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捷
- 作品数:55 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沙利度胺联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效果评估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沙利度胺联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沙利度胺治疗AS患者72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PGA、脊柱痛VAS、夜间痛VAS、枕墙距、扩胸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离、ESR、CRP和BASDAI等评估指标。结果:联合治疗后患者PGA、脊柱痛VAS、夜间痛VAS、ESR、CRP、BASDAI在第4周即有改善,治疗8周时,与基线相比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24周和48周分别有41例(56.94%)和44例(61.11%)患者达到BASDAI50改善。6例(8.33%)出现轻度的转氨酶升高。结论: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沙利度胺联合治疗AS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好。
- 郭根凯达展云朱欣航钱捷曹海霞夏云飞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沙利度胺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细胞亚群特征
- 2025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44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LD诊断标准将其分为RA合并ILD组(RA-ILD组)120例和RA不合并ILD组(RA组)224例,比较RA-ILD组和RA组间的临床特征;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的影响因素。结果与RA患者相比,RA-ILD患者多见于男性,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吸烟率更高(P<0.05)。RA-ILD患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高滴度阳性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AST、肌酐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高于RA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低于RA患者(P<0.05)。RA-IL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总T细胞百分比[68.65%(62.22%,76.78%)]低于RA患者[71.88%(65.83%,78.39%)](Z=-2.26,P=0.024),CD4^(+)T细胞百分比[40.20%(32.10%,45.23%)]低于RA患者[46.50%(39.74%,53.19%)](Z=-6.29,P<0.001),CD4^(+)T细胞计数[486.50(324.25,636.75)个/μl]低于RA患者[564.50(438.25,752.00)个/μl](Z=-4.50,P<0.001),CD4^(+)/CD8^(+)水平[1.86(1.26,2.18)]低于RA患者[2.03(1.40,2.94)](Z=-2.79,P=0.005),B细胞计数[127.00(78.00,207.25)个/μl]低于RA患者[163.50(91.25,231.50)个/μl](Z=-2.11,P=0.035)。RA-IL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NK细胞百分比[19.72%(13.14%,25.83%)]高于RA患者[12.55%(8.23%,17.80%)](Z=6.13,P<0.001),NK细胞细计数[182.50(109.00,293.75)个/μl]高于RA患者[156.00(89.00,194.75)个/μl](Z=3.17,P=0.002),CD8^(+)T细胞百分比[25.10%(18.74%,29.86%)]高于RA患者[22.27%(17.32%,29.21%)](Z=2.00,P=0.046)。RA-ILD患者影像学分型发现,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较为常见,其次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UIP的CD8^(+)T细胞计数及百分比表达水平高于NSIP,CD4^(+)/CD8^(+)表达水平低于NSIP(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值(95%CI)=2.888(1.556,5.360),P=0.001]、年龄[OR值(95%CI)=1.065(1.033,1.098)
- 崔爽关心雨徐慧陆智敏陈媛媛达展云钱捷
- 关键词:细胞亚群
- 膜型狼疮肾炎中Podocalyxin与Nephrin的表达
- 达展云曹海霞郭根凯钱捷顾志峰
- 江苏省系统性红斑狼疮十年临床转归分析
- 达展云张育谭魁麟李晶陈志伟丁翔钱先陶娟王美美孙凌云顾志峰郭根凯钱捷邹耀红潘文友王向党潘解萍张缪佳
- 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抗MDA5+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4月—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33例抗MDA5+皮肌炎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肌无力、典型皮肤损害、雷诺现象、技工手、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尤其是抗体检测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眶周皮疹阳性和阴性生存结局的差异。结果:抗MDA5+皮肌炎33例患者中男14例,女19例;发病年龄(52.4±10.7)岁,其中生存组24例(72.7%),死亡组9例(27.3%)。生存组眶周皮疹的发生率高于死亡组(P=0.005)。12.1%的患者检测到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60.6%的患者检测到与肌炎相关性自身抗体,其中54.5%的患者检测到抗Ro52抗体,抗Ro52抗体阳性与并发ILD独立不相关(P=0.375)。剔除非因病死亡1例,抗MDA5+皮肌炎死亡率为25.0%,死亡组在5个月内死亡7例(87.5%),死因均为ILD引起的呼吸衰竭。眶周皮疹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MDA5+皮肌炎5个月内死亡率极高,≥5个月的患者死亡率将大大下降。眶周皮疹是抗MDA5+皮肌炎患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应重点关注无眶周皮疹的患者,早期积极强化免疫抑制治疗,以提高抗MDA5+皮肌炎患者生存率。同时应重视抗MDA5+皮肌炎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
- 陈燕烽钱捷达展云
- 关键词:皮肌炎间质性肺病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调查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信念和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制定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风湿病用药依从性问卷(CQR)及服药信念量表(BMQ)对17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仅33.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好;患者服药信念中位数为1分;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服药信念及药物毒性(P<0.05,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服药信念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应加强对患者服药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服药信念,减少药物毒性等方面的顾虑,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 孟云蛟徐旭娟吴红莲顾志峰钱捷王鸣宇钱璇栢婷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服药依从性药物毒性
-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 2024年
-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外分泌腺受累和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并伴有全身并发症(如肺部疾病、肾损伤、淋巴瘤等)。然而,S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治疗效果的差异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就S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SS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 石燕楠徐蕊钱捷达展云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辅助性T细胞17间充质干细胞B细胞激活因子
- Heymann肾炎受体相关蛋白羧基端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对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Heymann肾炎(HN)受体相关蛋白(RAP)羧基端抗原决定簇在H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PCR及分子克隆技术,构建RAP全长和羧基端多肽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表达融合蛋白,制备针对RAP全长和羧基端融合蛋白的抗血清,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在肾组织中的定位。利用该抗血清制备两种HN模型,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表达和分布,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RAP1083/324,表达了RAP全长(相对分子质量,70×10^3)和羧基端(40×10^3)的融合蛋白,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血清,免疫荧光显示制备的两种抗血清均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高亲和性。利用两种抗血清成功制备了HN模型,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分别达(21.31±4.15)mg和(19.054±3.72)m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phrin在RAP324诱发的大鼠HN肾组织中表达较RAP1083嘲中减弱明显。结论Heymann肾炎RAP羧基端存在病理性抗原决定簇,能够诱发大鼠HN模型。nephrin在两种HN中表达减少,推测RAP作用机制与减少肾小球内nephrin的表达有关。
- 达展云范亚平施岚钱捷郭根凯管青聪陈桢
- 关键词:HEYMANN肾炎受体相关蛋白羧基端足细胞NEPHRIN
- SLE患者抗载脂蛋白A-I抗体的检测及其对细胞内胆固醇外流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中抗载脂蛋白A-I(Apo A-I)抗体的阳性率及其可能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5例SLE患者抗Apo A-I抗体,以64例正常人为对照;用抑制试验研究Apo A-I aa74- 105肽段能否抑制抗ApoA-I多抗和单抗IS4与Apo A-I的结合;并观察抗Apo A-I多抗和单抗对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SLE患者中存在抗Apo A-I抗体,阳性率为16.6%;肽段aa74-105能够抑制抗Apo A-I抗体与Apo A-I的结合;抗Apo A-I抗体在体外能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实验表明,SLE患者的抗Apo A-I抗体可能通过和Apo A-I功能区中的部分氨基酸结合,影响Apo A-I的功能而抑制细胞胆固醇流出,促进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李树杰陈晓翔钱捷曾婷顾越英陈顺乐杨程德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抗体狼疮
-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25例SLE(男性38例,女性287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将男性SLE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与女性SLE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在肾外临床表现方面,男性多浆膜腔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关节痛、蝶形红斑、口腔溃疡、神经精神狼疮的发生率均明显较女性低,非感染性发热、脱发、光过敏、雷诺现象的发生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肾脏受损方面,男性患者肾脏损害发生早,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1年内误诊为原发性肾脏病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③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男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较女性高,而抗ENA总抗体、抗Sm抗体、贫血及高1球蛋白血症发生率男性明显较女性低,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RNP抗体阳性率、C3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及白细胞减少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SLE以肾损害发生早、误诊率高-肾外临床表现不典型为特点,临床上要注意男性SLE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达展云钱捷范亚平钱桐荪
- 关键词: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