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肺
  • 4篇单肺通气
  • 4篇肺通气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高渗氯化钠
  • 2篇炎症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细胞
  • 2篇内窥镜
  • 2篇窥镜
  • 2篇病理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近视
  • 1篇导管
  • 1篇底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换
  • 1篇信号转换器

机构

  • 13篇遂宁市第一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金涛
  • 7篇章沐曦
  • 6篇黎旭
  • 4篇周金红
  • 3篇吴海星
  • 2篇张伟
  • 2篇黄勤
  • 1篇刘勇恩
  • 1篇袁芳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均为单眼发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后合并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增加,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显著,视力恢复得好且安全性高。
章沐曦金涛周金红吴海星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手术区成纤维细胞广泛增殖、胶原沉积、滤过泡瘢痕形成,最终导致建立的房水引流通道再次阻塞。为预防术后瘢痕的形成,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其治疗措施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目前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的进展,如丝裂霉素等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但这些治疗药物均有其不足之处,且药物副作用大,故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仍是青光眼方面研究的重点,在瘢痕形成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故研究相关的细胞因子能为预防滤过泡瘢痕化提供新的思路。此文将与青光眼术后瘢痕形成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
章沐曦陈银洪吴海星周金红金涛
关键词:青光眼瘢痕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
蛇形管内窥镜在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观察蛇形管内窥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拟行双腔气管插管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蛇形管内窥镜组(A组)和听诊组(B组),每组30例。插管成功后A组使用蛇形管内窥镜插入双腔导管的主管内观察导管前端位置,调整导管前端到合适的位置并妥善固定;B组单纯使用听诊法听诊双肺呼吸音调节导管深度。比较两组用时和调整后单肺通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调整导管时间比较,A组用时明显短于B组,并且开胸后肺叶萎陷良好例数A组也较B组多(P<0.05)。结论蛇形管内窥镜可以方便快捷地用于双腔气管插管的定位,其定位准确性优于单纯使用听诊法。
金涛黎旭章沐曦
关键词:内窥镜单肺通气双腔气管插管
中医综合疗法在延缓青少年单纯性近视患者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在延缓青少年单纯性近视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青少年单纯性近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宣教联合光学矫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疗法,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和调节参数;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近视进展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上升,屈光度均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眼轴均增长,调节灵敏度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角膜曲率、相对调节、调节幅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近视进展率(60.00%)显著低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起到调节青少年单纯性近视患者视力的作用,延缓近视进展的速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章沐曦周金红张伟黄勤金涛
关键词:眼科单纯性近视青少年耳穴压豆视力
Endoglin重组蛋白对SNI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内皮糖蛋白(Endoglin)重组蛋白对选择性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疼痛、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SNI模型组(SNI组)和干预组(ENG组),每组22只,并预先进行鞘内置管。随后,SNI组大鼠构建SNI模型,并间断鞘内给予生理盐水20μL;ENG组在SNI模型的基础上给予20μL Endoglin重组蛋白(2μg/mL);Sham组则仅做SNI的伤口对照,不损伤神经,并且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SNI术前1 d,术后3、7、14 d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缩足阈值(PW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术后14 d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同时,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p-Smad2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释放水平。结果在术后3~14 d时,SNI组和ENG组的PWT值均明显低于Sham组,但相比于SNI组,ENG组的PWT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ham组比较,术后14 d时SNI组及ENG组脊髓背角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释放水平明显增加,而SNI组TGF-β1、p-Smad2的蛋白表达却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NI组比较,ENG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释放水平明显降低,TGF-β1、p-Smad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鞘内注射Endoglin重组蛋白可缓解SNI大鼠的痛觉过敏现象,同时抑制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释放,并能激活脊髓中的TGF-β1/Smad2信号。
邹宛芸刘洺含张英金涛刘庆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ENDOGLIN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术中单肺通气时肺保护作用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单肺通气患者术中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及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的变化,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对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2月完成的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Ⅰ~Ⅲ级,心肺功能筛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拟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行单肺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在开始单肺通气后30min快速输注7.5%高渗氯化钠溶液2mL/kg,15min内输注完毕,B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输注前(T1)、输注完毕时(T2)、输注后30min(T3)、输注后1h(T4)的OI、RI及Cdyn变化,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OI、RI及Cdyn在T1、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呼气末CO2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T3、T4时的OI和Cdyn较B组明显升高,RI明显降低(P<0.05);且A组患者在T3、T4时的OI和Cdyn较T1时明显增高,RI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能改善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的OI、RI及Cdyn,对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金涛黎旭袁芳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溶液单肺通气氧合指数肺顺应性肺保护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脉冲射频治疗相关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相关疼痛进行调查并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RF治疗的206例病人进行调研,记录术前(T_(0))、术中(T_(1))、术后0、1、2小时(T2、T3、T4)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术后记录病人的满意度以及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的例数。选取三叉神经痛和颈源性头痛病人各30例,根据是否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记录术前(t0)、术中(t1)、术后0、1、24小时的(t2、t3、t4)VAS评分、HR、MAP及满意度;于t0、t3、t4取静脉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含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RF治疗时VAS评分、HR和MAP升高,满意度34.5%。PRF治疗时,三叉神经、C_(2)背根神经节VAS评分高于其他治疗组。在利多卡因静脉输注研究中,t1、t3、t4时L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t1、t2时L组MAP、HR显著低于C组。t4时L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低于C组;t2时L组NE含量显著低于C组。L组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通过降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减轻PRF治疗相关疼痛。
卢巧金涛欧册华张悦
关键词:脉冲射频利多卡因炎症因子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
高渗氯化钠对单肺通气肺的病理学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对单肺通气患者的病理学影响。方法选择拟单肺通气剖胸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治疗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在单肺通气30 min时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7.5%氯化钠溶液(H组)或生理盐水(C组)2 mL/kg。观察开始进行单肺通气(T1)、单肺通气30 min(T2)、输注完成后30 min(T3)、输注后60 min(T4)、单肺通气结束(T5)5个时点的动态肺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动脉血氧分压(p(O2))、血清Na+浓度,并于T1、T5时各取肺组织1块,切片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结果 2组患者T1与T2时间段比较,Cdyn、p(O2)明显降低,Ppeak、Pmean明显升高。H组T3、T4、T5与T2比较,Cdyn、p(O2)逐渐升高,Ppeak、Pmean逐渐下降,且H组T3、T4、T5的Cdyn、p(O2)明显高于C组,Ppeak明显低于C组,H组T4、T5的Pmean明显低于C组。而C组患者T3、T4、T5的Cdyn、Ppeak、Pmean、p(O2)与T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切片观察到H组出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明显少于C组。结论 7.5%氯化钠溶液对单肺通气患者的各呼吸力学参数有改善作用,能明显减少肺组织损伤,对肺通气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黎旭金涛奉孝荣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单肺通气病理学
一种眼科保健用湿雾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保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眼科保健用湿雾治疗仪,包括底座和第二连接软管,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共有四个,且呈矩形固定连接在外...
章沐曦金涛
文献传递
高渗氯化钠对单肺通气时呼吸力学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对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单肺通气剖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高渗氯化钠治疗组(H组)和对照组(C组)。在单肺通气30min后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7.5%氯化钠溶液(H组)或生理盐水(C组)2ml/kg。观察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后30min(T2)、输注后30min(T3)、60min(T4)、单肺通气结束时(T5)的动态肺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Na+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2时的Cdyn、PaO2明显降低,Ppeak、Pmean明显升高(P<0.05)。与T2时比较,T3~T5时H组Cdyn、PaO2逐渐升高,Ppeak、Pmean逐渐下降(P<0.05),且Cdyn、PaO2明显高于C组,Ppeak明显低于C组(P<0.05)。T4、T5时H组Pmean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7.5%氯化钠溶液对单肺通气患者的各呼吸力学参数有改善作用,对肺通气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黎旭金涛刘勇恩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单肺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