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芬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16^(INK4a)和Survivin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p16INK4a、Survivin在宫颈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p16INK4a和Survivin在36例SCC、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0例、CINⅡ20例、CINⅢ26例)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①p16INK4a在CINⅠ、CINⅡ、CINⅢ和SCC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0%(14/20)、75.00%(15/20)、69.23%(18/26)、66.67%(24/36),CINⅠ、CINⅡ、CINⅢ、SCC分别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urvivin在CINⅠ、CINⅡ、CINⅢ和SCC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13/15)、100.00%(16/16)、76.92%(10/13)、55.56%(10/18),CINⅠ、CINⅡ、CINⅢ和SCC分别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16INK4a和Survivin在CINⅠ、CINⅡ、CINⅢ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在SCC中的表达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很低,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INⅡ的p16INK4a、Survivin阳性表达是其发生质变的信号;Survivin为反映宫颈细胞异常增殖的灵敏标志物;联合检测宫颈病变中p16INK4a、Survivin的表达有助于早期检出具有进一步恶变倾向的宫颈癌前病变。
- 郭建芬杨树君包书楷
-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P16INK4ASURVIVIN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5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108.35±30.21)min,出血量平均为(120.18±35.16)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6.1±1.9)d。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为子宫切除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只要合理选择适应证,熟悉盆腔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腹腔镜的操作技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 綦惠娟郭建芬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子宫疾病
- 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中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8年4月我院收住的5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予以动脉介入化疗1~2个疗程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81.25%,其中4例完全缓解,手术切除率达100%。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其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綦惠娟郭建芬
- 关键词:宫颈肿瘤化学疗法
- 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前使用地塞米松及钙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使用地塞米松以及钙剂对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经由临床指征确认为高危妊娠产妇。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产妇术前不做特殊处理,治疗组产妇术前使用地塞米松加钙剂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出血情况及娩出胎儿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阴道流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娩出新生儿5 min平均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确诊为高危妊娠的产妇术前使用地塞米松联合钙剂干预治疗,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控制出血量,改善新生儿娩出情况,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 郭建芬
- 关键词:高危妊娠剖宫产地塞米松钙剂
- 卡孕栓术前给药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术前预防性给予卡孕栓治疗对于控制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出血量方面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高危妊娠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产妇未做特殊处理,观察组产妇术前预防性给予卡孕栓治疗干预。对两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内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24例产妇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2 h出血量、平均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给予卡孕栓治疗对于控制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出血量具有确切的效果与价值,值得临床引起高度重视。
- 郭建芬
- 关键词:卡孕栓高危妊娠剖宫产出血
- 5例出生缺陷儿行产时手术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产时手术对出生缺陷儿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产时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行产时手术的先天缺陷儿,1例术后3日死亡,1例术后3个月因恶性肿瘤复发,目前接受化疗,其余3例术后1、3、6个月接受随访均生长发育同同龄儿。结论产时手术治疗可迅速终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并明显改善出生缺陷儿的预后。
- 单书繁邱晓东赵阳刘海枝杨井源王静乌日罕郭建芬
- 关键词:预后
- 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测1 400例按TBS诊断标准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中243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为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55.56%、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64.29%、鳞状细胞癌(SCC)80%、腺癌(AC)66.70%。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敏感性较高,尤其是宫颈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高,假阴性率低,用此方法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筛查方法。
- 郭建芬綦惠娟彭香玉包书楷
-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细胞学检查
- 子宫颈癌组织中p14ARF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p14ARF在宫颈癌、上皮内瘤变(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CIN组织和52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中p14ARF蛋白呈阴性表达;在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呈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0%(6/20)、63.5%(33/52)(P<0.05)。p14ARF蛋白在有淋巴转移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0%,无淋巴转移者为50.0%(P<0.05)。p14ARF蛋白在组织分级G3期阳性率为90.9%与G1期(33.3%)相比,P<0.05。结论p14ARF的过表达发生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阶段,可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用于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及诊断。
- 郭建芬杨树君崔丽
-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