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口腔
  • 6篇护理
  • 3篇心理
  • 3篇血管
  • 3篇内科
  • 2篇动脉
  • 2篇心内科
  • 2篇循证
  • 2篇循证护理
  • 2篇优势菌
  • 2篇重症
  • 2篇细胞
  • 2篇腺细胞
  • 2篇疗效
  • 2篇门诊
  • 2篇口腔科
  • 2篇口腔门诊
  • 2篇护理质量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细胞

机构

  • 26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佳木斯市第二...

作者

  • 26篇陈艳红
  • 5篇孙仲楠
  • 4篇李亮
  • 3篇徐红滨
  • 3篇王岩
  • 3篇孙海萍
  • 2篇兰晓波
  • 2篇杨光
  • 2篇王秋红
  • 2篇金贞玉
  • 2篇马冲
  • 2篇史滨伟
  • 2篇孙淑明
  • 2篇张瑞
  • 2篇王亦薇
  • 2篇李贤厚
  • 2篇张秀兰
  • 2篇黄丽华
  • 2篇李慕
  • 1篇丁笑莉

传媒

  • 9篇黑龙江医学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1999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对P.g拮抗作用的微生态学研究
马晟利孙德钢朱丹韩颖陈艳红孙仲楠李亮郝来群吴双燕王建平
该课题采用国际先进的放免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酶联免疫技术与联合病理技术及AP-PCR技术进行基础与临床两方面实验研究,认为韦荣氏球菌在引起牙周炎中起重要作用。先后完成牙周炎病因及发病机理的微生态学研究,并对1108名健...
关键词:
关键词:口腔微生态优势菌拮抗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
1999年
陈艳红董壮矾王寒冰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尿激酶静脉溶栓大剂量疗效
多曲方丝弓矫治过程中的牙周维护
章淑艳陈艳红赵云霞
关键词:多曲方丝弓牙周维护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
文献传递
应用2种修复方法保存残冠的疗效观察
2003年
徐春晖陈艳红徐红滨郝晶华
关键词:口腔医学
必压生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陈艳红司丽娟王岩
关键词:硝酸甘油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管加压素商品名
循证护理在心内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护生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实习学生48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4人采用循证教学方法,对照组24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评分并比较优良率。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循证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循证教学方法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大多数护生对循证教学方法持欢迎态度。结论:循证教学方法能够激发护生学习、科研及工作的兴趣,有效的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和护理质量。
陈艳红刘立军安晓芳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生临床带教护理质量
儿童口腔科医患关系的特点被引量:1
2006年
孙仲楠李亮陈艳红
关键词:儿童口腔科医患关系口腔科医生年龄差异儿童心理
心理护理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研究
2020年
进行心理护理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研究。方法:针对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分析,并将其中的102例患者依据是否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组研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患者为研究组。结果: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程度统计时,研究组的分值与概率均较高,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时,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并且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林霞马冲陈艳红姚爽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及防护对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咨询、查询医院感染上报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10年1-12月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暴露后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结果口腔科医务人员共计36人,发生职业暴露26人,发生率为72.22%;其中护士5人占19.23%,医师4人占15.38%,实习学生10人占38.46,技工6人占23.08%,保洁员1人占3.85%;工作年限<2年的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数最多,占69.23%;26人中有23人(88.46%)为针刺伤和锐器伤,3人(11.54%)为黏膜接触;所有人暴露后均能够正确处理伤口,医院感染管理科均进行跟踪随访,无1例感染发生。结论应制定并健全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增强安全防护的意识,保障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
陈艳红郝慧敏刘颖
关键词:口腔科医务人员防护对策
实验性创伤对牙髓组织的影响
2004年
史滨伟刘英群陈艳红徐红滨
关键词:动物实验组织病理牙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