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聚宝

作品数:27 被引量:59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水分
  • 12篇小麦
  • 12篇旱地
  • 7篇冬小麦
  • 7篇土壤
  • 6篇土壤水
  • 6篇土壤水分
  • 6篇农田
  • 5篇水分利用
  • 5篇水分利用效率
  • 5篇利用效率
  • 4篇麦田
  • 4篇秸秆
  • 4篇秸秆覆盖
  • 3篇地麦
  • 3篇试验区
  • 3篇水分平衡
  • 3篇农田水分
  • 3篇旱地麦田
  • 2篇地冬

机构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5篇赵聚宝
  • 19篇梅旭荣
  • 15篇钟兆站
  • 8篇薛军红
  • 5篇吕学都
  • 3篇姜雁北
  • 3篇胡芬
  • 2篇居辉
  • 1篇冷石林
  • 1篇甘吉生
  • 1篇刁凤贵
  • 1篇王伟东
  • 1篇毛学森
  • 1篇石培华
  • 1篇杨树忱
  • 1篇陶毓汾
  • 1篇郁小川

传媒

  • 13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生态农业研究
  • 1篇1990年全...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品种的抗旱性试验测定被引量:8
1996年
在豫西邙岭旱区和豫西红土丘陵旱区,连续进行了4年小麦品种抗旱性筛选试验,选出了10个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耗水系数较低的小麦品种。并在豫西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赵聚宝钟兆站薛军红刘恒耀张宪初黄峰
关键词:小麦抗旱性水分利用效率
屯留试验区旱地农田水量平衡的研究被引量:8
1990年
本文对山西省屯留地区主要作物农田的水量平衡进行了研究,计算分析了冬小麦、春玉米、春谷子不同生育时段的水分盈亏状况。结果表明,本区冬小麦缺水较多,一般年份缺水280毫米左右,缺水时期主要在拔节-灌浆期,缺水约184毫米,占缺水总量的65.7%。春玉米生长发育的水分条件较好,除苗期缺水约100毫米外,其它生育时期基本不缺水。春谷子生长发育的水分条件比较适宜,一般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给。
赵聚宝梅旭荣吕学都
关键词:农田旱地水量平衡气候
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被引量:18
1994年
本文根据旱涝史料,运用旱涝等级评定法,对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49年逐年的旱涝状况进行了评定;并采用“区域综合法”,重建了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49年的旱涝等级序列。
钟兆站赵聚宝
关键词:淮河流域历史时期
秸秆覆盖对苹果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初报被引量:13
1996年
根据1992~1994年北方旱区农业综合发展研究寿阳试验区的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苹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使土壤具有技好的保水性能,6月份以前,覆盖地土壤湿度比对照高2.0%,7月份以后,平均提高4.0%~6.0%;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温度状况,使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的时间较对照长40d左右;覆盖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覆盖处理苹果的干周生长量、新梢生长量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26.0%、28.8%和40.2%,单果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5.5%、17.2%和17.3%。因此,秸秆覆盖能使我国北方旱农地区有限的降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是提高苹果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刁凤贵杨树忱王伟东赵聚宝钟兆站薛军红梅旭荣
关键词:秸秆覆盖水分利用效率
晋东南旱地小麦生育规律特点及麦田水分供需平衡研究
1991年
研究表明,在以干旱为主要特点的气候条件下,晋东南旱地冬小麦生育特点是幼苗期长、有效生长期短、穗分化期短、灌浆期短、成熟晚;冬前分蘖多,春生分蘖少,分蘖高早、两级分化早而快,分蘖成穗率低.旱地冬小麦耗水特点是幼苗期少,拔节后增多,抽穗开花前后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减少.麦田土壤水分供需不平衡,以拔节至灌浆期亏缺最严重,水分满足率仅50%左右,是开发小麦降水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旱地小麦耗水来源,幼苗期以降水为主,中后期以土壤供水为主.
甘吉生赵聚宝梅旭荣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规律水分平衡
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需水量的计算与分析被引量:99
2000年
论述了作物需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式。根据作物、土壤和气候资料 ,计算了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甘薯和马铃薯的作物需水量 ,并对这些作物的需水规律与作物生长关系进行分析。
钟兆站赵聚宝郁小川居辉
关键词:旱地作物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规律
小麦灌浆期土壤干旱对子粒发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3
1993年
根据3年的田间测定资料,分析了小麦灌浆期土壤水分与麦株水分代谢、气孔导度、蒸腾强度和子粒灌浆进程的关系.小麦叶片水势日变化为一单谷曲线,且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大而下降;干旱处理(T_3)的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在1日内的不同时刻的变化值都低于充足灌水处理(T_1),14时T_1与T_3的最大差值为2.2cm/s和10.07μg/cm^2·s;在子粒灌浆初期,土壤干旱有增加粒重、促进干物质积累的作用,随后表现出抑制,最后由于粒重增长的加快不足以弥补灌浆进程缩短的损失,T_3的粒重比T_1减少7.6950mg.
胡芬赵聚宝姜雁北梅旭荣钟兆站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土壤干旱子粒
旱地春玉米草纤维膜覆盖的农田生态效应被引量:3
1998年
试验研究了草纤维膜覆盖旱地农田春玉米及其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纤维膜覆盖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蓄水保墒、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等方面效果明显,是解决我国北方旱农地区干旱缺水与土壤瘠薄缺肥的有效途径之一。
钟兆站赵聚宝梅旭荣
关键词:农田生态效应土壤水分玉米
屯留试验区旱地冬小麦农田水分动态规律被引量:3
1990年
根据对屯留试验区旱地冬小麦农田水分的系统观测和分析研究,得出农田水分动态的时间变化和垂直分布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值。其农田水分具有周年恢复、明显的干湿变化和季节性干旱、活动层次深厚、土壤水分库容量大等特点,从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亏缺的年变化和分布规律分析,生育期水分供需的极不协调,特别是生育关键时期的天气干旱和土壤水分的亏缺,则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梅旭荣赵聚宝吕学都
关键词:农田水分平衡冬小麦旱地
草纤维膜与塑料地膜覆盖农田的生态效应比较被引量:17
1996年
根据多年定位试验资料,讨论了一种新型的农田覆盖材料──草纤维膜,覆盖农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状况以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与塑料地膜覆盖农田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草纤维膜与塑料地膜覆盖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对土壤肥料的有效利用,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温度状况,减少土壤无效蒸发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与塑料地膜相比,草纤维膜覆盖没有污染土壤的副效应,因此是解决我国北方旱农地区“旱”与“薄”问题的有效方法。
钟兆站赵聚宝薛军红梅旭荣
关键词:塑料地膜农田生态效应土壤水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