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进考

作品数:64 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2篇小麦
  • 18篇冬小麦
  • 17篇高产
  • 13篇节水
  • 9篇选育
  • 9篇小麦品种
  • 8篇基因
  • 7篇冬小麦新品种
  • 5篇植物
  • 5篇农艺
  • 5篇胁迫
  • 4篇栽培
  • 4篇节水高产
  • 4篇灌浆
  • 4篇粉质
  • 3篇蛋白基因
  • 3篇性状
  • 3篇育种
  • 3篇栽培技术
  • 3篇渗透胁迫

机构

  • 48篇石家庄市农林...
  • 13篇石家庄市农业...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种子管...
  • 1篇山东省种子管...
  • 1篇北京市种子管...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64篇郭进考
  • 44篇史占良
  • 30篇何明琦
  • 19篇傅晓艺
  • 17篇刘彦军
  • 13篇班进福
  • 12篇韩然
  • 10篇单子龙
  • 9篇张士昌
  • 9篇高振贤
  • 9篇李彩华
  • 8篇李孟军
  • 8篇赵彦坤
  • 8篇郭家宝
  • 7篇蔡欣
  • 6篇魏益民
  • 6篇贾丹
  • 6篇高欣娜
  • 5篇王秀堂
  • 4篇彭义峰

传媒

  • 11篇河北农业科学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河北农业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科技与效益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Agricu...
  • 1篇粮食加工
  • 1篇全国旱情监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澳大利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利用SDS-PAGE技术对澳大利亚64份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研究,明确其HMW-GS构成,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质亚基的材料。[结果]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9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A1位点有Null、1等位变异类型,以1为主要类型,频率为59.37%;Glu-B1有7、7+8、7+9、14+15、17+185个等位变异类型,以7+8为主要类型,频率为56.20%;Glu-D1有2+12、5+10等位变异类型,以2+12为主要类型,频率为70.30%。同时发现共有12种亚基组合,以"1,7+8,2+12"为主要类型。所有品种品质得分范围为4~10,平均得分为7.4。[结论]64个供试品种品质普遍较好。
傅晓艺贾丹李孟军何明琦史占良蔡欣郭进考
关键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植物酰基载体蛋白基因家族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拟南芥酰基载体蛋白为查询序列,检索18个植物物种的基因组数据库,获得138个酰基载体蛋白基因和12个基因片段。植物酰基载体蛋白由1个基因家族编码,成员2~16个。植物酰基载体蛋白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结合位点(Ser)周围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该位点包含在保守的DSL基序中。植物酰基载体蛋白基因结构类型分为5种,其中类型III酰基载体蛋白基因所占比例最大。绝大多数植物酰基载体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单独或2~4个成员分布在一条染色体上。在138个植物酰基载体蛋白基因中,19个具有不同剪接体。植物酰基载体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
李孟军史占良郭进考何明琦王彦霞
关键词:酰基载体蛋白基因家族亚细胞定位基因结构
冬小麦新品种冀麦38号
郭进考吕国朝傅大平史占良底瑞耀蔡欣刘彦军杨金良何明琦
冀麦38号新品种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冀麦38号原代号石89-6021、石9306,系我院1983年用植4001做母本、石4212-10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连续多年异地定向系统选育而成。通过省和国家级区试及大面积示范证...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杂交选育
一种Na<Sup>+</Sup>/H<Sup>+</Sup>逆转运蛋白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质膜上的Na<Sup>+</Sup>/H<Sup>+</Sup>逆转运蛋白基因及其应用。该Na<Sup>+</Sup>/H<Sup>+</Sup>逆转运蛋白基因全长3460bp,该基因表达后定位在细胞...
高振贤张爱民史占良阳文龙刘冬成郭进考
文献传递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石优20号’选育及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为选育出高产稳产、品质优异,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麦新品种,以‘冀935-35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在不同土质和生产条件下异地交替定向选择。在高肥条件下,前期足水供应,促营养体充分发育,后期干旱胁迫,在逆境条件下筛选生产能力强的个体以提高品种的抗旱性、节水性、抗逆性、适应性等;选种方向上注重选择产量因素协调的个体;高代品系采用跨区域多点风土适应性鉴定筛选的方法,使高产稳产与抗逆广适达到高度结合;同时,从F3代进行实验室品质同步选择。成功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石优20号’。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旱、耐瘠、节水等特点于一体,于2009年通过河北省优质组审定,2011年又通过了国家审定。其遗传基础丰富、性状良好,可作为高产优质种质利用。
刘彦军郭进考郭家宝李彩华史占良高振贤班进福
关键词:小麦高产优质选育
谷朊粉对饺子粉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研究谷朊粉对饺子粉品质的改良效果,筛选适宜的添加量,分析了添加不同剂量谷朊粉小麦粉的粉质参数、拉伸参数以及生饺子皮的色泽、质构特性、蒸煮干物质失落率和熟饺子皮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谷朊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稳定时间、评价值、拉伸能量、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最大拉伸比例以及穿破生饺子皮所作的功均不断增加,弱化度和生饺子皮亮度逐渐降低。饺子皮的综合评分显示,当谷朊粉添加量为9%时制作的饺子皮品质最好。因此,谷朊粉对饺子粉品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最佳添加量为9%。
班进福魏益民郭进考刘彦军郭波莉
关键词:谷朊粉饺子粉
2009-2015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聚类及产量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解近年来河北省小麦育种现状,以2009-2015年河北省审定的5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并用4个农艺性状(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和容重)和5个品质指标(粗蛋白、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和稳定时间)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2个小麦品种被聚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17个品种,其容重、粗蛋白、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和稳定时间最低;第Ⅱ类包括7个品种,这类品种突出特点是面团稳定时间长,沉降值、粗蛋白、湿面筋含量最高,属于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第Ⅲ类包括16个品种,其容重和千粒重最高,株高最低,其它指标属于中等水平;第Ⅳ类包括12个品种,这类品种的各项被测指标均属于中等水平。聚类结果与系谱关系基本一致,近年来河北省小麦审定品种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
傅晓艺史占良赵彦坤郭进考王秀堂韩然何明琦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高产保健型黑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被引量:9
2010年
对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多年选育黑小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1个高产保健型黑小麦新品系石UH01-4259。该品系为半冬性品系,具有高产稳产、抗冻抗病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产量达6 984.3 kg/hm2,含蛋白亚基5+12和7+9,经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测定硒、铬含量分别为0.107 mg/kg和1.602 mg/kg。并探讨了今后黑小麦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前景。
蔡欣傅大平郭进考傅晓艺史占良李亚青张国丛贾丹韩然
关键词:黑小麦高产
冬小麦节水高产新品种选育方法及育成品种
郭进考史占良童依平石敬彩王志敏底瑞耀何明琦刘彦军蔡欣刘东成张文英张士昌傅大平韩然
以培育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为目标,提出了“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方法,实现了同一世代对丰产性和抗旱性的同步选择,并结合不同土质条件下交互定向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形态和生理选择指标体系,构建了节水高产育种技术平台。用...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
18个黄淮海地区推广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为给小麦育种中种质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信息参考,利用78对核心SSR引物对参试的1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基因组扫描,并通过ntsys2.11软件对其4个农艺性状、5个品质指标和SSR标记进行了聚类分析。78对引物在18个品种中扩增出268条多态性带,每个引物2~9条,平均3.44条。18个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第1类包括13个品种,第Ⅱ类包括5个品种。第II类的农艺和品质指标都比第1类高,其中面团稳定时间与第Ⅱ类差异明显,平均为13.2min。聚类结果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吻合。18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0.86,平均为0.67。参试小麦品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
傅晓艺张士昌李孟军单子龙高欣娜赵彦坤史占良何明琦底瑞耀韩然郭进考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