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俯卧分腿位多镜联合治疗肾结石合并集合系统旁囊肿短期随访报告
- 宋超杨嗣星吴天鹏陈亮
- 湖北地区肠球菌体外耐药监测与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监测湖北地区肠球菌耐药性并对耐药株进行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 9所大型综合医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 3 3 5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以“WHONET4”软件分析 ;并以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分型法 (RAPD)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对耐氨苄西林肠球菌 (ARE)分离率 17.0 % ,对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 AR)分离率 3 8.2 % ,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分离率为 0 % ,HL AR合并 ARE的分离率为 5 .4% ,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 (VIE)分离率 2 .1% ;2 1株 ARE分为 16型 ,43株 HLAR分为 2 6型 ,7株 HLAR合并 ARE分为 5型。结论 湖北地区肠球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其感染在本地区呈散在流行态势 ;临床微生物室应严密关注多重耐药肠球菌的产生及播散流行。
- 彭少华陈亮施菁玲李丛荣吴晓翠李栋李艳
-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基因分型流行病学
- 下丘脑室旁核内mTOR信号通路在性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
-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内mTOR信号通路在性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正常的雄性SD大鼠甲醛灌注固定脑组织,取脑切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下丘脑PVN中mTOR和nNOS的表达分布。运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性...
- 刘凌琪吴天鹏陈亮钱辉军杨嗣星
- 关键词:下丘脑MTOR信号通路性行为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手术时间与术后肾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单中心42例回顾性研究
-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手术时间与术后肾功能恶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利用输尿管软镜治疗的孤立肾结石患者,随访1年,将术后1年内血肌酐无明显升高(P>0....
- 廖文彪杨嗣星宋超熊云鹤陈亮孟令超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孤立肾手术时间肾功能肾结石
- IL-17R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诱导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滑膜细胞分化方向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对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滑膜巨噬细胞(Mφ)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切除小鼠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建立创伤性实验性关节炎的小鼠模型,检测IL-17RA特异性适配子RA10-6在体外对Mφ和FL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结果一定剂量的RA10-6作用小鼠滑膜巨噬细胞以后,可以升高细胞分化簇CD206分子表达水平,降低CD16/32分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促进巨噬细胞的人精氨酸酶1酶活性,同时对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CD163,树凝素-1分子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A10-6的作用下,小鼠滑膜巨噬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0显著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呈一定程度增加,但是增幅没有白细胞介素-10明显,而白细胞介素-12显著降低。RA10-6作用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以后,可以升高CD248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CD9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适配子对细胞尿苷二磷酸葡糖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呈促进作用;在RA10-6的作用下,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趋化因子配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RA特异性适配子RA10-6通过诱导滑膜巨噬细胞表型改变,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关节炎的进程。
- 吴煌李永忠李冬青陈亮
- 关键词:适配子白细胞介素-17骨关节炎
- 半可视化扩张技术在超声引导经皮肾通道建立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半可视化扩张技术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UG-PCNL)通道建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平均(33.2±8.9)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6.3~25.6 kg/m^(2),平均(20.7±2.3)kg/m^(2);左肾结石25例,右肾结石20例;肾盂结石28例,肾下盏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10例;结石最大径2.1~3.5 cm,平均(3.2±1.3)cm。45例患者全部采用一期单通道UG-PCNL并成功完成。术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目标肾盏,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针进行穿刺,记录穿刺深度;穿刺成功后置入J形导丝,采用18Fr扩张器沿导丝进行扩张,扩张深度为穿刺深度;沿导丝置入带有镜上扩张器(dilator on scope,DOS)的输尿管镜,直视下进入集合系统,一手稳定镜体,另一手将扩张器/鞘沿镜体推入集合系统,当扩张器前端越过镜体时,停止扩张,并推入扩张鞘,完成通道建立。采用输尿管镜或肾镜联合钬激光进行碎石。术后常规留置F6双J管及肾造瘘管,留置导尿管3 d。术后第3天复查腹部平片了解碎石情况及双J管位置。结果:本组45例中,41例一期完成清石,一期清石率为91.1%(41/45);4例有残留结石,术后行二期软镜碎石术。通道建立时间为287~452 s,平均(425.4±25.9)s;穿刺时间为31~86 s,平均(68.5±17.2)s;手术时间为23~185 min,平均(71.5±18.4)min。术后2 h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5.2~19.7 g/L,平均(8.7±6.4)g/L。12例出现轻微血尿,17例出现腰痛,2例出现术后发热(>38.5℃),无输血及介入性动脉栓塞病例。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为一水草酸钙结石21例,二水草酸钙结石9例,混合结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5例。41例一期清石患者中3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结石无复发。结论:采用半可视�
- 宋超宋钱林熊云鹤廖文彪陈亮禹刚吴天鹏杨嗣星
- 关键词:尿石症
- 加速康复外科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6
- 2021年
-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其损伤后严重影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也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获得理想的关节功能,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住院时间及患者住院满意度评分。该临床研究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参与患者均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①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1,24 h及2,3,7 d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②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患侧膝关节术后活动度恢复到30°,60°,90°,120°所需的时间均显著小于传统治疗组(P<0.05);③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④加速康复外科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治疗组(P<0.05);⑤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住院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⑥结果表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术期,较传统的围术期管理具有减轻患者焦虑、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加速恢复肢体功能等多方面的优势。
- 孙凯陈蕾麦瑶胡花陈亮钟俊胡勇邱波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交叉韧带膝关节镜康复
- 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比较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比较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与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需行膀胱镜检查或取出双J管者。排除标准:泌尿男性生殖系急性感染、结核性膀胱挛缩、膀胱容量<50ml或尿道狭窄者;不能采取膀胱截石位者;女性月经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对照组采用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日本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两组患者行膀胱镜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双J管取出。主要有效性指标为整体影像合格率,次要有效性指标为操作成功率、操作性能评分、手术时间,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器械缺陷率。结果最终纳人188例,试验组95例,对照组93例。两组性别(男/女:58/37与62/31)、年龄[(48.4±13.0)岁与(48.7±12.6)岁]、体质指数[(24.1±2.5)kg/m^(2)与(24.3±3.2)kg/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整体影像合格率[93.68%(89/95)与96.77%(90/93),P=0.52]、操作成功率[100.00%(95/95)与98.92%(92/93),P=0.49]、操作性能评分[(14.41±0.93)分与(14.56±0.84)分,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仅行膀胱镜检查者(64例和65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5.3±2.6)min和(15.4±3.3)min(P=0.93),行膀胱镜检查+双J管取出者(31例和28例)手术时间分别为(21.0±3.2)min和(21.7±3.9)min(P=0.6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42%(8/95)与9.68%(9/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两组均未发现器械缺陷。结论国产�
- 夏樾潘宗玮陕光陈斌雷鸣廖文彪陈亮孟令超熊云鹤郑红钱辉军吴天鹏杨嗣星
- 关键词:膀胱镜检查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与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213例临床资料,其中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147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66例,...
- 刘凌琪陈亮吴天鹏钱辉军杨嗣星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镜腹腔镜
- 尖部优先纽扣电极-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在治疗体积≥8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总结尖部优先等离子纽扣电极-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尖部优先-TVEP)在治疗≥8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尖部优先-TVEP的65例体积≥80 mL 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变化。本组65例,年龄63~85岁,平均(73.4±8.3)岁。均因进行性排尿困难或血尿入院,经术前前列腺磁共振测得前列腺平均体积为(89.2±11.2) mL,患者术前平均IPSS评分为(25.4±4.2)分;平均Qmax为(9.0±4.2) mL/s;平均PVR为(87.2±22.5) mL。术前2 d内平均Hb值为(148.4±67.3) g/L。术前采用前列腺磁共振对前列腺尖部形态进行测定,根据文献分型发现65例中A、B、C及D型病例分别为6例(9.2%)、31例(47.7%)、11例(16.9%)及17例(26.2%),术中根据尖部形态调整手术策略。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8.5±23.7) min;平均剜除时间(42.4±11.7) min;平均旋切时间(15.9±7.7) min。平均剜除重量为(68.9±35.8) g,无中转为TURP病例。术后24 h平均Hb值为(139.8±54.2) g/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所有病例术后无需输血。患者术后3个月平均IPSS评分为(8.9±7.5)分,平均下降值为16.5分;术后3个月平均Qmax为(21.8±5.7) mL/s,平均下降值为9.5 mL/s;术后3个月平均PVR为(10.5±7.7) mL,平均下降76.7 mL,IPSS评分、Qmax及PV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冲洗膀胱时间12~24 h。住院时间为5~7 d,平均6.7 d。本组术后1周拔出尿管后,1例尿失禁患者,随访2周后无尿失禁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尖部优先-TVEP在剜除的最初阶段即切断了外括约肌与腺瘤之间的连接组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括约肌,对于治疗体积≥80 mL BPH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
- 宋超熊云鹤廖文彪孟令超陈亮禹刚杨嗣星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