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

作品数:57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选聘和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动脉
  • 16篇手术
  • 10篇血管
  • 10篇胶质
  • 10篇胶质瘤
  • 8篇术后
  • 8篇脑胶质瘤
  • 6篇动脉瘤
  • 6篇手术治疗
  • 6篇栓塞
  • 6篇颈动脉
  • 6篇复合手术
  • 5篇肾移植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5篇内膜
  • 4篇动静脉
  • 4篇动脉内
  • 4篇动脉内膜
  • 4篇烟雾病

机构

  • 57篇山东大学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桓台县妇幼保...

作者

  • 57篇赵鹏
  • 34篇王东海
  • 29篇李新钢
  • 19篇李刚
  • 9篇张鲁伟
  • 9篇王云彦
  • 9篇田军
  • 9篇崔先泉
  • 8篇李学恩
  • 8篇刘青林
  • 7篇王新宇
  • 7篇邓林
  • 7篇冯静静
  • 7篇马翔宇
  • 7篇郭宁
  • 4篇申杰
  • 3篇苏万东
  • 3篇刘方军
  • 3篇江玉泉
  • 3篇孙怀斌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2014`中...
  • 1篇2012中国...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miR-27a-3p及ATF3水平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miR-27a-3p和激活转录因子3(ATF3)水平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行PCI的AMI患者112例,根据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分为MACE组(n=22)和非MACE组(n=90),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4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AMI患者的血清miR-27a-3p及ATF3水平,采用Target Scan Human网站预测miR-27a-3p及ATF3的靶向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测miR-27a-3p与ATF3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血清miR-27a-3p与ATF3水平对AMI患者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患者的血清miR-27a-3p水平显著升高,ATF3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的血清miR-27a-3p水平、多支病变支数占比升高,ATF3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miR-27a-3p水平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ATF3水平为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miR-27a-3p水平与ATF3水平呈负相关(P<0.05),且存在靶向关系。miR-27a-3p、ATF3联合预测不良预后优于miR-27a-3p水平与ATF3水平单独预测(miR-27a-3p水平:Z=2.124,P=0.033;ATF3水平:Z=1.974,P=0.048)。结论AMI患者的血清miR-27a-3p水平升高,ATF3水平降低,血清miR-27a-3p、ATF3对AMI患者PCI术后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杨琴张化勇张元杰赵鹏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种血管侧壁快速缝合夹持器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侧壁快速缝合夹持器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血管侧壁快速缝合夹持器包括操作调整区、交叉滑动区和功能区,功能区包括夹闭部、牵拉部和缝合部,夹闭部夹闭需要缝合的血管前面的动脉,阻断血流,牵拉部弧形结构使手术血管经牵...
王东海焦力群赵鹏杨俊华韩孟桃韩韬李新钢
文献传递
胸椎椎管内外神经鞘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神经鞘瘤是胸椎管内肿瘤的最常见类型。 1999年5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手术治疗23例胸椎椎管内外神经鞘瘤瘤,根据不同肿瘤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取得满意疗效。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5~63岁,平均35...
王磊江玉泉王东海赵鹏邓林
关键词:神经鞘瘤椎管内临床治疗分析
文献传递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分析治疗前后脊髓功能以及脊髓血管造影的改变,比较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与以往治疗方式的差异,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
杨宁王东海赵鹏李新钢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DCD移植供肾中边缘供体的应用
目的:在2010年3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原卫生部联合启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工作以来,我国DCD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快速发展,DCD供体已经 成为我国器官移植最主要的器官来源。
田军郭宁崔先泉张鲁伟赵鹏冯静静鲜万华孙怀斌
经前循环途径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栓塞术一例报道
患者女性,49岁,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半月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晰,颈无抵抗。MR示左侧桥延沟一类圆形等T1、长T2信号,强化MR见病变明显增强;MRA检查见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内听道袢内侧一动脉瘤。入院诊断:
王东海张鹏赵鹏王新宇李刚李新钢
关键词:小脑前下动脉前循环动脉瘤栓塞术大脑后动脉
TRAIL和ACNU对实验性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TRAIL和嘧啶亚硝脲(ACNU)对实验性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TRAIL和ACNU联合在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C6细胞胶质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TRAIL+ACNU治疗组(A组)、ACNU治疗组(B组)、TRAIL治疗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观察动物的生存状况及肿瘤大体情况,测量肿瘤的体积、计算肿瘤的抑制率;观察TRAILR2/DR5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变化情况;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组与B组的大鼠生存较好,而C组与D组的大鼠生存差。肿瘤体积分别为A组(19.00±2.59)mm3、B组(68.76±5.56)mm3、C组(230.31±13.94)mm3、D组(238.84±10.64)mm3。除C组和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4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A组和B组可见明显凋亡小体,C组与D组少见。肿瘤细胞凋亡率A组(20.38%±1.62%)大于B组(14.85%±2.41%),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0.44%±0.21%)与D组(0.35%±0.24%)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NU引起肿瘤细胞凋亡,并可诱导大鼠脑胶质瘤细胞表达DR5,使其对TRAIL诱导的凋亡敏感,TRAIL和ACNU体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李学元张连群张学广马翔宇赵鹏李新钢
关键词:胶质瘤TRAILACNUDR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单中心经验被引量:2
2020年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本研究对单中心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步骤进行总结,以促进术中规范操作及技术交流。
杨俊华赵鹏韩超孙滔王东海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步骤
显微外科治疗颅咽管瘤59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59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 43例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平均2年,3例复发,术后50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采取纵裂入路安全有效。
张磊李新钢李刚徐淑军王东海王新宇赵鹏李学恩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入路纵裂入路
复合手术在症状性颈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技术在颈总动脉闭塞再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明确复合手术治疗此类疾病的技术方法和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症状性颈总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均行颅脑CTP、MR以及DSA评估检查,采取胸锁乳突肌前方斜行...
王东海赵鹏邓林张平李壮志李新钢
关键词:复合手术再通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