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作品数:60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更多>>
沉积成因Sr/Ba指示的福建潮控海湾全新世沉积环境及海平面意义 被引量:1 2024年 福建沿海多发育潮控型海湾,潮滩平坦宽广,海湾水深较浅,有孔虫等微体生物较为匮乏,且其化石在地层中保存相对较差,致使沉积微相辨识存在一定难度,从而限制了深入理解该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过程及沉积环境响应。本研究拟利用不受保存环境限制的沉积成因Sr/Ba指标,探索其在福建宁德三沙湾地区沉积微相的辨识潜力,并结合AMS 14C年龄,探讨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及区域海平面变化。结果表明:①沉积成因Sr/Ba在三沙湾潮滩和海湾表层沉积物中平均值分别为9.06和20.43,具有显著差异。潮滩沉积物中的Sr/Ba明显高于长江等大河口地区(1~3),这是该区淡水输入量较少、潮滩盐度较高所致,这说明该指标辨识海陆过渡沉积相时需要考虑区域水文特点。②晚第四纪NDGK2钻孔沉积物Sr/Ba自下而上可分为3层(Ⅰ—Ⅲ):层Ⅰ为杂色硬黏土,Sr/Ba比值全孔最低(均值5.29),但也高于淡水环境,推测为前期海相沉积物的暴露改造;层Ⅱ—Ⅲ均为深灰色黏土,其中层Ⅱ均值为10.77,接近潮滩相;层Ⅲ均值为全孔最高(13.44),接近海湾相。结合AMS 14C年龄可知,NDGK2钻孔的河漫滩-潮滩-海湾沉积相演化受控于全新世海平面上升过程,潮滩相形成于约8.9 cal.kaBP,当时该区海平面大约在−21.0±2.5 m,最大海泛面出现于约8.2 cal.kaBP,之后出现了长达6 ka的低沉积速率时期,直至约2.2 cal.kaBP海湾内加速沉积。③该区15个钻孔全新统底部Sr/Ba均显现出明显的潮滩相特征,这为重建区域全新世相对海平面提供了可行性。 陈能 邱彬焕 张杰 余欢 刘演 El Said Shetaia 孙千里 于俊杰 陈静关键词:沉积环境 海平面变化 全新世 一种新型吡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吡哆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吡哆素衍生物具有如通式III、IV、V所示的结构:<Image file="DDA0000759971040000011.GIF" he="39" imgContent="u... 赵宝国 陈静 石力敏 刘勇 杨琴 陈剑锋 田家昕 陶创安 李波 许东芳文献传递 高校志愿项目育人功能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2年 高校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其价值引领、道德修养、知识见识、综合素质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志愿项目的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应该搭建育人体系,培育品牌项目,强化身份认同,重视培训与日常管理以及大学生的综合反馈。 陈静关键词:育人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 基于ArcGIS的动态显示模型开发与应用 本论文参考各类资料,对时空数据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两类,并对两类时空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动态显示模型进行分类,按观察对象的变化情况分为位置动态变化模型、类型动态变化模型和综合变化模型三类,并对各类模型作了介... 陈静关键词:时空数据 台风路径 文献传递 基于尼罗河下游钻孔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的全新世流域水文气候变化 2025年 全新世期间尼罗河流域的水文波动剧烈,深刻影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剖析该流域过去的水文气候变化,对现代社会的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针对尼罗河下游法尤姆盆地FA-1和三角洲B-1钻孔沉积物粒度进行端元分析和周期性解析,旨在揭示近1万年来流域水文波动特征及气候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两个钻孔沉积物中分离出的3个粒度端元,分别和尼罗河下游地区流域泥沙输入及风沙活动相关,其垂向变化指示出尼罗河流域从全新世早-中期的湿润期向晚期干旱气候的转变。全新世晚期,两个钻孔沉积物组分反映的区域水动力差异说明该时期人类活动对局地环境具有显著改造作用。针对粒度端元的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百年尺度上,尼罗河流域全新世水文波动周期主要为~400 a、~200 a与~150 a,与印度洋季风周期较为吻合,印证了印度洋季风对尼罗河流域水文的调控作用;在千年尺度上,尼罗河径流量呈现出与大西洋热盐环流一致的周期,反映出大西洋水汽输送对尼罗河流域水文环境的重要影响。这些发现提供了尼罗河流域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探讨了其复杂的驱动机制,为理解尼罗河流域水文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管静岚 战庆 赵小双 Alaa Salem Said Shetaia 刘演 孙千里 李茂田 陈中原 陈静关键词:小波分析 男子散打运动员赛前专项耐力评定手段与训练方法研究 本研究以上海体育学院男子散打队参加2010年全国散打锦标赛备战训练的1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国家一级及健将运动员6名作为优秀组,国家二级及以下运动员6名作为普通组。通过功率自行车测试和角力、实战、沙袋训练的测试,准确评... 陈静关键词:男子散打 赛前 文献传递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024年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的大型河口三角洲,由于其发育背景特殊、地质环境系统不稳定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地面沉降较为显著,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从监测技术和成因机理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现状:(1)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受新生地层自然压实、人为建筑重力压实、河流陆源输入减少、地下水与卤水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以及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需要更详细、更系统地研究,特别是定量分离人为与自然因素在地面沉降的贡献方面,需要与其他学科如地质、岩土、力学、数学等交叉进行综合定量分析;(2)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长时空尺度的持续监测与分析、历史周期分析与未来判断分析需加强,尤其要重视海陆相互作用对地面沉降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的研究;(3)地面沉降勘查、监测和精度研究及沉降评估和环境影响监测研究,尤其是海岸带退蚀与地面沉降之间的耦合关系等问题仍待深入。在今后研究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理论模型的深入探究和新技术方法的实践,机理研究应扩展至多种模型研究;预测灾害时,应扩展到与地面沉降问题较为紧密的地面开裂、断层以及地裂缝等研究上。此外,还应对地面沉降的社会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和实际应用。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现象,可为有效地实施三角洲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 陈瑞瑞 孙颢月 朱紫若 蒋雪中 陈沈良 陈静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地面沉降 海陆相互作用 上海市闵行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林逢春 刘家欣 杨凯 韩晓非 喻文希 余梅 周庆江 张勇 孔翔 陆慧萍 王冬兴 张燕锋 郭运功 吕永鹏 吴玫玫 任丽琼 刘琳 黄小芳 蒋文燕 吴阿娜 王东宇 李博 陈静 根据《闵行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已被列为闵行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为全面系统指导闵行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与闵行区环境保护局联合...关键词:关键词:循环经济 西辽河流域中晚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及其对农牧业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气候变化是人类文明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中国东北西辽河流域地处季风气候敏感带,早中全新世以来古文化演替频繁,具有研究气候变化与早期农业文明响应的重要价值。本文基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XLW)剖面高精度年代学框架开展多种气候代用指标分析,重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结果显示,距今5.0 ka以来研究区经历了冷干—暖湿—冷干的气候演变过程。5.0—3.7 cal. ka BP期间,磁化率、烧失量等指标的低值反映了气候由全新世大暖期向冷干环境的转变,可能与东亚夏季风的衰退有关。该时期红山文化衰退,逐渐被以渔猎和农业并重的小河沿文化所取代,东北地区遗址数量有所减少并出现明显南偏。3.7 cal. ka BP后,磁化率、烧失量等指标的高值指示了夏季风的增强,水热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旱作农业的发展,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阶段东北地区出现人口大爆发,遗址数量达到峰值。2.8 cal. ka BP后,磁化率与烧失量波动降低,表明夏季风波动频繁,气候逐渐转冷干,水热条件的衰退可能导致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旱作农业的退化与游牧业的发展,且遗址分布出现南偏。 何瑾 刘演 田彦国 王泽 肖鑫 姜锋 刘韬 孙千里 陈静 李茂田 陈中原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气候演变 多层CPO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氯过氧化物酶(Chloroproxidase,CPO)是一类用途广泛,催化类型较多的蛋白酶。本论文借鉴了实验室积累的研究基础,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不同层数CPO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为进一步... 陈静关键词:氯过氧化物酶 修饰电极 电化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