[目的/意义]健康谣言、虚假健康信息过载等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信息焦虑和健康信息规避行为,不利于公民的健康信息素养提升和公共健康信息服务的发展。本文致力于深入研究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发生路径,以促进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建设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83个初始概念、15个基本范畴和6个主范畴,融合认知—情感—意动(Cognition-Affect-Conation)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健康信息焦虑与健康信息规避行为互相影响,认知因素通过影响健康信息焦虑进而间接影响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信息因素对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有因果、中介、调节3个作用路径。
顾东晓孙佳月丁庆秀孙红蕾顾娅娣张铭钰
关键词:扎根理论
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张芝李建东杨颎顾娅娣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的注意问题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根据古代思想家的有关言论 ,探讨了他们的注意心理思想 ,即注意的概念 ,特征 ,分心与分散 ,分配与集中 ,注意与感知、记忆、思维的关系 。
顾娅娣
关键词:心理学思想分心
基于AHP的高校心理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2025年
本研究聚焦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旨在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高校心理预警系统。鉴于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上升且现有预警系统存在不足,本研究引入AHP方法。详细阐述AHP原理、在高校心理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可行性,包括系统性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简洁实用等优势,以及心理学和决策理论依据。深入探讨基于AHP的高校心理预警系统构建过程,涵盖系统构建的目标与原则、层次结构模型建立、指标体系确定与权重计算、预警等级划分与阈值设定等内容。同时提出系统实施的步骤与策略、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等措施。该系统具有全面考虑多因素影响、准确反映各因素作用、计算简便且结果直观等优势,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并维护社会稳定。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ims to build a college psych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this study introduces AHP method.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inciple of AHP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advantages of systematic analysi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bination, simplicity and practicality,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sychology and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AHP, including the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the determination of index system and weight calculation, early warning level division and threshold set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
王倩顾娅娣袁贵彬
魏特海墨的创造性思维理论与创新教育
2001年
顾娅娣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