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吲哚菁绿试验术前评估脾切断流术
- 潘洁唐哲李捷张弓赵永福陈小红张水军
- 26例儿童病毒感染后双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护理
- 2024年
- 总结26例低温天气病毒感染后双侧足趾神经病理性疼痛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主要内容如下:控制症状,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病人认知,强化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调动积极情绪。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26例病人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 高月陈小红卜慧莲刘青颖
- 关键词:儿童神经病理性疼痛足痛病毒感染
- 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障碍量表(C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pitzer)]。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048,-8.128,-5.477;P<0.01),观察组依从性评分及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生活前景认识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68,8.639,6.911,12.485,9.935,8.367;P<0.001)。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 陈小红孟艳艳马君芳韩林俐赵静
- 关键词:颅脑损伤心理状况神经功能
- 肝癌TACE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后的护理方法、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某省级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18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1.2±7.8...
- 左素霞陈小红
- 关键词:肝癌TACE术护理
- 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认知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48 h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进行超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NIHSS)、认知功能(LOTC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后48 h,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LOT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后48 h,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LOT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术后48 h,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马君芳孟艳艳刘海红邓华陈小红翟一轩
-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 一例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职业防护
- 目的:对护士发生的一例针刺伤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护士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方法。方法:介绍一例护士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针头刺伤的职业暴露事件,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包括护士违反工作流程、操作不规范、用物准备不齐、护士职业暴露风...
- 陈小红
-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
- 疼痛管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结果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疼痛科住院治疗的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以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结果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干预方案。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出院后均随访12个月。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NPS评分和PSQI评分时间因素及时间因素与组间的交互作用;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随访3个月时的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包含焦虑分量表(HADS-a)和抑郁分量表(HADS-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随访12个月时的三叉神经痛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NPS评分和PSQI评分时间因素及时间因素与组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PS评分、PSQI评分随着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分组的不同而不同;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NRS、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DS评分中的HADS-a和HADS-d评分分别为(8.68±1.29)分、(6.59±1.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4±2.17)分、(7.96±2.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SRS评分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评�
- 薛营陈小红尼晓丽
- 关键词: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疼痛管理三叉神经痛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 信息化出院随访系统在癌痛患者出院和门诊随访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信息化出院随访系统在癌痛患者出院和门诊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宣教与门诊随访,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化出院随访系统进行出院宣教和门诊随访,均随访3个月。随访3个月后,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并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于干预前及随访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对镇痛效果、健康教育、回访方式的满意度)。结果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及疼痛缓解程度有效率分别为90.00%、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为(14.38±2.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1±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镇痛效果、回访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92.50%、90.00%、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55.00%、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出院随访系统在癌痛患者出院和门诊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朱玉萍陈小红刘宁宁王涛
- 关键词:癌痛出院随访门诊随访
-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 2016年
-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治疗后大量腹水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38例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大量腹水形成将患者分为腹水组和无腹水组,从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术前有无腹水、乙肝病毒定量、手术方式等方面分析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共有32例患者形成大量腹水,两组患者在术前肝功能分级、乙肝病毒定量、手术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性别、年龄、术前有无腹水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2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腹水消失,7例患者腹水得到有效控制后带腹腔引流管出院。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大量腹水形成与术前肝功能分级、乙肝病毒定量及手术方式有关,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腹水的形成,提高治疗效果。
- 陈小红张怡王迪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大量腹水护理
- 1例输注肾上腺素所致静脉炎患者的循证护理
- 目的:为1例因输注肾上腺素导致静脉炎患者制定合理辅助治疗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按照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然后通过计算机检索ACP Journal Club、PubMed、MEDLINE、CNKI等数据...
- 陈小红
- 关键词:静脉炎肾上腺素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