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 目的:了解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阅读近几年的文献,总结并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结果: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正日渐兴起并逐渐深入,随着经济、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其应...
- 李慧陆秋蓉范旦谢静陈静温川飙
-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化
- 基于临床数据BI分析系统的基层中医师治疗胃痛的辩证及用药规律研究
- 利用BI分析系统及其方法对基层中医院罗江县中医院等胃痛病1年的临床诊疗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罗江县中医院医师治疗胃痛临证常用药物、用药特点及常用对药总结,与临床基本吻合。临床数据BI分析系统中2014年04月-2015年0...
- 陈静贾帅温川飙
- 关键词:胃痛临床药理
- 管灸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家兔Grb2、K-Ras表达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管灸促损伤面神经修复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建立家兔面神经压榨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切片观察治疗后各组面神经组织形态改变,并运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面神经Grb2、K-Ras蛋白的表达。结果:①面神经组织形态改变:管灸组面神经仍可见少量空泡性变,神经纤维直径变细,髓鞘较正常变薄,但程度低于模型组和热疗组,且热疗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②Grb2、K-Ras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管灸组Grb2、K-Ras蛋白表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热疗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管灸能上调面神经损伤家兔Grb2、K-Ras蛋白表达,增强NT-Trk信号在胞内转导的MAPK/ERK1/2途径,以促进损伤面神经的修复再生。
- 陈静宋军田丰玮肖雪张献文杨金蓉
- 关键词:管灸面神经损伤K-RAS
- 基于“玄府郁闭,气液失调”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被引量:7
- 2021年
- 文章以玄府郁闭、气液失调为理论基础,开玄解郁、缓急止痛法为治疗基础,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中医个体化治疗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风药,以期为临床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 范锡义肖静陈静谢欣吴芹萍唐太春陈敏
- 关键词:IBS风药辨证论治
-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喉罩全麻对环状混合痔切除术临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喉罩全麻在环状混合痔切除术临床并发症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环状混合痔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按1∶1随机分为2组即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喉罩全麻组(观察组)和单纯喉罩全麻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全麻诱导前30 min至术毕持续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术后连续3 d间断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刺激穴位选取双侧合谷、内关穴,两组患者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监测2组患者术后4、8、12、24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2组患者术后4、8、12、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2组患者术后安置尿管、大便困难例数。结果:观察组术后8 h、12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对照组稳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8 h VAS疼痛评分、术后尿潴留、大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喉罩全麻可增强患者环状混合痔切除术镇痛效果,减少术后尿潴留及大便困难等临床并发症,并能提高术后舒适度和麻醉安全性。
- 陈静吴芹萍范锡义唐太春宋曦霍兰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全身麻醉并发症
- 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美沙拉嗪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症候疗效,对肠道黏膜的修复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陈静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加味葛根芩连汤大肠湿热型美沙拉嗪临床疗效
- 中日医学界“未病”认识源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采取文献梳理法,比较研究中日双方各时期对"未病"的认识。战国时期以前,日本汉方大多沿袭中医对"未病"的认识,近现代其认识发生变化。战国、江户时期,汉方医家从日本国情出发,防治未病,部分医家用新的理论体系解释未病,还体现出浓重的儒学色彩。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江户时期的时代需求和日本人的实用主义民族心理。现代未病认识中国仍然以经典理论为主要依据,而日本汉方医多借用西医体检数值和患者自我感觉来界定未病,虽简单易懂,但局限了未病的理论内涵。在今后的治未病理念大众普及乃至中医药文化传播道路上,应在简化复杂理论促进大众理解的同时,保持住传统经典的精华和特色。
- 陈静陆烨
- 关键词:中医汉方未病源流
- 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功能性腹胀从肺论治被引量:5
- 2021年
- 功能性腹胀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晰,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在功能性腹胀的诊治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现代医家主要从肝脾胃三脏进行论治,很少及肺。以《黄帝内经》中"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作为切入点,从肺主气、肺主治节、肺在志为悲,肺肠表里关系四个方面论证了从肺论治功能性腹胀的可行性,并附医案一则,以期为临床诊治功能性腹胀提供新思路。
- 吴芹萍陈静谢欣范锡义唐文静陈敏
- 关键词:功能性腹胀从肺论治
- 虎杖育种关键技术初步研究
- 中药虎杖为蓼科植物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和根茎。随着虎杖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提高和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虎杖资源相关的各项研究已受到重视,本论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
- 陈静
- 关键词:虎杖抗旱育种生理指标
- 老中医刘述哲治疗咳嗽用药经验
- 2016年
- 通过门诊HIS数据挖掘系统,对刘述哲老中医师的1年门诊处方中有关咳嗽病5582次处方用药种类、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并通过EXCEL及统计学软件SPASS 21.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其在治疗咳嗽病中的用药特点及常用药物。将分析结果结合临床知识,得出刘老用药特点为:重化痰轻止咳,宣降相因、以降为主,清热化痰为基本原则。总结其常用7对对药为瓜蒌皮、半夏;僵蚕、地龙;柴胡、黄芩;薄荷、山豆根;浙贝母、桑叶;桑叶、菊花;龙骨、牡蛎。
- 陈静裴敬温川飙
- 关键词:咳嗽用药特点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