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出血
  • 6篇出血
  • 4篇高血压
  • 4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手术
  • 2篇应激性
  • 2篇应激性溃疡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青年
  • 2篇疗效
  • 2篇溃疡
  • 2篇急性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并发
  • 2篇并发应激性溃...
  • 1篇地塞米松
  • 1篇血量
  • 1篇血钠

机构

  • 11篇徐州市中心医...
  • 3篇东南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1篇赵建平
  • 8篇马冲
  • 8篇曹垒
  • 3篇孙飞
  • 3篇王博
  • 3篇陈陆馗
  • 3篇马剑波
  • 2篇孙恺
  • 2篇宗海亮
  • 1篇许洪升
  • 1篇何晓光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梯度减压改良手术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脑膨出的预防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梯度减压改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及对脑膨出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36例HIC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改良组70例(开路后采用脑穿针抽吸梯度减压、血肿清除术)、常规组66例(开颅后大范围快速减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术中血肿清除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7 d,改良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NIHSS评分、GOS评分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14 d、术后28 d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较术前显著的降低(P<0.05),GOS评分较术前显著的提高(P<0.05);术后3个月,改良组患者ADL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NSE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改良组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NSE的水平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患者发生术中脑膨出发生率(1.43%)、迟发性脑出血发生率(1.43%)均低于常规组的10.61%、12.12%(P<0.05)。结论梯度减压改良手术治疗HICH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好,同时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减少脑膨出的发生。
马冲曹垒李凯赵建平何晓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膨出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及胃酸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对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酸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奥美拉唑组、雷尼替丁组;所有病例均于应用抑酸药前、用药后3,12,24,72h监测胃液pH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胃液pH值低,奥美拉唑组较雷尼替丁组能显著升高胃内pH P<0.05。结论: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胃酸呈高分泌状态。奥美拉唑对应激性溃疡的胃酸抑制和止血效果均优于雷尼替丁。
孙飞赵建平王博
关键词:奥美拉唑上消化道出血重型脑出血胃酸
放射性^(125)I粒子术中植入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21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术中植入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患者21例,采用术中植入的方式把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脑胶质瘤周围,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判断病人是处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或者进展其中的哪个阶段,同时比较术前和术后28d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差异。结果:21例患者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后3个月及6个月有效率(CR+PR)分别为66.78%(14/21)和95.24%(20/21)。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比较本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28天外周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技术治疗脑胶质瘤,可以增加局部肿瘤放疗剂量,并同时降低发生在正常脑组织的放射损伤和可能性,能够有效的控制肿瘤的生长,延长病人生命。
孙飞许洪升赵建平王博
关键词:脑胶质瘤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CT检查结果判断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后血压>160 mm Hg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不可控的独立危险因素.保持患者术后血压平稳有助于降低其再出血的风险.
李凯马冲赵建平曹垒宗海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
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及胃液中胃动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SU)患者血浆胃液中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探讨MTL在SU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5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U患者,在出现SU的当天、第三至五天、第十至十四天,同时采血液及胃液并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MTL水平,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并发SU的患者当天血浆及胃液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三至五天与发病当天比较,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第十至十四天,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SU患者血浆与胃液中MTL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SU发生与血浆及胃液中MTL水平增高有关。
孙飞赵建平王博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胃液胃动素脑出血
血清sIL-2R、NSE与血钠在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erum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血钠在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4年4月126例行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患者,根据三个月后随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02)、预后不良组(n=24),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使用Pearson分析血清sIL-2R、NSE与血钠与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占比)58.33%、血清sIL-2R(68.75±12.63)pmol/L、NSE(11.86±3.95)μg/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钠(125.54±6.32)mmol/L则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L-2R(OR=1.219,β=0.198)、NSE(OR=1.655,β=0.504)、血钠(OR=0.734,β=-0.310)是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均<0.05);采用Pearson分析发现血清sIL-2R、NSE与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关系(r=0.506、0.627;P均<0.05),血钠与患者预后不良呈负相关关系(r=-0.508;P<0.05)。结论血清sIL-2R、NSE、血钠在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血清sIL-2R、NSE高表达,血钠低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明显相关,注意体内血清sIL-2R、NSE、血钠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冲尹浩然曹垒赵建平
关键词:血清SIL-2R血钠鞍区肿瘤术后预后
血脂水平紊乱在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风险性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对比研究青年高血压脑出血与青年高血压非脑出血及青年体检者体内血脂水平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为今后临床预防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门诊体检的高血压非脑出血青年、青年正常体检者(年龄≤45岁)各80例,分别检测其血脂水平,对比分析。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及吸烟、饮酒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体检者相比,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组及青年高血压非脑出血组患者TG、TC、LDL-C水平均升高(P<0.05);与青年高血压非脑出血组相比,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组患者TG及TC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3组间方差分析显示,HDL-C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组与青年高血压非脑出血组患者合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年高血压脑出血与TG(OR=2.48)及TC(OR=3.35)水平相关,TG、TC水平越高青年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危险性越大。结论: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血脂水平异常、尤其是TG、TC水平为主要危险因素。
马剑波马冲曹垒赵建平陈陆馗
关键词:青年高血压脑出血
地塞米松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CSDH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手术联合地塞米松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KP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可降低术后病情的复发率.
李凯曹垒马冲赵建平宗海亮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地塞米松阿托伐他汀
小分子干扰RNA沉默GLI1基因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2015年
目的通过研究小分干扰RNA(si RNA)沉默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后对U87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合成并转染si RNA抑制U87细胞内GLI1的表达,并记为GLI1 si RNA组,转染无意义的si RNA和未转染si RNA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分析各组U87细胞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U87细胞内GLI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MTT实验发现,U87细胞的活性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活性下降程度越明显(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U87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并且其S期细胞的数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抑制GLI1的表达可有效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提示GLI1可作为胶质瘤的一种潜在治疗靶点。
马剑波孙恺马冲曹垒赵建平陈陆馗
关键词:胶质瘤
青年脑卒中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6年
脑卒中是导致人们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现如今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其发病年龄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针对青年患者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概括青年脑卒中目前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方向,为疾病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马剑波孙恺马冲曹垒赵建平陈陆馗
关键词:脑卒中青年人病因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