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18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储层分布规律被引量:31
- 2006年
-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经历了断陷、断拗和拗陷3大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阶段,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相应地形成了4类主要储层:1)陵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相砂岩储层;2)三亚、梅山组滨浅海相砂岩储层;3)三亚—莺黄组低位体储层;4)梅山组台地边缘礁滩灰岩储层。平面上,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北部浅水陆架滨岸砂岩、三角洲砂岩储层发育带;中央坳陷低位体储层发育带;南部永乐隆起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深水区主要位于后2个带,每个带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储层发育区。每个储层发育区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每套储盖组合在多个储层区中发育。其中台地灰岩储层可能成为南部隆起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勘探层系。
- 陶维祥何仕斌赵志刚丁放
- 关键词:储层分布深水区琼东南盆地
- 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构造差异性演化及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76
- 2015年
- 中国近海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的交汇地带,其盆地形成与演化受控于洋、陆板块的相互作用,区域构造背景对盆地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由此导致了中国近海盆地显著的分段性和差异性演化特征。渤海海域、北黄海至南黄海盆地属于陆内裂陷型盆地;东海海域为活动大陆边缘弧后裂陷型盆地;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莺歌海海域为转换大陆边缘型盆地。受此影响,油气分布有明显的分段分区性,渤海—南黄海陆内盆地以成油为主,东海弧后盆地以成气为主,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北部成油、南部成气,莺歌海转换盆地以成气为主。中国近海未来的找油领域主要在渤海、珠江口盆地北部和北部湾盆地;找气领域主要在东海盆地、南海北部深水区和莺歌海盆地6大领域。
- 朱伟林吴景富张功成任建业赵志刚吴克强钟锴刘世翔
- 关键词:中国近海分段性盆地类型
- 东海盆地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分析及对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意义被引量:28
- 2011年
- 钓鱼岛隆褶带位于东海陆架东部,是分隔东海盆地东部坳陷带和冲绳海槽盆地的构造单元。结合东海周缘地质分析,认识到钓鱼岛隆褶带曾经是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该隆起形成于白垩纪,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其上还存有晚古生代—中生代残余地层,中新世分解为钓鱼岛隆褶带和琉球隆起两部分,具有"早成型晚改造"的特点。基于这一认识,认为西湖凹陷中—晚始新世为断陷沉积期,钓鱼岛隆褶带为平湖组东部物源区。东部陡坡带平湖组内发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体,是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 王鹏赵志刚张功成张锦伟
- 关键词:西湖凹陷油气勘探
- 基于米氏聚煤旋回划分的西湖凹陷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特征被引量:22
- 2016年
- 基于钻测井、岩心观测、地震剖面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运用小波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组进行了米氏旋回划分,探讨了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规律,总结了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了西湖凹陷平湖组聚煤模式。研究表明:平湖组可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与平湖组的段大致相当),并进一步划分为12个中期旋回和48个短期旋回,进而将平湖组划分为12个聚煤周期、48个煤组,聚煤周期发育受米兰科维奇周期控制,米氏周期右拐点即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时期是聚煤的理想时期,凹陷范围内可追踪对比,煤层等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严格受沉积相带展布控制。指出强烈的同沉积断裂活动是平湖组煤层薄、层数多的主要原因,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是成煤关键期、相带演化控制聚煤中心迁移、废弃三角洲是煤层最有利的聚集场所。
- 沈玉林秦勇郭英海赵志刚袁学旭屈争辉谢国梁
- 关键词:海侵平湖组西湖凹陷
- 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以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分析为基础,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和古地理环境的恢复,对沉积机理和远源碎屑岩沉积的主控因素展开了研究,揭示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发育珠江和红河两大沉积体系,进而提出了珠江白云凹陷陆架边...
- 徐强朱伟林王英民赵志刚
- 关键词:南海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